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看到开篇这首诗,想必你已经知道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日带寒意,故名“寒露”。

正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以后,南方秋意渐浓,北方即将入冬,雨季结束,白霜初现。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寒露气象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呈现冬季景象,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

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寒露初候为“鸿雁来宾”,即寒露时节,大雁排成一列或人字形飞往南方。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在寒露期间,黄雀等小鸟隐没不见,而海中的蚌蛤产出变多,就好像雀变成蛤似的,并非真的发生物种变化。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时节,深秋来临,唯有菊花不畏寒而盛放,给人以“花中隐士”之感。

寒露习俗

一、登高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北方已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蝉噤荷残,偶见早霜。这个时节,虽然天气已经转凉,但却是赏菊、赏枫叶的大好时节,有道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时节。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此时挎上背包,登上山峰身临枫林之中,品味白云红叶之妙,早已成为人们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二、吃黑芝麻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早在古时候,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俗话说:“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图源:江苏非遗

老话讲“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芝麻具有润肠燥,排毒的功能,所以寒露时节就有了吃黑芝麻养生的习俗。

三、喝菊花茶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寒露时节“喝菊花茶”的习俗最早可追溯于唐朝,至清朝时开始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图源:江苏非遗

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所以,在寒露这一天,古人就会泡上一壶菊花茶,每天坚持喝,就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

四、吃鱼蟹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寒露时节,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

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寒露应该如何养生?

一、寒露不露脚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由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且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足部受凉,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容易乘虚而入,轻则伤风感冒,重则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寒露节气应尽量少穿凉鞋、不露脚踝,体弱及平素畏寒怕冷之人应当注意穿上能覆盖踝关节的袜子以护阳保暖,以免寒从足底生。

此外,建议晚上用热水泡脚,身体怕冷之人更可用艾叶、花椒、当归等药材煮水沐足,能起到很好地温经通络的效果。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图源:经方云

二、添衣勿“秋冻”

寒露之后,昼夜温差大,抵抗力较弱的人,很容易受凉感冒。

此外,该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心肺疾病高发的时节,中老年人多留心,早晚添衣,勿“秋冻”,但也不需捂热。

多润少冷 养阴润燥

秋季燥气当令,人们容易出现口唇干燥、皮肤干燥等表现,所以要多吃些养阴润燥的食品。

但寒露时节的润燥,与白露时节的“清润”不同,应以“甘润”为主。可以多吃些蜂蜜、芝麻、胡萝卜、莲藕、银耳、百合、香蕉、核桃等食物以养阴润肺。

甘又能养脾,脾为肺之母,脾旺则肺气足,可以多吃一些山药、红枣、糯米、鸭肉等食物,滋补脾胃,以助肺气。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图源:经方云

寒露节气多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果蔬,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

同时要注意饮食温和,忌食生冷,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肉桂、花椒等。注意胃部保暖,不暴饮暴食,避免增加胃的负担。

三、宜早睡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载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露已寒凉,喝茶吃蟹,了解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文化习俗

图源:国学生活

四、宜心态平和

寒露以后,草木枯黄,日照减少,人们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的表现。

进入深秋,除了要预防外界寒冷带来的影响,我们也要关注自己以及家人的情绪,保持情绪的平和,防止秋季肃杀之气过度影响健康。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寒露的小知识吗?

快来留言补充吧!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王一通  编辑丨李珍

深秋已近 注意添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