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作者:一道Talk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文|一道Talk

编辑|一道Talk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在接受《深海》的采访中,导演田晓鹏表示,这部片子的主题不是“如何去治疗抑郁症”,而是“以一种抑郁病人”的视角,来表达自己对挫折的感受与感受,一种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常理的自我狂欢。

如果说2015年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关注的是主角内心深处的挣扎和自我拯救,那么《深海》则关注的是个体面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拯救,这是一种基于潜意识的交互,使观众能够从电影所塑造的现实世界和梦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生活痕迹。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田晓鹏导演在动画片《深海》中,摒弃了以往观众心目中的神话与英雄形象,转而关注那些因为家庭变故而患上抑郁症的孩子们,直面他们内心深处的噩梦。

在关注人物内心世界和现实家庭重组的基础上,拓展了电影的现实空间,合理地安排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结构,在现实主义的写照下,以孩子的视角和“抱团取暖”的方式,为人物提供了一种面对外部世界的精神救赎。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空间的构建:故事和心理空间的隐喻表现

电影空间是由人物所生活的物理场景、故事空间与心理空间共同组成的。电影空间是创作者为了表达影片的叙事节奏性与寓意性而作出的主观反应,它在观众理解电影的来龙去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深海》在构建电影空间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现实空间叙事方法,而是采用了“现实”和“场景”的双重空间,来表现电影中的故事空间、主角的心理空间和物质生活空间,共同表现出了因为原生家庭关系的破裂而导致的孩子缺乏亲情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构建出了《深海》在现实和梦境两个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 (一)构建故事空间

故事空间是动画情节展开的场景空间,它既是动画人物角色活动的虚幻空间,也是现实空间,为动画人物角色的行为提供了叙事线索和情感宣泄的场所。同时,以动画故事为背景,通过合理的人物形象刻画和情感表达,使其成为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与空间表达。

电影《深海》的故事空间是由现实空间和梦境空间构成的,因此,在叙述线索、人物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首先,在动画片《深海》中,参宿的真实记忆和他所面对的家庭环境构成了真实空间,这不仅向观众展示了参宿的家庭现状和个人的心理情绪状态,同时也为影片的现实主义发展设置了灰调。

现实故事记忆空间呈现出参宿原生家庭的现况,也是参宿走向精神极端的重要基础。相反,在旅游船上,父亲重新建构的三口之家,其乐融融的场景,更是将女主潜在的抑郁内心与现实的温暖反差进一步强化,使个人现实空间价值逐渐瓦解。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其次,在“梦中梦”中,现实空间和梦境空间之间的“转折”空间是现实空间在现实空间中的映射和自觉潜意识的召唤。纵观影片《深海》,现实空间和梦境空间共出现了两个转折点。其中,梦境故事空间构建出了恐怖且冰冷的深海外部空间与五彩斑斓的海底空间。

除此之外,五彩海底与恐怖且冰冷的空间形成的光影变化相对应,与参宿的现实空间与梦境空间的情感矛盾冲突点相对应,它代表了两个相反的世界。

在现实空间中,原生家庭破裂、重组家庭后父亲的忽略、原生母亲的杳无音讯、内心深处的抑郁,这些现状促使女主角选择打开内心深处的世界,在这个虚幻的世界空间中,主人公参宿的情感变化体现着梦境与深海自我救赎的过程。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 (二)心理空间的构建

动画心理空间指的是一种情感化的画面空间,它是创作者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把这种事物呈现给观众,使之变成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是动画创作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心理表现的目的,就是要引起人们之间的情感共鸣,进而引发观众对它的理解和思考,这也是动画中心理空间的形成过程。

简单地说,电影的重要之处就在于让观众用角色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角色的心理去思考现实。反观影片《深海》,其心理空间是由参宿情外显的,它是构建人物情感救赎的关键要素,同时也起到了创作者和观众对于电影现实的思考作用。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深海》这部电影将现实和梦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在这部电影中,参宿和南河的命运和他们的家庭生活被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本片除了包含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双向拯救,还隐喻着参宿在现实世界中所折射出的色彩斑斓的世界。

影片借助现实与梦境共存的情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心理抑郁状态的回应,并赋予了该影片在复杂生活中所体现的相对人性化的人性现实温暖元素,这是一部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的影片。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现实性聚焦:底层人物生存的现实性隐喻

与真人电影的现实情感表达相比,现实题材动画电影更多的是以现实故事作为情感建构的出发点,并尽可能将现实元素,通过超现实的方法进行现实仿真,以贴近或者还原现实面貌。

《深海》是一部以孩子为中心,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对现实的理解,将现实世界和超现实世界进行了呼应,以此来关注原生家庭破碎和重组所带来的现实情感问题,让观众产生共鸣,完成真实的情感构建。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 (一)从“儿童叙述”的角度看家庭的现实隐喻

“儿童叙事”是动画片中常见的一种叙述方式,它往往以儿童的视角反观成人世界,用一种单纯而单纯的方式去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憾,从而对成人世界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进行反思。

电影《深海》是一部写实动画片,它以儿童为中心,深入挖掘成人世界的变化对儿童世界所造成的影响,并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社会中原生家庭的分裂和现实家庭的重组等现实问题。通过人物性格、道具和情节的隐喻,揭示所蕴涵的深层现实意义。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现实隐喻在《深海》这部影片中,通过将现实世界和梦境世界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道具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而且随着参宿和南河之间感情的升温,参宿心中的执念逐渐消退,压抑的心灵逐渐打开,这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深海的世界,同时也将故事中的现实和梦境中的家庭和社会隐喻赋予了人性的关怀。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 (二)现实情感在“抱团取暖”中的表现

“抱团取暖”是一种社会支持行为,是人们在面临困境的时候,通过寻找同伴来进行自我拯救的行为。尤其是现实主义电影,在刻画现实人物之间的关系时,往往会将人物在社会属性中的某些类似的情感行为作为共鸣的焦点,并妥善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通常,在电影中构建人物“抱团取暖”的方式时,会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次相遇、嫌弃互生期、情感共鸣建立期、互相拯救与成长期。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就像电影《深海》中,参宿因为家庭的不幸而郁郁寡欢,被生活所迫的南河,为了探究两人之间的感情关系,从两人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展开讨论,通过两人的行为、形象、对话的动态变化,展现出一种双向的情感共鸣,一种救赎的性质,一种人类在现实和梦境中的自我救赎意识与自我沉沦意识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电影作品《深海》以“抱团取暖”的情节表现形式,完整地呈现了不同情况下人物的阶段变化。

在潜移默化地呈现人物背景的基础上,本作品主要运用人物形象、动机、以及他们的对白的推进,来实现更好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表达,同时还将参宿及南河微妙多变的命运和情感与“寻找海洋之眼”的故事情节深度地交织在一起。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动画片《深海》中,导演在刻画主人公人物内心世界和现实家庭关系的同时,又在电影中合理地构建了一个精神病院。

这种精神病院既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精神病院,也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治疗机构,而是一个精神治疗机构。

这是一种将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模式,这也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手段。这种新型医疗手段在传统医学模式下,主要是通过药物疗法来进行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而《深海》中,导演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和现实家庭关系的塑造,将其内心深处的压抑和焦虑呈现在观众面前。

让观众在看到主人公心理世界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来自现实社会中的温暖,这种温暖来自于主人公“抱团取暖”式的自我救赎。

《深海》这种精神病院式的人物设置、叙事手法以及现实情感表达方式,都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深处隐秘世界的一种映射,也是一种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治愈。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这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精神慰藉和生活信心,而且也让观众在了解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同时,产生了对自身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动画片《深海》虽然只是一部动画作品,但在其背后却承载着导演田晓鹏对现实社会中人们情感状态与心理问题的反思与思考。

对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这是动画片《深海》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

动画电影《深海》抑郁女孩对外部世界的挣扎和自我救赎

而这也是《深海》所传达出的价值观,即要勇于面对生命中的坎坷和挫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在经历过苦难后,仍能够保持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