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年前京津冀发生的特大水灾 上百县被淹 五十万人流离失所

作者:充满元气的cccccccc

民国初年的京直地区,相当于现今繁华的京津冀地带。当时,北洋政府坐镇北京,这一区域实际上就相当于当今的首都圈。然而,一百年前,这个地区经历了一场极为罕见的大雨,其影响之广泛、受灾人口之众多,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百年前京津冀发生的特大水灾 上百县被淹 五十万人流离失所

1917年,从开春一直到入夏,京津冀地区饱受干旱之苦,庄稼欠收,农田干旱得连平常的一半都不到。入夏之后,7月15日,一场特大暴雨突降,堪称数十年不遇。各条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其中永定河的水位从7月23日起一路上涨,超过8米,几乎与河堤齐平。然而,上游的洪水却毫不减弱。

百年前京津冀发生的特大水灾 上百县被淹 五十万人流离失所

到了7月28日,永定河、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纷纷决口,瞬间将京津冀地区变成了一片水患之地。农田被淹没,房屋倒塌,哀声遍野,无数人丧生或受伤。尤其是天津市,由于海河入海口的泄洪速度远远赶不上洪水的涌入,受灾情况最为严重。洪水不仅冲毁了津浦铁路线,还直接泛滥进入了天津城区,城南、城西以及租界都沦为一片汪洋。

百年前京津冀发生的特大水灾 上百县被淹 五十万人流离失所

据统计,这场洪灾共波及了100多个县,受灾人口高达56万,其中40个县遭受了重灾之苦。面对灾情,北洋政府总统冯国璋委派熊希龄督办水灾,各部门负责内务、财政、交通等,进行水情调查,并商讨救灾措施。此外,北洋政府还调动了军队参与救灾工作。

百年前京津冀发生的特大水灾 上百县被淹 五十万人流离失所

大量的受灾民众涌入北京、天津等城市寻求庇护。各学校停课,将教室空出来,供灾民临时安置。为解决受灾民众的温饱问题,曹锟,当时的直隶省长,率领各地政府和乡绅,积极提供食物。仅在北京城区,设立了6处供应稀粥的厂房,每天有数千名灾民前来领取。尽管政府拨款,各地积极捐款,但由于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等多种原因,政府的救助力度有限。更糟糕的是,一些官员竟然趁机谋取个人私利,贪污了灾民的生计款,严重损害了救灾效果。

百年前京津冀发生的特大水灾 上百县被淹 五十万人流离失所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北洋政府尽管派出人员主持和参与救灾,但财政支出优先考虑军费,其次才是救灾资金。申请的8月份救助款项一直拖到了9月底才拨发了20%。尽管政府和民间都竭力提供帮助,但由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重原因,北洋政府事实上难以持续关注灾情。最终,受灾民众不得不忍受饥饿,有人不得不卖儿卖女,四处流离失所。

百年前京津冀发生的特大水灾 上百县被淹 五十万人流离失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