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2年前,日本炸毁南满铁路,并将此事嫁祸给中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变”。
在事变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就已经全部沦陷,日本能够如此迅速占领我东北地区,除了本身的实力强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人们都以为这个政策是蒋介石发布的,实则不然,发布者另有其人。
一、命令是我下的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一件大事,日本假借中国炸毁日本修建的南满铁路为由,对我东北三省发起进攻,这在日后被称为“九一八事变”。
而这都是日本早有预谋的结果,炸毁铁路也是他们自导自演的,目的就是为了占领东北地区,进而能够占领全中国。
日本能这么快占领东北地区,离不开国民党的“支援”,他们用出了一种新的战术,那就是“不抵抗”政策。
不抵抗政策,也就是不对日军进行抵御,对日军实行软态度,不组织对日军进行抵抗的行为,这种行为无疑是导致东北地区能如此迅速沦陷的原因之一。
人们都说不抵抗政策是蒋介石下达的,实则不然,此时的蒋介石还在指挥部队对红军进行围剿呢,怎会知道这件事。
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晚上,蒋介石这才收到消息,但是此时沈阳都已经沦陷了,而身为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自然背了这口黑锅。
那么究竟是谁下达的“不抵抗”政策呢?国民党高级将领、东北军的头头张学良在日后的采访中给出了答案。
张学良,他是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儿子,早年就在军事学院学习军事理论,在学习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天赋。
在战斗中总能用精确的计划打败敌方,深受张作霖的喜爱,在张作霖被日军残害于皇姑屯后,张学良扛起了东北军阀的大旗。
但是小小年纪怎么能和那些老油条比呢?张学良心中也明白,于是他宣布加入了国民党,听从国民政府的指挥,也算是有了国民政府这个靠山。
在西安事变后,他被蒋介石囚禁了数十年,直到1990年才恢复自由,在出来后,一次采访中,他说出了当年下达“不抵抗”命令的人。
他说:“实在惭愧,下达命令的是我,却让蒋委员长背了一辈子黑锅,我当时没有发现日军有这么大的野心,为了避免刺激日本人,所以才选择下达的不抵抗。”
如果根据张学良所说,那我们这些年岂不是冤枉蒋介石了?但是在2019年,台湾公布的一批蒋介石的历史档案,又让这件事变得扑朔迷离。
二、《铣铁》到底存不存在?
2019年,台湾的民进党突然公布了一批关于蒋介石的历史文档,在这之中除了一些历史琐事外,还有最关键的“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的手稿。
这批文档中,有一件是在日本所做的“万宝山事件”之后,张学良请示现在该如何应对日军的电报。
电报中详细的说了万宝山事件之后日军的动向,日军开始蠢蠢欲动,该如何应对现在这种情况,特来请示蒋介石。
还有另一封“齐申电”中也说了这件事,根据这两封电报得知,张学良是知道日军的动向的,他也多次向蒋介石请示该如何应对,但是蒋介石都没有回应。
根据史料记载,其实蒋介石是回应了的,在《铣铁》上回应的,但是这批台湾爆料的文案中却没有《铣铁》的文案。
而根据记载,《铣铁》上给张学良回应的内容大概就是日军在东北无论怎么挑衅和行动,都不要产生抵抗的行为,务必不要与日军进行冲突。
根据这个记载,蒋介石又成为了颁发“不抵抗政策”的人,在国民党东北军中的三位人员也都说蒋介石确实在《铣铁》上明确的说过这话。
他们是当时是当时任秘书处主任的洪钫、第七旅的参谋长赵振藩和参谋厅副官处的处长杨正治,他们都在后来的回忆中说过他们只是根据蒋介石发布的不抵抗政策执行的命令。
三位都是国民党的高官,他们说的话也让人信服,《铣铁》似乎真的是存在的。
但是这么多年都没有关于《铣铁》的文档,所以有很多人都对《铣铁》真实性感到怀疑。
有人说三位都是只言片语,并且都是口头的话,没有具体的文档,所以不能让人信服,并且台湾方面一直没有公布过关于《铣铁》的文档,所以这文档到底存不存在还待考证。
另一方面,张学良在采访中一直说不抵抗政策是自己发布的,和蒋介石没有关系,而且工作人员还提到了《铣铁》,张学良也否认有这封电报,《铣铁》的存在也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三、不抵抗政策发行的原因
在“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曾秘密召见过张学良,他们在火车上谈了好一会,才下的车。
根据记载,蒋介石召见张学良是考虑到他年轻气盛,并且父亲还是被日本人杀死的,担心他为了报一时之仇,而让日本找到了借口,从而危害整个中国。
在火车上,蒋介石郑重的和张学良说了,切勿因为一时冲动而成为民族罪人,还说了千万不要对日本军队出手,要实行“不抵抗政策”。
而之后蒋介石也和张学良说了为什么要“不抵抗”:“根据双方实力差距,一旦发起战争,我方必败,敌人强大,我方弱小,一旦回击,他们就会反咬一口,说是我们先动的手,到时候有几张嘴都说不清了。”
蒋介石的主张是“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不抵抗就成为了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最有效的政策。
其实张学良有心想抵抗,但是在考虑了双方的实力之后,也就选择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做法。
在他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就可以看出来他并非是有意不抵抗的。
在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后,张学良的心中一直饱受煎熬,他的父亲被日本人害死,日本人都已经骑在了脖子上,自己却只能看着,不能打,这让张学良十分苦恼。
尤其是不得不下达不抵抗命令后,他更是成为了“卖国贼”“民族罪人”,他每天都备受煎熬,他迫切的想要摘掉这顶“帽子”。
为了让一直“安内”的蒋介石联合抗日,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联合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统一抗日战线。
而西安事变也足以证明他下达不抵抗完全是被形势所迫,并非发自真心的。
结语
蒋介石是发行“不抵抗”政策的人,而张学良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人,两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短短几个月,东北三省就全部沦陷,这除了日军的实力强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每年的9月18日,在东北三省都会响起锐利的防空警报声,这是一段不能被磨灭的历史,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