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国时,为何李牧的军队所向披靡,甚至能够轻松战胜秦国军队?

作者:江樵品史

#古籍里的历史#

战国时,为何李牧的军队所向披靡,甚至能够轻松战胜秦国军队?除了李牧能谋善断之外,还因其掌握着一支精锐部队:赵边骑。是什么让赵边骑战斗力如此强悍呢?因为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佣兵部队。

战国时,为何李牧的军队所向披靡,甚至能够轻松战胜秦国军队?

战将李牧

赵国代地有个雁门郡,这里靠近大漠,和旁边的上谷郡一道,几乎承包了来自蒙古大草原的所有压力。雁门郡首当其冲地成为匈奴人的打卡胜地,隔三差五就要被劫掠一次。

驻守雁门郡的便是李牧。他定了个规矩:“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赶快退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敌人的斩首。”这样过了好几年,守军没有损失也没有什么战果。赵王想出击,李牧不干。赵王很不满意,将李牧撤了,另派人去领兵,但边境情况却越来越恶化,赵王只好又请回了李牧。

李牧一如既往,人们都认为李牧太胆怯。可突然有一天,李牧召集精兵准备作战,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匈奴小股部队一来,李牧就假装打不赢撤退。匈奴单于得知后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翼包抄反击,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多万人马。

那么问题就来了:李牧的战法,无非就是防守反击,也谈不上多高明。为何李牧能胜,但替换他的将领却难胜?

答案就在李牧的这支军队上。这是一支具有雇佣兵性质、高度服从于李牧的“李家军”。

战国时,为何李牧的军队所向披靡,甚至能够轻松战胜秦国军队?

强大的藩镇佣兵

这支特殊军队的产生,源于代地的防守形势。

代地位置偏远、风险太大,如果赵王直接派兵,漫长的补给线将带来巨大的运输成本和消耗。没办法,赵王只得全权委托,让李牧在当地自主解决防务问题。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李牧有权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费用。

这样李牧有独立的财权和行政权,更重要的是,他能自主招募军队。为招到更优秀的士兵,李牧自行提高士兵待遇。此外还购置更精良的装备,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并配套安排了警戒和侦察人员,有效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可以说,这是一支在战斗素质、装备、防卫、信息等领域的水平都远超同行的精锐部队。并且这支部队只听命于李牧一人。

李牧俨然成为雄霸代北的地方军阀。

战国时,为何李牧的军队所向披靡,甚至能够轻松战胜秦国军队?

武安君李牧

李牧的势力,可以看作是一部完美的战争机器。抛开规模不说,这部战争机器比秦国更为优化:

1、军事投入巨大。代地边境贸易的财税收入丰厚。李牧只要保证民众在边关市场安全搞钱,就能得到广泛拥护。至于什么民生、医疗、文化等等领域可以都不用管。省下来大笔钱,可以全投进军事领域。

2、扁平化管理。李牧的边军只听其一人号令,管理层级少,管理成本低、效率高。且部队管理层相对固定,将领和士兵之间有默契,执行力很强。

而秦军的部队和将领相互脱离,战时再临时搭配,在配合度和执行力上没法和李牧边军比。在装备和待遇上,秦军也差一大截。

因此李牧的边军所向无敌,已然成为了无敌般的存在。

后来李牧灭了檐褴,打败东胡,收降了林胡,赶走单于。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随后在秦灭赵之战中,成为令秦军闻之色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