天天看點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序逐漸步入“去

作者:小昕弟弟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

前言

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序逐漸步入“去工業化”階段,表現為産業空心化現象的出現。

産業空心化是指傳統制造業逐漸減少或消失,以及工業區域的衰退。這種現象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産生了重要影響。

本文将探讨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的影響,并給出相應的結論。

從1980年起,美國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去工業化”主要是指一國制造業産出占GDP的比重與制造業就業占總體就業的比例不斷下降的現象。

西方傳統經濟學通常将“去工業化”視作全球化産業鍊分工的内生程序,美國制造業大多通過離岸外包的方式,降低勞動力成本以提高利潤,比較優勢模型、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等經濟理論都為之提供了相應的理論支援。

1980年,美國制造業占GDP的比重約為21%,制造業就業人數占總體就業人數的22%。2018年,前者下降至11%,後者則跌至10%。

美國的跨國企業通過離岸外包的形式攫取了巨額附加值,為美國本土創造了天量财富。

然而過度的“去工業化”卻會傷害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長,表現為高赤字、低投資率、低生産率、高失業率與增長動力不足。

美國的工業品由于無法自給自足導緻了嚴重的經常賬戶赤字,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釋出的資料顯示,2018年,美國的貿易逆差為6210億美元,貨物貿易逆差更是高達8913億美元,為全球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

大規模的離岸生産使得美國制造業商品嚴重依賴進口,2018年美國的進口商品中,制造業占據絕對比例,其中14.8%為機械、14%為電子裝置、11.7%為交通工具。

巨大的貿易逆差不僅意味着巨量的債務,也從根本上動搖了美元的國際貨币地位。

實體企業外移造成投資減少,大量工作機會向海外流失。制造業就業人數占總體就業人數的比重從1960年的27%跌落至2018年的不足9%。

随着制造業成為夕陽産業,用工需求的減少造成了美國勞工收入的相對下降。在1970年之前,美國勞工的工資增長率與生産率增幅幾乎同步,但在1970年之後,兩者迅速分化,勞工的實際工資增速在1970年至2017年間僅增長約12%,遠低于生産率與金融資産的增長率。

大規模的離岸外包導緻生産與創新分離,長期來看,會削弱整體創新能力與制造業的全球競争力。

産業空心化的嚴重後果是美國逐漸失去先進技術的上司與壟斷地位,危及美國制造業的基礎性增長動力。

美國産業結構變遷的結果是實體産業與金融産業的此消彼長,制造業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同時,美國國内的金融産業不斷擴張。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經濟金融化的邏輯安排下,美國将經濟活動的重心偏離物質産品的生産并集中到金融資産的管理、流動和增值,金融逐漸取代制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變量。

虛拟經濟的膨脹導緻了美國經濟結構的畸形,美國經濟出現了超過實體經濟需要與承載能力的經濟過度金融化和虛拟經濟過度發展,金融部門的虹吸效應不斷擠出實體部門資本。美國經濟結構的進一步扭曲是極度危險的,一旦“美元本位制”出現動搖,缺乏産業基礎的金融業必然是虛弱的。

美國繼承了盎格魯-撒克遜文化中濃厚的重消費傾向,低儲蓄與超前消費是美國群眾的普遍習慣。

美國的居民儲蓄率長期處于極低水準,在2005年前後,甚至出現了零儲蓄的怪異現象。2018年,美國的儲蓄率僅為8.8%,低于德國的10%,遠低于日本的27.3%與中國的45.7%。

伴随而來的是高額的家庭負債,2018年,美國家庭負債總額占GDP的比重高達77%,遠高于德國的54%、日本的58%、中國的52%。

高負債、低儲蓄的居民資産結構是極度脆弱的,儲蓄不僅能夠促進投資與經濟發展,還是應對不确定性的重要緩沖工具,能夠緩解因收入、物價變動或經濟周期引發的實際收入下降。

美國的政府債務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據美國财政部公布的資料顯示,2018年,美國的政府财政赤字升至7790億美元。

雖然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财政整頓有明顯效果,赤字率總體收窄,但隻要赤字率高于名義GDP增速,那麼政府債務還會擴大。

美國執迷于通過發行美債補貼财政赤字,“滾雪球效應”使得美國的總債務規模已經突破22萬億美元,2018年,總債務占GDP的比重高達108%,2000年與2008年該數值分别為57%與72%。

美國政府正在不斷逼近隐形的“财政懸崖”,美國的國家信用與貨币信用正在被其無所顧忌的财政支出不斷吞噬。

總結

美國經濟的相對衰退是無可争議的事實,多項關鍵資料都證明美國在既有領域的優勢正在縮小,邊際效益遞減效應正在逐漸發酵。

但僅依據現狀分析就得出“美國經濟衰落”的判斷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若要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準确預判,需要對美國經濟的整體制度進行分析,進而挖掘美國制度上影響中長期增長的消極因素。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步入“去工業化”階段後,産業空心化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造成了哪些影響?前言随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程式逐漸步入“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