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作者:瑾梦说历史

#讲好中国文化#

前言

在漫长的革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红军战士。他既不能说话,也听不到声音。但尽管如此,他却是革命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位。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1955年,这位同志以炊事员的身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不仅如此,周总理还专门对被警告卫戍区的领导们嘱托过:“一定要好好照顾哑巴同志,生活上的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哑巴同志到底是何其人?为什么周总理会如此关照他呢?

意外的相识

1934年,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红军踏上了艰苦的长征路。当红军队伍走到四川大渡河附近时,问题出现了。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他们原定的计划是三天之内赶到泸定桥,但复杂的地形和密林却让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如果没有人带着他们度过这段路的话,那他们不仅完成不了任务,甚至还有可能命丧于此。

面对这样的情况,战士们十分着急。就在这时,侦查员肖世杰发现不远处有一位身着破烂衣衫的老农。看到此人,肖世杰就好像看到了希望。

他一个箭步冲到这人面前问:“老乡,你是本地人吗?”可那人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和耳朵。

见此情形,肖世杰立刻反应过来眼前的是聋哑人。因为当时乔装打扮混进红军队伍里的例子非常多,所以肖世杰也不禁提高了警惕。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他深知如果眼前的人是装的,那他们就会陷入危险境地。为了避免行踪遭到暴露,肖世杰只好安排人把这位聋哑人绑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肖世杰觉得此人不像是装的。于是,他就找了套合适的衣服给聋哑人换上了。见红军没有恶意,聋哑人也逐渐放松了警惕。

随后,聋哑人便向战士们表示自己可以他们通过这里。看着聋哑人的手一直在比比划划,战士们将信将疑的带着他一起踏上了长征路。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在路上,熟悉地形的聋哑人一直带着战士们抄近道,为战士们度过此地省下了不少时间。顺利抵达泸定桥时,战士们都难以置信的看着聋哑人。

考虑到接下来的路程十分凶险,战士们商量后决定给聋哑人一些钱,让他离开这里安全回家。但没想到不管战士们怎么塞,聋哑人都不肯收下钱。

正当战士们以为聋哑人是嫌钱少时,他却伸出手指了指战士们的军装。战士们知道他是想加入红军,可是他既听不到也说不了话,实在是太特殊了。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于是,他们就耐心的向聋哑人表示委婉地拒绝。可是聋哑人始终不为所动,不管战士们走到哪儿,他都默默的跟在后面。

无奈之下,领导只好同意让聋哑人跟着他们一起行进。就这样,长征队伍中从此出现了一位“哑巴同志”。

用来保命的大黑锅

部队经过雪山时,稀薄的空气让身负重物的炊事员和挑夫寸步难行。见此情形,哑巴同志主动把他们身上的大物件接过来背到了自己身上。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尽管身上的东西重达上百斤,可哑巴同志却从来没有掉过队,也没有表现出一点累。哑巴同志虽然听不到,但是在面对险情时他却又自己独特的应对办法。

每次战士们遇到轰炸趴下后,哑巴同志就赶忙拿起铁锅盖在自己身上。在铁锅的保护下,他躲过了许多次危险。

但这样的幸运,却不是每次都会有的。有一次,遇到敌军轰炸的哑巴同志和往常一样用铁锅保护自己。可没想到,由于铁锅的尺寸比较小,所以他只护住了上半身。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才看到哑巴同志被击中的已经血肉模糊的腿。看着战士们心疼的神情,哑巴忍着疼挤出了一抹笑安慰他们。

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哑巴同志早已经把战士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而他所背的那口大铁锅不只救过他的命,还救过胜似家人的战士的命。

有一次经过草地时,一位战士不小心踩到了沼泽。看着一点一点下陷的同志,战士们都束手无策。为了避免有更多的人牺牲,陷入沼泽的战士一直大声阻止着其他人的靠近。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面对这样的情况,哑巴同志二话不说拿起绳子就系到了自己身上。随后,在战士们的注视下他把铁锅甩到了距离沼泽中同志不远的地方。

战士们知道他是要冒险救人,都劝他赶快回来。可是他什么也顾不上,硬是用铁锅划到了那名战士身边。最后在他的拼命拖拽下,那名战士终于被救了上来。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经历过这件事之后,战士们对这位哑巴同志有了新的认识。此后,哑巴同志和其他战士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战士们也把他当做了家人。

任劳任怨

1936年,红军队伍顺利抵达了陕北。此后,被编入中央军委警卫连的哑巴同志就一直做着挑水、做饭的工作。

要是换做其他人可能会抱怨,可哑巴同志却不会。尽管这些只是生活琐事,但他却从来没有懈怠过半分。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当陕北地区的同志们和民众因为给国民党严重封锁,而无法吃饭、喝水、缺乏物资的时候,哑巴同志就会利用自己聋哑的特征冒险出去采购物资。因为他是一个残疾人,所以国民党基本不会起疑。

利用这一点,哑巴同志还为中央传递过不少重要情报。可尽管立下了这样的大功,哑巴同志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依然任劳任怨的在炊事班挑水、做饭。

新中国成立后,哑巴同志跟随部队来到了北京。因为体检时检查出了高血压和其他病症,所以师长就把他安排到了荣军院进行休养。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可哑巴同志都忙了那么多年了,哪里能停得下来呢?于是,在荣军院待了半个月后他就主动找到组织请求安排工作。

由于他态度太过坚决,所以领导只好把营地附近荒废了很久的一块地分给了他,让他用来开发果园。接到任务后,哑巴同志非常开心。

此后,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战士们都能看到哑巴同志忙碌的身影。在此后的岁月里,哑巴同志就把这片果园当做了他的“战场”。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举行。看着昔日战友身上闪闪发光的徽章,哑巴同志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同志们知道哑巴同志是在羡慕,但是自从参军以来他就从来没提过什么要求。

于是组织商议后,决定给哑巴同志颁个奖。1955年11月,哑巴同志被授予了公安警卫师少尉军衔。同时,他还获得了三级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

1971年10月,周总理从广州回到了北京。见到卫戍区的几位领导时,他不可避免的问起了哑巴同志的近况。

55年,一哑巴红军被授少尉,周总理专门批示:要照顾好哑巴同志

得到回答后,担心哑巴同志身体状况的周总理叮嘱道:“哑巴同志在解放事业中的贡献不小,我们决不能亏待他。不仅要在吃穿用度的方面好好安排,身体健康方面也要时刻注意。”

小结

1983年6月14日,劳累了半生的哑巴同志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当工作人员为他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的全部家当只有一顶军帽和几套军装,外加几枚奖章。而此时的他是按照副师职待遇离休的。

后来在有关部门的调查下,大家才知道哑巴同志本名叫“熊世皮”,家住在四川省泸定县磨西镇海螺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