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作者:活泼辰星Wa

在历史的记忆中,那段饥寒交迫的岁月如同一场无情的噩梦,折磨着贫富贵贱、老幼壮弱,无人幸免。这是晋豫之地光绪年间所经历的丁戊奇荒,一个充满苦难和绝望的时代。那时,大清国已经渐渐摆脱了太平天国和中英海战的阴霾,如同病中初愈的老者,摇摇欲坠,但总算稳定。然而,还未来得及庆祝生机的回归,命运却突然将一把利刃捅向了这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

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旱灾,这个本应早有预兆的灾难,却在光绪元年的山西等地降雨逐渐减少中爆发。虽然早有小规模的干旱记录,但清朝当权者正忙于北洋海军的兴建,对于某些地方的歉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光绪二年的到来,伴随着酷暑和干旱,农民们开始察觉到环境的异样。他们惊讶地发现,树皮在不知不觉间几乎已经被剥夺一空。不久,局势恶化,一旦某地爆发动乱,灾情便会迅速蔓延,而丁戊奇荒也由此爆发。

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丁戊奇荒,从光绪二年持续至光绪五年,1876年至1879年。这场灾难波及285个县,近2亿人口中有半数受灾,覆盖了北方九省和沿海各省。旱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导致的连锁反应。这段时期不仅爆发了蝗灾和瘟疫,更伴随着无法想象的人间悲剧。英国外交报告曾记载:“饥民聚集外出捕食野兽,将其屠杀烹饪。”也有记录称妻子因饥饿而活活饿死,丈夫只能默默流泪,生怕引来其他饥民。但最终还是被发现,成为他人口中的食物。甚至,在山西,每当风吹起时,密云密布,让人不寒而栗。

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然而,这饥荒的可怕之处并非仅来自天灾,更多的源于清朝末年的黑暗统治。尽管清王朝宣称要治理旱情,但他们首先选择开坛祭祀,迂腐地祈雨,而不是立刻救济饥民。虽然采取了一些赈灾措施,如以工代赈和设立粥厂,但大部分赈灾物资最终落入地主和恶霸之手。在旱灾初期,统治者未能有效控制粮价,地主买办们肆意囤积粮食,低价囤积高价倒卖。更甚的是,在灾前,为追求私利,他们不断增加赋税,迫使农民耕地种植国产鸦片,使得能种植粮食的土地日益减少。这一切导致了灾民们的粮食储备在丰收年几乎枯竭。山西巡抚张之洞曾慨叹:“丁戊奇荒,其祸实中于此!”

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虽然有一些爱国华人在海外慷慨解囊,但在清朝的官僚阶级剥削下,再加上因交通不便而损失的成本,最终到达灾区的赈灾物资微乎其微。令人愤慨的是,正值灾年,大清仍然大力兴建西太后的宫殿和皇帝的陵墓。海外的奢侈品和珍馐美味源源不断地运入港口,赈灾大臣的随从众多,每日酒宴摆设堪称奢华,开销不下千两银。短短四年时间里,中原地区的人口竟然减少了千万。

清朝末年的封建官僚们奢侈享受,外国教会则乘机贱买土地,发放高利债款,试图控制中国的财政。最终,灾民无路可走,大规模的流民迁徙如走西口和闯关东等行为横扫而来。虽然一度推动了偏远地区的开发,但也极大地阻碍了灾区的重建。有时,人心比灾难更可怕。所谓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