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承志《心灵史》研究述评

作者:中亚研究

张承志《心灵史》研究综述

曾梅芳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张承志的《心灵史》一经出版,就因体裁、题材及其内容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在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对于这样一部颇具争议性的作品,考察不同时代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梳理发现,《心灵史》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作者的精神发展与创作过程、文化认同特征的挖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分析。此外,近年来,在"心灵史"的文体理论、新旧版本对比等方面也出现了突破口。

关键词: 张成志;心灵的历史;研究回顾

张承志《心灵史》研究述评

1991年,张承志的《心灵史》由广州华诚出版社出版。正如王所说,"一般来说,我们都在期刊上发表文章,然后出版书籍,但事实并非如此,这表明它不被理解。《心灵史》自出版以来一直伴随着批评,足以想象作品的异质性。正如张承志今天所说,"它经历了各种贬损声誉的高层经历"。《心灵史》集模糊性和特殊性于一体,通过梳理对著作的历史研究,对于把握和理解这部作品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作者精神历程与创作过程梳理

作家的个人历史和思想动态与他在特定时期的文学创作密切相关。《读奇文,奇人——张成志的精神史》一文,以张成志的写作过程为出发点,梳理张成志的心路历程,思考张成志从依恋到孩子的"母亲",成长为少年的追求"父亲",从个体英雄成长为群体英雄,并得出了承载着张成志自身精神转变结论的"精神史"。本文首先对张成志的精神历程进行了解释,研究成果的写作过程,这个角度以全景视角审视了张成志的思想背景,帮助我们窥探了"精神史"本质上蕴含着张成志的动态思维。但文章在梳理过程中略显薄弱,在呈现方式上还不够硬。相反,程光轩在《心灵史》中用更理性的思考,内蒙古团队张成志、新疆考古和宁干庆三段访问经验的分析,为他创作的《心灵史》的重要影响,认为张成志决定创造"心灵史"最重要的精神激励也在于此。梳理一个作家的人生取向,作为进行历史定位的一种方式,在古典作家的研究中已经应用了很多次,如鲁迅、沈从文等作家,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史。显然,程光轩就是要把张成志的著作融入中国主流的写作研究话语中,打破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主流文学的壁垒,相互学习。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正确理解和公正评价张承志独特的文学现象,最终获得对《心灵史》作品更深刻的诠释和洞察。同样,我认为张成志作为少数民族文学家,梳理个人历史地图,从历史定位,对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发展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从作者的个人历史出发,审视特定时期的文学创作,要指向表面,要厘清作者的写作语境和思想动态,防止脱离语境,甚至要把写作与经验分开。考察作家创作在各个时期对文学史的意义,可以得到更准确的作家作品评价,同时也为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

结合张承志的创造和精神变迁,审视心灵史,用文本来诠释文本,而不是作为孤立的文本,这是对它经典诠释的背书。把《心灵史》放到张承志的写作过程中去查,用一点胶带,张成志的写作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但是,如果只停留在作家空间转移的位置上,而不涉及作家思想发展和动机的改变,就等于靴子发痒。

二、文化认同特征的挖掘

以《心灵史》为切入点,也是学术界探索张成志文化身份的持续关注之一。《穆斯林的葬礼》和《读张成志的《心灵史》是最早讲到这个话题的论文,前者认为《心灵史》是宗教文化的史诗,是张成志的信仰告白。在《读张成志的《心史》中,王峰认为《心史》书写了回族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探讨了"人该如何生存"的哲学命题,因此具有走向世界文学的意义。本文挖掘了《心灵史》的民族特色,阐述了这部著作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意义。在《论张承志对回族文化的看法》中,白草指出,张承志的血统实力和民族志的身份,对于回族文化的讨论来说,更具情感和理性,得出了坚实而有说服力的结论。张承志在"了解宗教人的情况和精神"的前提下,抓住"以研究对象拥有的方式存在"的正确方法,一方面探讨了回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同质特征,另一方面分析了回族文化本身的特征,这是一种难以把握的宗教心理学。虽然这种宗教心理形成,但回族文化既有深厚又美丽的文化心理,但同时也受到回族农村传统和小企业传统的外界限制。杨怀忠在《回国史书稿》后记中肯定了张承志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但白草在批准的同时提出了"如果缺乏精神经验,这种研究方法还有限"的问题。在《宗教精通心灵史的叙述》一书中,谭桂林认为,《心灵史》延续了20世纪中国小说宗教大师叙事的发展,使伊斯兰宗教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首次获得诗意的诠释和定位,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对宗教价值取向和言论自由的追求。在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方面,肯定《心灵史》的重要文学地位。在《民族情结与人情结——阅读张成志的心史》一文中,杨继国将张成志视为回族代言人,认为张成志对民族主题的选择和大胆表现,对民族历史的勇敢探索和对民族命运的忠实描述,都是由强烈的民族感情所驱动的。张承志的写作打破了文学惯例,借鉴了回哲文阚民间叙事的写作技巧,在原有的地方讲述了哲和娘的历史故事,特别突出了坚韧、勇敢的回族民族精神。杨继国评论说,《心史》的出版,是中国回族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新起点的象征,高度肯定了回族作家张成志所代表的回族文学水平。

除了从张成志的回族身份和民族文化中分析《心灵史》之外,张成志的另一个重要身份,知识分子,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在《心灵史与知识分子形象的重塑》一文中,王勇认为《心灵史》一文奇特,将研究观点转向知识分子形象的"我",认为"我"站在民间立场,是民粹主义知识分子的结合, 有机知识分子和立法者。张承志转而注重生活底层,创造"历史的心灵",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反拨号。传统知识分子依靠制度,从精英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忽视了深层生活的根源,在张成志看来,这样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和彻底。在《知识分子心灵史:重温心灵史》一文中,苏涛进一步指出,《心灵史》是解读知识分子与人民关系的重要著作,是反映和批判知识分子话语的重要著作。因此,张承志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学者们的分析中得到了明确的界定。

张承志作为回族作家的领军人物,探索回族的文化认同,有必要进行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在研究中,要避免只看张承志的民族认同,甚至淡化少数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刻意把张承志的创造性变化作为中国主流文学语境中的特殊现象,而要考察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文学现象。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讨论作者的文化认同尤为重要。不仅要探索作者作品的文化特征,还要探讨近年来文化认同的焦虑。

三、全球化的背景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化话语是对全球关系结构变化、新团结、新裂痕的回应"。《心灵史》是在20世纪90年代新思潮传入中国时问世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抵抗:张成志的案例》一书中,缗刚认为张成志的"抗日战争文学"不能被打破,他在外国"歧视"的经历应该与他所抵制的"新殖民主义"结合起来。张承志认为,"全球""世界体系"是指"西方列强"主导全球格局,而从"暴力控制"到"文化经济征服"的主导方式,体系的时空对应物是"新殖民主义"。张承志将"全球化"的"新殖民主义"和"地方文化"置于紧张的双重对立面,承认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文化领土、民族和民族认同,以"抗日战争文学"的文化精神为话语层面,抵制"新殖民主义"。在这里,龚刚不仅增加了话语的抗争,更是在制度上落实。他认为,张的自我中心思想有些理想化,应该理性地看待他的文本文化的对抗方式,但也需要警惕其恶化为文化民族主义的倾向。笔者认为,面对现实问题的张成志,主张不成熟、狂热、容易变成极端主义的"理想主义"。在新年文章《从心灵史看张承志的著作》中,"把《心灵史》放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语境中去理解它,我们到达了《心灵史》的入口。张承志的《心灵史》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的,探讨了张成志的叛逆气质及其在寻根文学中的意义。他认为,张承志的写作是对全球化的反转盘,利用喆烨业的历史作为强大的抵抗武器。《心灵史》本质上是底层地位的充分表现和高位抵抗姿态的展示,包含着张承志"寻找文明出路"的努力。从本质上讲,它涉及人类自由的普遍命题。姚新勇在《后殖民时代的张承志》一文中,进一步分析了批判力和战斗意识以及《心灵史》所起的作用。姚新勇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聚焦张成志《心灵史》、《神的诗篇》、《贫瘠英雄之路》和《洁净精神》中六种文化精神的基本要素,通过功能关系分析,由形式要素(理想主义)和内容要素组成。其中,内容要素构成"破台"关系,在张成志看来,汉文化与西方文化属于需要批判"破"的一方,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学术方法属于"建制"一方,形式要素是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的理想。姚明认为,张的唯心主义具有结构功能的整合,不仅使张的文字显得融为一体,而且整合了张的批判意识和战斗意识,使"破"和"立"成为有机的共同体,而不是单一的二元对立,因此在这群对立关系中也蕴含着张勇的创新诚信,姚认为张想"在批判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坚实的新文化"。于是,姚新勇分析了张成志的观点,认为中国文化在后殖民主义的敌人处境艰难,需要与少数民族文化平等沟通,注入异质成分,保持理想的活力。当然,姚明的观点也喜忧参半,有一些认同和反对。

不可否认,《心灵史》很好地诠释了全球化时代民族的命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观察和理解"心灵史"思想的"孤立"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具有相当程度的理论参考价值。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张成志的创作思想,划清界限,即对抗——追求自由——创新与建设。然而,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心灵的历史所蕴含的批判力量依然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宝藏,更多的学者需要探索其解释性,产生更多的文本意义。

四、风格和风格的表征

自出版以来,什么风格和流派应该属于《心灵史》一直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张承志本人认为"是历史、文学、宗教著作",完全否认这部作品是纯虚构的或历史的,或者是宗教作品,"也许它的本质就像它的标题,它只是我和千百万信仰的中国人的心情。张承志还是用文学上的答案来解释《心灵史》的文体风格,并没有对《心灵史》的风格给出结论。关于"心灵史"的风格和风格观点,学术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立场。一是代表王安义,坚信《心灵史》的文本是文学,并涉及文学的本质,"它直接是心灵的一个世界"。不过,在作风方面,王安胤等人,基于张成志的作家身份,认为《心灵史》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而李一颖等人以叙事手法和语言为参照点,认为《心灵史》是一部叙事史诗。二是以陈思和为代表,认为《心灵史》是一部具有文学性质的宗教作品,是用文笔写成的历史。三是以姚明为代表的历史学者,将"心灵史"纳入民族史范畴,认定为历史书。《心灵史》涉及大量浙浙学史,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历史著作上。在《非虚构-抒情的历史小说-心灵史》一文中,黄忠顺遵循了中国现代小说风格发展的历史意义点,试图强调"心灵的历史"应该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他认为《心灵史》有着严格的历史写作风格和强烈的抒情欲望,并推断《心灵史》是一种新风格,即非虚构——抒情的历史小说。本文试图对《心灵史》的模糊风格做出明确回应,该文体将《心灵史》视为混合体,并被命名为非虚构抒情的历史小说,值得借鉴,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关于《心灵史》风格的争论并得出结论。

五、新旧版本的比较

1991年,《心灵史》第一版由华诚出版社出版。2009年,张承志开始重写三分之一的心灵史,以《心灵史(修订版)》(2012)的名义再版。但修订版并未正式出版,而是选择了纪念刻藏的方式。修订版的问世,引发了学术界对张承志的又一次热议。张承志承认,他花了2O年的时间在穆斯林的土地上奔跑,修改和重写《心灵史》花了三年时间。《思考世界形势、社会内部的结构、趋势和学术》2015年第一期《文学争议》开启了张承志的独奏研究专辑,同时发表了两篇关于《心灵史》新旧版的论文。对姚新勇和林林新旧版《激情的修正与坚持——心灵史》的比较分析指出,新版去掉了大量插入性的抒情和讨论性文本,去掉了或者削弱了许多带有宗教色彩的词语。此外,学术第三人称叙事得到了加强。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内容和精神气质上对新旧版本的比较:一是汉字的增强和宗教品格的削弱;新版《心灵史》相比旧版进行了深刻的修改,改版后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张成志内心的一些痢疾有关。比较新旧版本,这是"心灵史"作品的新视角。张成志的思想转变与社会变革背景下的创造的关系,将延伸出一系列新的研究问题。

同样是新旧版的比较研究,杨晓帆是回归历史的独特方式,为了重温"心灵史"来重新解读"走出路"的张成志,认为这也是张成志革命思维的延缓。在《反其道而行,逃,寻寻异类人》一文——心灵史的修订版和1980年代、1990年代的"转折点"中,杨晓帆认为,《心灵史》第一版是张成志带着1960年代的革命理想进入80年代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的影响和海外居所培育的国际视野,让张承志对1980年代的思想框架和文学观念感到失望。为了反其道而行之,从另一个地方逃走,我们可以重述历史和个人。为了将他公认的文学思想延伸到1990年代,他与1980年代分道扬镳,在国际政治形势下清理1960年代的革命遗产,寻找革命的可能性。修订版《心灵史》变得冷静谨慎,注重与人的联系,体现了自己自我认同的调整(从"人民之子"到"贫瘠英雄"),以及从"人民"到"阶级"概念认识的转变。他认为,历史研究应该是争夺文明解释权的行动,创造文明共同体的实践,阶级情感是共同体成就的基础。《心灵史》修订版进一步反映了张承志在意识形态辩论下的某种制度或意识形态约束下避免成为无意识说话者的自觉意识。

两篇论文都涉及张承志。新旧版《心灵史》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是作者思想新动态的又一体现。这个"新"也代表"变化",即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同一作家对同一物体的认知和叙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的变化,也反映了作者自身认知的变化。作者认为,作家的作品不仅是作家对世界的认知的产物,更是他内心深度的体现。因此,《心灵史》不仅是对宗教信仰的评注,更是对张承志自身内心独白的分析。由此可见,研究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和变化,是研究张成志旅程的基石。

六、结论

张承志的《心灵史》被学术界几十年的研究洗刷一遍,研究人员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作品的模糊性和独特性创造了作品的巨大解释空间。从作家精神发展历程的视角来看,不仅有"读奇文奇词——张成志精神史"的全景视角来解读张承志从"个体英雄"到"群体英雄"的精神转变,还有程光轩定位作家的历史地图,分析他精神的发展变化。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有王峰、白草的回族身份,也有王勇、苏涛等知识分子身份的解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姚新勇、龚刚等人在《心灵史》中深入分析张承志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殖民化",同时试图寻找另一条保存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途径。在风格和新旧版本方面,也有上百个字来探讨《心灵史》的文学价值。当《心灵史》从第一版的贬损性名声,激烈争论,到现在近30年,一直是一个未完成的话题。虽然名气喜忧参半,但通过列举这五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也证明了"心灵史"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甚至在中国文化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供读者、研究人员去探索。

引用

王安毅.张承志的《心灵世界》(J).小说, 1997, (3): 12.

张成志.穿越心灵死海——复旦大学汉语系讲座 ( 回族学报, 2013, (1): 5.

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气氛 . . .王宁等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238.

新的一年。摘自《心灵史》张承志著作,2015,(6):7.

姚新勇.演说、批判与重建——"后殖民"时代的张承志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1): 119.

[6] 张成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171,349。

王安毅.张承志的《心灵世界》(J).小说, 1997, (3): 14.

张成志.《心灵史》内容亮点介绍 .EB/OL.http://sydzhang2012.blog.sohu.com/223659151.html, 2012-06-27.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