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大部分人没必要活那么长,未来把意识注入机器人实现永生

作者:一阵风在赶来的途中

在科技领域,一个前所未有的时刻或许正在悄然发生,这个时刻将决定着人类未来的走向。而这一切似乎源自一次采访,地点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工厂,时间是2023年3月27日。这次采访的主角,当然是那位备受瞩目的人物,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

在这场采访中,马斯克提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想法:将人类的大脑复制到机器人上。这个概念似乎来自于科幻影视作品,其中意识可以被寄宿于机器,甚至与网络融合。

马斯克:大部分人没必要活那么长,未来把意识注入机器人实现永生

而马斯克却坚信,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一种可能性。他提到了特斯拉去年推出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并表示:“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将那些独一无二的东西,比如性格、记忆下载到机器人身体中,这将是一种不同的永生方式。”

然而,擎天柱并非仅仅是一个未来愿景,它已经成为了现实。这个工业机器人身高约1.72米,重约56.7kg,面部是一个显示屏,四肢看起来和人类一样,但实际上使用了40个机电推杆以实现平衡性和敏捷性。

马斯克:大部分人没必要活那么长,未来把意识注入机器人实现永生

擎天柱运用了特斯拉的各项AI和芯片技术,包括Autopilot的摄像头充当感知系统,内置特斯拉自研芯片,以及多摄像头视频神经网络等。

最初,擎天柱的主要任务是处理那些重复、枯燥或危险的工作,即人类不愿意做的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斯克赋予了它更多的日常定位,比如做家务,甚至跳舞。马斯克认为,擎天柱还可以帮助缓解出生率下降所带来的问题,因为在更远的未来,人格意识可以被“下载”或“存放”在擎天柱机器人上,实现一种不同的永生。

马斯克:大部分人没必要活那么长,未来把意识注入机器人实现永生

然而,这一切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如果机器人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人类社会,是否会最终导致人类被AI取代?马斯克认为,至少不会是通过脑机接口来实现,因为目前的技术仅用于解决大脑或脊椎损伤等问题。

在采访中,马斯克还提到了谷歌工程总监Ray Kurzweil在他的著名著作《奇点迫近》中提出的概念——奇点时刻。这一概念预测,在2025年,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超过人类大脑,人类的智能也将越来越非生物化。

马斯克:大部分人没必要活那么长,未来把意识注入机器人实现永生

马斯克认为,虽然未来的过渡可能不会严格按照这个时间线进行,但我们已经看到了技术的迅猛发展,例如我们的记忆存储在手机和电脑中,可以在世界两端进行免费视频通话。

然而,除了科技领域,采访还触及了其他许多话题。马斯克表达了对人类出生率下降、人工智能危机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担忧。他认为,人类存活的时间过长可能会让社会“陷入窒息”。

最后,当被问及他目前最紧迫的项目时,马斯克毫不犹豫地回答:“全自动驾驶”。

马斯克:大部分人没必要活那么长,未来把意识注入机器人实现永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