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作者:中国警察网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平安·北京中轴线”系列融媒体报道·平安天安门篇①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北京中轴线南端永定门

北端钟鼓楼

纵贯北京老城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它见证着中国

近700年历史上的风云变幻

一幕幕划时代的时刻在这里发生

1949年10月1日

在天安门城楼上

伟大领袖毛主席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天安门,不仅在北京中轴线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同时也是诸多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地。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

◆ 天安门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天安门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为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与朝堂空间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天安门也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是国家礼仪的载体,见证了两千余年封建王朝统治的终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 外金水桥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上眺望金水桥。记者张铮 摄

外金水桥桥体的位置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作为进入明清皇城的先导区域,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

◆ 天安门广场建筑群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形成于明代并于20世纪中叶扩建,成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转变的重要实例之一。

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地处天安门以南,正阳门以北。在广场轴线上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两座纪念性建筑,在广场东、西两侧分别对称布置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两座公共建筑。天安门广场的布局尊重并延续了北京中轴线以中为尊的规划格局,丰富与强调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秩序,强调了北京中轴线在城市规划中的统领地位。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设的,它是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中第一个选址于北京中轴线之上的纪念性建筑,奠基于1949年,于1952年至1958年建设完成。

②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竣工于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竣工于1959年,扩建于2007年,它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④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是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革命领袖的纪念堂,竣工于1977年,建筑内有多处厅室供公众举行纪念活动、缅怀领袖的思想精神与丰功伟业。

◆ 明朝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 清朝

据史料记载,承天门在明朝期间因雷电起火曾两次被焚毁;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承天门,并正式命名为天安门,寓意安邦治国、国泰民安。

◆ 新中国成立前的整修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1906年的天安门。

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一致决定: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当时的北平市政府动员全市人民对市区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国诞生。

◆ 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建与修缮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1969年的天安门留影。此时,重建天安门城楼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图源:国家人文历史)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1970年5月天安门城楼重建竣工后,部分设计人员与大木作师傅留影。(图源:国家人文历史)

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4月5日,天安门城楼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历时112天。重建后的天安门以金碧辉煌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1970年“五一”,一家人在天安门前留影。她们身后是刚刚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图源:国家人文历史)

2018年5月24日至2019年6月30日,天安门城楼进行了一次全面修缮,使城楼、城台的功能性、安全性得到了全面加强,大殿内照明度、视觉感和舒适性得到全面提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重大活动现场服务保障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0年、1954年和1958年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扩建,拆除了广场上的红墙和一些旧时建筑,在广场中央竖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东西两侧建起了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后改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人民大会堂,才最终形成了天安门广场开敞而宏大的布局,奠定了它作为“中国心脏”的重要地位。

它永远不会忘记

那些遭受外强凌辱的惨痛过去

却也历经岁月沧桑

见证着中华民族

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

◆ 五四运动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的学生游行示威。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汇集到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 北平和平解放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

1949年2月3日,军容严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入城仪式。威武雄壮的队伍从正阳门浩浩荡荡地进入天安门广场,北平人民涌向街头,热烈欢迎人民子弟兵的到来,广场充满朝气与欢乐,人们信心百倍地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 开国大典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毛泽东率领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负责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195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图源:新华社)

195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党政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出席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共计3300多名外宾出席了庆典活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源:新华社)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源:新华社)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岁月更迭,风云变幻

然而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这片土地

身披藏蓝,忠诚履职

这些老照片里,藏着“不一样"的天安门

民警在天安门广场执勤。(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分局供图)

下一期,请跟随我们的脚步

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

听我们讲述

守护天安门的那些事儿

总策划:孙福会

执行策划:张耀宇 王丽雪

融媒体报道组记者:付静 马汪莹 张铮 刘晖 郭垚 张庆扬 吕品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