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日必读:吸金70亿 又一产品卖爆了!1.7万亿市场“狂飙”不止

今日必读:吸金70亿 又一产品卖爆了!1.7万亿市场“狂飙”不止

市场行情

沪指低开低走跌超1%,科创50指数跌超3.7%,两市超4600股飘绿

1、三大指数今日全线调整,沪指午后跌超1%,创业板指跌超2%,科创50指数跌超3.7%。

2、半导体产业链集体走低,Chiplet、光刻胶方向领跌,波长光电、同益股份、源杰科技、泰凌微、锴威特等多股跌超10%,中芯国际跌超8%。

3、BC电池概念股大幅调整,永和智控封跌停板;机器人、减速器概念下挫,中马传动跌停。

4、游戏股逆势活跃,大晟文化涨停,星辉娱乐涨超10%;券商股午后反弹,首创证券一度冲击涨停。

5、我乐家居跌9.98%,成交金额超11亿元,该股此前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公司午间公告称,因涉嫌超比例减持,相关股东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

6、个股呈现普跌态势,两市超4600股飘绿,今日成交7668亿元。截止收盘沪指跌1.13%,深成指跌1.84%,创业板指跌2.11%。

7、以每日额度余额口径,北向资金截至A股收盘净流出48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北向资金净卖出近71亿元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跌1.34%,世茂集团跌近19%,中芯国际跌近8%

恒生科技指数跌2.04%。半导体股跌幅居前,中芯国际跌近8%,华虹半导体跌近6%。地产股多数下跌,世茂集团跌近19%,碧桂园跌超12%,合景泰富集团跌超11%,正荣地产跌近9%。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这个市场彻底火了 私募加速进场!

在“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后,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北交所市场成交额突破71亿元,各大券商上线“一键开通北交所”业务,新增开户量大幅增加。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家投资北交所、新三板的私募机构,他们认为,新政增加了投资人的信心,提升未来预期,北交所行情将启动,未来两三年将会是慢牛的过程。

私募比较关注引入公私募、社保等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科创板开户投资者可以直接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允许优质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建立预沟通机制推进转板等,都对提升市场活跃度,改善市场流动性和估值具有意义。不少机构表示看好北交所市场投资机会,未来会加大投资。

(中国基金报)

隐形重仓股“可盐可甜” 基金到底在“隐藏”什么?整体市值已占半壁江山

据券商中国记者对基金2023年度半年报数据进行的统计,在主动权益基金中,超两成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市值占其股票投资市值的比例不超40%,体现了这些基金产品的持股集中度较为分散。整体来看,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市值占基金总持股市值的比例达到52%,这也意味着基金的隐形股市值虽略小于其十大重仓股市值,但也接近占据了基金持股总市值的半壁江山。

总体来看,基金隐形持仓股的贡献“可盐可甜”——年内部分基金业绩欠佳,其实与其隐形持仓股的大跌难逃干系,与之对应的是,另一些隐形持仓股却有抢眼表现而推高了相关基金的净值。

(券商中国)

机构投资者大幅赎回货基 借道ETF加仓股票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计有11只货币市场基金的份额被净赎回100亿份以上。货币市场基金被机构投资者大幅赎回,主要原因还是其越来越低的收益率。截至9月6日的数据显示,上述被机构投资者大额赎回的基金,年内至今收益率均不足1.5%,总体来看,Wind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年初至今收益率仅为1.29%。

整体来看,机构投资者今年上半年大幅增持股票型基金,其中主要由被动股票型基金贡献。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持有占比由2022年底的30.07%提升至33.15%,提升3个百分点。

(证券时报)

公募ETF上演“头部的竞争” 被称为“最卷赛道,没有之一”

今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调整,ETF市场却逆势上演扩容加速度。截至9月5日,股票型ETF产品的规模已经突破1.4万亿元。不过,9月以来,有部分资金从这一板块“出逃”,流向也有所变化。与此同时,ETF市场竞争也步入全方位竞争新阶段。各大基金公司持续加大对ETF的布局,从指数发布到产品募集上市的效率不断刷新纪录,目前还有超过百只ETF产品等待审批;在存量产品中也在花心思提升产品竞争力,比如降低产品管理费率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ETF市场已经成为公募基金行业最卷的业务领域,龙头效应显著但发展前景依旧十分广阔。从发展趋势、监管引导和资金流向来看,基金公司未来或将加速产品布局与持营推广。

(第一财经)

看好自家产品 基金公司员工集体逆势加仓

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下,公募基金管理人员工集体逆势加仓,上半年合计增持10.72亿份非货基金,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份额占比达六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支持自家新发基金之外,上半年基金管理人员工大举加仓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并非特别突出。业内人士提示,这可能和员工认可自家基金经理能力或看好后市表现有关。普通投资者还是要保持理性投资,选择与自己投资偏好更匹配的产品。

(中证网)

基金经理“晒实盘”引围观

近期,陆续有基金经理在蚂蚁理财平台“晒”出了自己的实盘,展示个人账户的基金投资情况。此外,不少基金经理还在自己的个人主页号持续更新自己的定投以及申购进展,并写下自己的定投心得与感悟。

业内人士表示,震荡行情下,不少基金经理选择多种方式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基金经理进行个人实盘或定投操作的展示,既向基民们传递了“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态度,也对提升投资者信心起到了正向积极的作用。

(中国证券报)

又一批持有期基金开放赎回 “时间的玫瑰”需低位播种

9月6日,西部利得量化价值一年持有、金鹰时代领航一年持有等多只持有期基金迎来首个开放期。Wind数据显示,9月有17只持有期基金陆续开放赎回,成为继今年3月以来的又一波开放高峰。不过,截至9月6日,大部分持有期基金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

公募人士认为,高位布局或是持有期基金到期后业绩欠佳的主要原因,“时间的玫瑰”不仅需要时间灌溉,还需要在低位播种。此番持有期基金的欠佳表现提示基金经理需要更加重视回撤控制和获取阿尔法收益的能力。

(中证网)

公司动态

基金清盘!贝莱德最新回应 不影响境内基金投资者

日前,有媒体报道“BlackRock Global Funds - China Flexible Equity Fund(贝莱德全球基金-中国灵活股票基金)”宣布将于近期清盘。对此,基金管理人贝莱德方面回应中国基金报表示,基金清盘是正常的产品决策,公司定期对旗下产品进行评估,做出合理决策,以保障持有人利益。针对市场传闻“迫于外界压力,贝莱德从中国撤资”,贝莱德方面回应表示,关于贝莱德从中国撤资的报道不实,贝莱德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保持不变。

相关人士表示,因为基金在海外注册,且面向海外投资者,基金清盘决策不影响在岸产品投资者,尤其是贝莱德基金的境内持有人。贝莱德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持续建设境内的投资研究和风险管理能力。

(中国基金报)

公募与代销机构“分手”成常态

一天内多家公募宣布与代销机构终止合作。9月6日,大成、宝盈基金均发布公告表示,与凤凰金信(海口)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金信”)终止合作。9月5日,招商基金也发布类似公告终止与南京途牛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途牛基金”)合作。终止合作公告频出背后,上述2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已宣称其销售业务停业。拉长时间看,年初以来,40家公募官宣与销售机构终止合作,其中大多涉及中小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背景下,独立基金销售机构面临竞争压力,同时还需应对市场需求下降的挑战。为保证自身不被市场淘汰,还需提高服务质量与自身合规性。

(北京商报)

产品动态

吸金70亿 又一产品卖爆了!1.7万亿市场“狂飙”不止

9月6日晚间,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国泰基金和银华基金旗下4只上证科创100指数ETFETF(简称“科创100ETF”)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4只ETF合计募资69.5亿元,吸“金”能力突出,其中博时科创100ETF发行募集规模超过26.6亿元,成为今年发行成立规模最大的股票型ETF。

基金整体发行市场冰点,新发ETF产品却爆款不断,彰显今年ETF市场的火爆。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全市场793只股票型ETF管理总规模达到1.69万亿元,屡创历史新高。

(券商中国)

人事变动

千亿公募中加基金总经理离任 今年以来超百家基金公司高管发生变更

日前,管理规模超1300亿元的公募机构中加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原总经理宗喆已于8月28日离任,由现任董事长夏远洋代任公司总经理。而夏远洋也是今年3月份刚刚履新,系中加基金历史上第三任董事长。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基金公司高管变动较为频繁。截至记者发稿,已有103家基金公司的250位高管发生变更,涉及董事长变更的基金公司家数达到27家。仅8月份便有26家基金公司高管变更,人事变动较为频繁。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竞争市场日趋激烈,更需要基金公司以稳健的管理与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以应对机遇与挑战。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