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前言

1851年,金田起义拉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起初,清朝统治者并不将这个起义组织放在眼里,甚至派兵围剿后就算了了之。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股看似不起眼的力量,在一位叫杨秀清的人物加入后,迅速壮大。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东王称王之初 出人意料

杨秀清,一个出生于贫寒之家的平民,原本只是个以烧炭为生的小人物。他从小家境贫苦,自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杨秀清性格机灵,又有正义感,见不得当时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现象。然而,他凭借过人的机智和判断力,很早就看出了这个叫拜上帝会的组织日后必将大有作为。于是毅然决定加入,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元老之一。

在拜上帝会发展的早期,曾一度遭受当局打击,士气低落。正是在这个危难时刻,杨秀清挺身而出,冒充“天父”降临人间,大大鼓舞了人心。“天父”高调宣示要在人间扫除恶人,击败妖魔,来拯救受苦的百姓。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这个善于炒作的举动果然极大提振了士气。虽然众人心知肚明这是杨秀清假扮,但为了士气,还是承认了他“天父附体”的身份。从此,杨秀清在组织中地位直线上升。

随后,杨秀清更是在太平天国的北伐中立下汗马功劳。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英勇善战,每次交锋都冲在最前线。每次出征前,他都要亲自检阅部队,对士兵进行鼓舞。他在演说中富有感染力,多次激起军心。杨秀清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每每立下首功。太平军士气大振,接连攻下城池。终于,在永安州大捷后,杨秀清被封为“东王”,位列诸王之首,仅次于教主洪秀全,手握重兵,一时间权倾朝野。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对于一个出身低微的平民而言,能够凭一己之力攀升至如此地位,实在是天大的喜事。杨秀清从一个小小的烧炭工蜕变成令敌人胆战的东王,一时间声名远扬。当时,看似杨秀清锦衣玉食,权势无双,实则正值人生之巅。

然而,好景不长。当权力的甜头初尝,野心就已经在杨秀清心中萌发。他渐渐不满足于东王的位置,而是妄图争夺教主之位,称帝天下。这就埋下了日后祸端的种子。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骄奢淫逸 权欲熏心

自从坐上东王之位,杨秀清的作为就大不如前。他原本性情就较为骄纵,又好大喜功,一旦当上王爷,权势加身,这些缺点就进一步放大,使他变得骄奢淫逸,目无法纪。

杨秀清不再像从前那般勤政励精,只知道日夜沉迷享乐,寻花问柳。他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充斥美酒佳肴,成群的美女侍奉左右。达官贵人们也纷纷献媚,送来金银财宝与佳丽。东王府一派歌舞升平,热闹非凡。杨秀清整日游手好闲,饮酒作乐,已经完全把统帅军队的责任抛到了九霄云外。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这时的杨秀清已完全沉浸在权力带来的虚荣中不能自拔。他兴建了高达几丈的石像,上面刻着他威风的容貌。为了向百姓昭示他的权威,杨秀清还专门设计了一套皇帝才有的礼仪,赐官进爵,税赋如流水。百姓们对这个已然忘记初心、跋扈蛮横的统治者充满了不满,暗地里流传着各种关于杨秀清的恶话。

与此同时,杨秀清还要时常用权力打压其他人,特别是太平天国中的几位重要人物。他将手中的兵权玩弄于股掌之间,经常假扮“天父”训斥北王韦昌辉等人,将他们搞得身不由己。还数次囚禁教主洪秀全的兄弟洪仁达,意图把持朝政大权。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几位王爷对此愤愤不平,多次向洪秀全告状。然而洪秀全沉迷声色,无暇顾及朝政,这就让他的地位更形动摇。杨秀清的作为让太平天国动荡不安,几位重臣欲除之而后快。

果然,在1856年9月的一天,北王韦昌辉突然发难,率军包围了杨秀清的东王府。由于事发突然,杨秀清毫无防备,很快便被韦昌辉活捉。随后,韦昌辉即刻处决了杨秀清全家。不仅如此,他还将城内杨秀清麾下的两万余人一网打尽。仅仅一夜之间,权倾一方的东王就此在烟花中殒落。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坏胚种植祸业 惨遭报应

在杨秀清被韦昌辉所灭的那一刻,许多人不禁想到,他的结局也确实在预料之中。

杨秀清生前贪得无厌,志不在宗,最终种下了恶果。他本可以凭借出色的武艺和才华,以太平天国战将的身份立下汗马功劳,在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他偏偏一心想着权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争夺最高统治地位的不归路。

也许,正是杨秀清的野心与傲慢,加速了太平天国内讧,导致这场革命最终四分五裂、自取灭亡。他生前的作为,无疑为这场革命运动的最终失败埋下了隐患。以至于许多太平天国老百姓们,甚至杨秀清生前的熟人都认为,他的悲惨下场也算是自作自受。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杨秀清死的活该。”老洪是杨秀清的一位老乡,从小就认识杨秀清。在闻听杨秀清被害的噩耗后,老洪摇头感叹:“我记得小时候的杨秀清就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后来运气好些,权势来了,那更是目空一切,不把国王放眼里。老天有眼,逆天者无好下场。”

“他若当初心存感恩,一心一意为人民鞠躬尽瘁,现在哪会沦落到这个地步?”老洪叹息道,“我同他一样出身贫寒,从小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小康生活。他若没有功高盖主,还可以和我一样安度晚年。现在好了,虽说起初立了大功,但终究栽在了权力的游戏上。”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另一位熟悉杨秀清的邻居小张也表示,杨秀清年少时很有正义感,不能容忍欺压,但一旦得志便目空一切,终于自食恶果。“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你若不能好好掌控,最后只会伤及自己。”小张如此感慨。

然而,对杨秀清个人的评价归评价,他的死对太平天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本就动荡的局面更形严峻。杨秀清死后,韦昌辉也落得被洪秀全所杀的下场。权倾一时的两大红人,均英年早逝,太平天国顿失两位重要领袖。这无疑加剧了派系纷争,让本已四分五裂的局面雪上加霜。最终,这场革命也就在内讧中自取灭亡了。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结语

命运多舛的杨秀清,一生起起伏伏,最终却蒙上了失败与惨死的阴影。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夜空中划过耀眼的弧线,最终坠入黑暗。

权力带来的虚荣感蒙蔽了杨秀清的双眼,让他忘记了最初的理想,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当初那个率领起义军取得大捷的英勇战将,最终葬送在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中。

虽然他的野心给太平天国注入了隐患,加速其步向失败,但不可否认,杨秀清在革命最初期确实立下汗马功劳。只怪他迷失了本心,否则或许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杨秀清的一生,既是一个功败垂成的悲剧,也给后人带来权力欲望的深刻警示。当权者若不能常怀谦卑之心,小人贪婪之心一旦膨胀,必将为祸乃及于己,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