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钢铁行情急转直下,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走低,钢铁行业也受到了巨大冲击。钢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钢价暴跌、 原料成本高涨、钢铁企业利润大面积下滑亏损钢价从2022年的最高价4880元每吨,暴跌至2023年最低的3300元每吨,狂跌1580元每吨;很多钢铁企业经营困难,被迫裁员自救,钢铁行业用工人数13个月来暴减超过12万人!
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被业内人士称为当前压在钢企身上的“三座大山”。“三座大山”把钢铁业逼到了断崖边上。
影响钢铁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房屋建设、基建和机械制造,其中房屋建设占比近半。而去年至今由于房地产投资、开工、销售市场持续调整,上游钢企销售、利润均受到较大影响。
产量过剩是在高点之上的过剩,需求不足却又是在经济低点上的不足,巨大的反差造成的钢价下跌,令许多钢企无法承受。据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50家上市钢企的资产总额为23758.85亿元,负债总额为13288.37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9.12%,平均同比增幅1.09% 。
其中,有8家钢企资产负债率在60%-70%之间,分别为柳钢股份、中信特钢、广大特材、马钢股份、首钢股份、南钢股份、玉龙股份、包钢股份。有5家资产负债率超过70%,分别为*ST西钢的95.24%,八一钢铁的92.62%,安阳钢铁的83.53%,酒钢宏兴的74.06%,河钢股份的73.06%。
一方面不少钢企亏损减员,一方面又兴建了大量新型钢厂。
大陆近期有七个钢铁项目准备开建:
1、江苏永钢集团炼钢三厂扩建工程新一钢;
2、日钢集团新建钢铁项目投资100亿开工含两座3000立方米高炉;
3、唐山东华整合重组减量置换转型升级项目炼钢车间工程开工;
4、沙钢永兴特钢安阳产能整合项目开工建设;
5、徐州金虹钢铁130吨绿色电炉项目开工;
6、河南金辉产业集团项目在9月6日开工;
7、鞍山钢铁集团新建六座100吨转炉开工。
这说明了在目前整个国际钢铁市场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大陆加快了钢铁企业的更新换代和升级转型,少数产能落后污染严重效益低下大量亏损的企业被关停并转。
同时,国家加大扶持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效益良好,市场前景看好的大型钢企。淘汰掉那些不适合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同时新增开工市场前景良好的部分钢铁企业。
钢铁的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和焦碳,大陆虽然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是我们的铁矿石却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同时在定价机制方面也很被动,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掌握在资本大鳄英国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铁矿石寡头手里。他们长期操持国际市场的铁矿石定价权,为大陆钢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高成本的风险。
中国不是没有铁矿石,中国的铁矿石主要都是含铁量在30%左右的贫铁矿,需要经过选矿才能进入高炉冶炼。而且大陆的铁矿主要深藏于地下,开采困难,成本很高,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澳大利亚开采铁矿很简单,成本极低,就是把山上表面的草丛清理干净,然后用挖掘机将铁矿石挖出来,通过输送带运到火车上,再通过火车运往港口,在海上运往中国或印度。主要成本就是运输,开采和运输每吨铁矿石的所有成本加上只有19美元每吨,而卖给中国却要120美元每吨,每卖一吨铁矿石,就给澳洲政府增加100美元的财富。
西澳是力拓的主要铁矿开采地,这里的富裕是天选之地,地上的石头都能买打钱。力拓是中国各大钢厂的优质铁矿石供应商,每年从中国挣得是盆满钵满。经常费尽心力何种中国各大赶场打价格战,熬走极为丰富的资源和高品位的铁矿石以及资本大鳄力拓的垄断经营,是他们长期处于有恃无恐的地位,长期占有价格主导权。中国钢厂对澳洲铁矿石具有极大的市场依赖性,力拓吃透了我们中国缺少富铁矿的国情,坐地起价,使我们一度处于下风,损失惨重。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处于下行阶段,萎靡不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大陆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使钢铁行业雪上加霜。
中国钢铁行业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不禁要问,钢铁行业究竟怎么了?钢铁业走到如今,我们该反思什么?
在业内看来,钢铁业陷入如此困境,主要是为前期的无序扩张买单。作为一个强周期性行业,钢铁业的周期性荣衰本应十分正常。一般来说,钢铁行业与经济增速高度相关,而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靠投资拉动的基建、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粗钢产量从1亿吨跃升至10.13亿吨。
可以假设,如果钢铁行业从2006年开始,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进行落后产能的淘汰,进行行业的整合,今天的情形就不会出现。从早期光伏行业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钢铁行业的未来,洗牌将会是十分残酷的。无论什么行业,不尊重市场规律,终将受到市场无情的惩罚。对于当前的钢市趋势是,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潮退之后,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南国劲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钢网”只提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中钢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