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胶河岸畔 莫言祝愿家乡人民节日快乐!

作者:高密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时节,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回到家乡高密。前不久,莫言刚刚推出新书《鳄鱼》,《鳄鱼》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十年后创作的长篇话剧剧作,是一部以戏剧形式呈现的小说故事。作品具有魔幻色彩,打破了现实主义话剧创作传统,也给读者带来崭新的阅读体验。

胶河岸畔 莫言祝愿家乡人民节日快乐!

在胶河岸畔,我们访问莫言老师,请他帮我们录一个短视频。莫言老师最近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写了两首小诗,祝贺中秋:

第一首

一罈美酒十年封,两只烧鸡八棵葱,

四个老农盘腿坐,醉呼明月挂灯笼。

第二首

佳节中秋月色明,辉光如水洗乡城,

遥思炮火连天处,人世难逢是太平。

谈及这两首小诗的创作和网友热情欢乐的反馈,莫言老师顽皮而深情,我们也请他为家乡父老送上节日祝福,并介绍家乡。

胶河岸畔 莫言祝愿家乡人民节日快乐!

莫言: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借这个机会,我祝愿家乡的人民节日快乐!祝愿大家喝点美酒,吃点月饼,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莫言。我是潍坊高密人,那我说我是潍坊人当然也是可以的。我们潍坊确实是一个宝地,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第一我们都是物产丰富,第二我们人才辈出。

那我的家乡高密我是最熟悉了,前两年我也利用在家休假的时候,把整个潍坊各个县区市都跑过一遍,对潍坊首先在地理上有了个整体的、具体的概念,另外也对潍坊各地的历史物产有所了解。我想我们潍坊地区在外地工作的人也成千上万,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赞美自己的故乡,我就主要谈谈我们高密吧。

我们高密历史非常悠久,从西汉的时候就讲高密国,现在还有旧高密城的遗址,最近在高密的南部地区发掘出了好像是周朝时代的一些当时居民居住的一些遗迹,也是考古上的发现。

我们高密有一条胶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胶河前两年确实是水不多了,这两年确实又碧波荡漾了。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有了水就有了生命,有了水就有了漫山遍野的青翠,就有了遍地的庄稼,所以水确实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讲胶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确实不是一句文学的语言,而是一句实事求是的描绘。沿着胶河两岸展开,就是高密平坦的肥沃的土地,一个一个鳞次栉比的村庄,每个村庄里都居住着我们勤劳、勇敢、善良的乡亲们,千百年来一直在这个土地上生产生活延续生命创造成绩;到了近代也有更多优秀的高密学子,从这个土地上走出去,走向世界,干出辉煌的业绩。

我们历史上的人物也就很多了,我们东汉时期的经学大师郑玄,遍注《六经》;一个电视连续剧也让刘墉这个人家喻户晓。在文学方面像苏东坡,郑板桥,都在潍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苏东坡在密州,现在的诸城,搞了个超然台,这个超然台依然存在,我想他们所留下的这个文脉至今在潍坊大地上,也在高密大地上流传。

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高密最近几十年来,形成了一个很明显的一个文学现象,有的人开始总结叫做红高粱文学现象,这让我有点高兴,但我觉得有点惭愧,因为高密现在写诗的、写小说的有几十个人,总之已经形成了一个创作群体,那么这个创作群体肯定都跟高密这块土地有关,也都跟我们红高粱这种精神象征有关,这是我们高密未来文学发展很辉煌的一个愿景。

胶河岸畔 莫言祝愿家乡人民节日快乐!

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红高粱小镇,以及我们现在轰轰烈烈的营业着的红高粱影视城,以及正在建设着的文学馆,都会变成高密东北乡的鲜明的文学符号,假以时日我想高密东北乡这个红高粱小镇会在胶东半岛上变成一个亮点,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们高密能够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学之都,让天下的文学爱好者到我们这里来做客,来创作来研究来感受。

编辑 张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