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作者:西風碧树

2023年9月6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布了一条微博,大意是“纪念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沙皇访问符拉迪沃斯托克132周年”;2023年7月2日,俄驻华大使馆也发布了一条微博,大意是“纪念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说实话,这些讯息刺痛了一些国人的心,俄大使馆该条微博评论区也是一片哗然,有网友表示: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只有中国的固有领土海参崴,俄罗斯大使馆这是公开挑衅;也有网友表示:俄罗斯在海参崴这个问题上,不止一次了,肆无忌惮的伤害中国人民的情感!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下面就普及下相关的历史知识。

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简单的说,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海参崴”被俄国人占领后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名字的俄文意思是“征服东方”、“控制东方”,这本身对他国就存在侮辱成分。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海参崴

海参崴,满语的意思是“海边的渔村”,海参崴自新石器时代时起便有人类居住,原为肃慎民族居住地,后历为渤海国、辽朝、金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统治。

海参崴位于绥芬河口海湾东岸,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最南端,大约30公里长,12公里宽。海参崴三面环海,由金角湾、阿穆尔湾、乌苏里湾环绕,自东北向西南绵延30公里,呈斗圆型,面积为约331.2平方公里,是远东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常住人口大约60万。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下面让大家看看俄国人的常用伎俩,侵略者是如何一步步蚕食他国领土据为己有的。

自1630年代开始,俄国人的探索队进入该地区,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俄罗斯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领土上的武装冲突。

在1689年清朝和俄罗斯帝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订明海参崴属清朝。

但是后来清朝国力不振,到了1858年时清黑龙江将军奕山在俄罗斯帝国的军事胁迫下签订《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清俄共管。

两年后的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该处割让俄国。

俄罗斯正式长期占领了清政府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俄罗斯在海参崴筑寨建港,将其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后来,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俄国未来在远东发展政策上最重要的港口。

海兰泡惨案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被合称为庚子俄难,属于沙俄侵占大陆领土过程中的一部分。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海兰泡位于瑷珲城对岸,也就是如今黑河市对岸,两者隔着黑龙江相望,是中国人在外东北的主要居住地之一。

不过在1858年以后,这里也被沙俄给占领了。沙俄将这里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啥意思呢?就是“报喜城”的意思。

在这个地区的居民中,中国人占五分之三,经营500多家小商号。除商人外,其余大多是木工、瓦工等手工业工人。

1900年7月16日,沙俄出动军警,将居住在海兰泡市内和近郊的中国工人、商人、农民及其他居民数千人,暴力驱赶到海兰泡警察局。

第二天,7月17日,在阿穆尔地区军事总督格里布斯基的亲自指使下,沙俄警察局以遣送回国为名,由大队士兵押送,将这批中国居民赶往黑龙江边。当中国居民到达江边时,江中没有一艘渡船,沙俄军警使用刀刺、斧劈、枪击等手段,将这些中国人全部赶进急流浪大的黑龙江。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在瑷珲长大,目睹了此次屠杀的陈秀山,讲述沙俄侵略者的暴行时说:他们“把中国人的头发绑在一起,五六个一串,六七个一堆地往江里推,谁不下江就用刀砍,见到浮出水面的就举枪打。鲜血染红了黑龙江,中国人的尸体像冰排一样浮满了江面。”(1974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在制造海兰泡惨案以后,沙俄侵略者立即强占了中国居民留在海兰泡的全部财产。

紧接着,在伊尔库次克、尼布楚、伯力、海参崴、库页岛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其他地方,沙俄军警对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中国农民牧民渔民商人,和应募到沙俄建筑西伯利亚铁道和开采金矿的华工,发动了同样的大屠杀。

清朝盛京将军增祺在奏折中说,沙俄曾“将华民之在俄界者十余万人”,“尽和屠戳”。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江东六十四屯位于精奇里江口南至霍尔莫勒津屯,黑龙江左沿岸地带,“南北一百五十里许,东西八十里许”。村庄是由清政府在清剿雅克萨沙俄侵略者时设立的军屯点发展起来的,通称江左旗屯。人们又习惯于以屯数命名,记载中出现过“二十八屯”、“三十余屯”、“四十三屯”、“四十八屯”等名称。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加紧向黑龙江左岸移民。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沙俄在远东地区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在大批移入俄罗斯人的同时,残酷地灭绝当地原住民族。随着移民的增加,对耕地的需求量变大,虽地域广大,却大都是森林、莽野和沼泽地,只有黑龙江上游和中游沿岸地带适于耕种,于是江东六十四屯这片适宜耕种的肥田沃土就成为沙俄侵夺蚕食的对象。

海兰泡大屠杀以后,沙俄又发动了血洗江东六十四屯的大屠杀。从1900年7月18日开始,瑷珲县共征用30多艘船只,昼夜接渡六十四屯居民避往江南。到7月20日晚,一支沙俄骑兵赶到渡口,阻止居民渡江,用排枪对手无雨铁的平民齐射,又闯进六十四屯,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砍。留在各屯的和还没来得及渡江的几千名中国居民,尽遭残杀。

沙俄骑兵将六十四屯洗劫一空后,放火烧掉全部村舍,强行占领这一片土地。在这场大洗劫中,六十四屯共死去七千余人,丧失财产合三百余万银元。(《清宣统朝外交史料》卷5,第36-38页)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在东北其他地区,沙俄军队继续进行惨无人道的血腥大屠杀。例如,7月21日,沙俄侵略军闯到瑷珲城东二十八屯地方,将民民“无论老老少少男男妇妇,统统赶到一幢大的屋子里”,放火烧死。(1930年12月23日的《俄事警闻》)

阿拉楚喀失守时,被害者也有数千人,海城、盖平、铁岭、双城子等地,沿东省铁路的中国居民被驱逐和屠杀,他们的村庄被“烧毁无遗类”。(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709页))

远东记忆: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沙俄历史上侵略中国的暴行,可谓罄竹难书。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应将其忘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