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引力波项目中途而废,中国却激流勇进,“天琴一号”均超预期

作者:无忧的旭日m2

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经典和量子引力》上发布了中国“天琴一号”试验卫星的首轮实验成果。文章指出,实验结果显示,“天琴一号”不仅在轨道验证的所有技术指标上超越了任务预期目标,而且在中国同类技术领域达到了最高水平,其中部分技术指标提高了两个甚至更多数量级。这一卫星于2019年12月发射,是中国“天琴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罗俊解释说,其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中的核心之一,包括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和无拖曳控制等三大关键技术,以及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技术、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和高精度质心控制技术。另外,中山大学的天琴中心教授叶贤基介绍了“天琴计划”,该计划于2018年10月由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2019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成功发射。这一计划旨在承担六大技术验证任务。

美国引力波项目中途而废,中国却激流勇进,“天琴一号”均超预期

“天琴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3月提出,其科学目标是通过引力波探测进行天文学、宇宙学和基础物理前沿研究。该计划计划在约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高轨道上部署三颗完全相同的卫星,形成一个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以建立空间引力波探测天文台,推动空间基础科学前沿研究的发展。然而,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的是,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作为科研领域的先驱,美国曾经半途而废。

美国引力波项目中途而废,中国却激流勇进,“天琴一号”均超预期

美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就提出了引力波探测计划(LISA),但直到2005年,NASA才正式启动了该计划。LISA最初计划使用三个相距500万千米的探测器,构建三个空间激光干涉仪,用于探测引力波信号。然而,引力波探测计划涉及的技术难度极大,起初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在经费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直到LISA团队成功发射了第一个探测器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后,他们正准备申请更多的经费时,2007年爆发了金融危机。那一年,NASA大幅削减了经费,导致许多天文学项目被取消,LISA也不例外。然而,在美国退出该项目后,欧洲空间局ESA接管了该计划,而美国的LISA项目则终止了。

美国引力波项目中途而废,中国却激流勇进,“天琴一号”均超预期

因此,“天琴一号”本次取得的超出预期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引力波项目中途而废,中国却激流勇进,“天琴一号”均超预期

中国在科研项目方面实现了美国曾经未能完成的目标,表明中国正以坚实而稳健的步伐赶上科研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引力波探测本身具有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在涉及到的技术方面,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空间探测范畴。中国已经成功完成了初步部署,证明其空间技术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引力波探测将为人类基础科学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中国的成功不仅对中国本国有益,也对全人类有益。当然,天琴计划的主权将完全掌握在中国手中。

总而言之,天琴一号的成功是一个全球喜讯,也标志着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持续崛起。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