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三国乱世雄才辈出,谁能笑看最后,当局者迷。除那诸葛孔明,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其他人物还真没有这等本事。刘备枭雄,曹操奸雄,孙权英雄,又如何!
斗智斗勇,斗计斗法。东汉末年,诸侯纷争,虽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即便孔明还在茅庐睡大觉,大家已经是斗得不亦乐乎。“青梅煮酒论英雄”经典桥段,曹操和刘备那“猫抓老鼠”的游戏表演得精彩至极!
许多人会有相同的疑问:既然曹操知道刘备不是池中之物,为何不早早将这潜在的对手置于死地?有的答案说:那是因为,曹操不愿背负杀害贤人之名,影响其统一大业。对此说法,我只能微微一笑,呵呵。
曹操是谁,乱世奸雄。他的名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果让曹操认为你是他真正的威胁和敌人,管你是皇叔,还是皇大爷,除之而后快。君不见那无辜的吕伯奢一家,惨遭多疑的曹操荼毒,尽管陈宫好说歹说,而那曹操竟有丝毫悔意。再看刘备和国舅董承等人密谋反曹失败后,曹操就开始对刘备赶尽杀绝,剿灭袁绍、招降刘琮、进军江东这些大动作,都附带着要干掉那个薄情寡义的“大耳贼”。
起初,曹操不杀刘备的原因,我分析有二。第一,没有看清刘备的巨大后劲,更想不到刘备会成为自己一辈子的对手。第二,曹操爱才如命,极力想拉拢刘备为自己所用,完成霸业。
刘备在赤壁鏖兵之前,根本称不上一方诸侯。“十八家诸侯讨董卓”之时,不过是给公孙瓒打工的包工头而已,只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之后,才让各路英雄,尤其是曹操对刘关张这哥仨儿印象深刻。陶恭祖三让徐州,刘备本想以此大力发展个人势力,不想被吕布三下五除二断了念想,如果不是曹操及时出手相救,刘备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更不可能攀上当今皇家的皇叔地位。
曹操不白给,曹操那些谋士,郭嘉、荀彧、贾诩等等也是人精。不但时时防着刘备,而且激进者早就建议一劳永逸免除后患。而曹操这才设计了一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好戏,为了试探刘备,也是为敲打刘备。当刘备故意踩着一脚烂泥,从菜园子稀里哗啦地来觐见曹孟德时,老曹的杀心已经减半。刘备真是个好演员。
至于“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话,半真半假;即使为真,曹操想表达的其实是,你是英雄,我是大英雄!小刘,你还是跟着我混,我不会亏待你的。不过这句话,把刘皇叔可是吓得够呛,一双筷子“啪嚓嚓”应声落地,如果不是一声惊雷刚好滚过,那刘备的心虚表现哪能逃过奸雄的眼睛。到那时,即便是关张拼死赶来相救,也是枉然。
一切都是定数,都说“天不灭曹”,其实这“天”,同样不灭刘。若不是“玉带诏事件”东窗事发,我估计刘备有可能会在曹操阵营蛰伏更长的时间。如果是那样,三顾茅庐的故事将被延期,三国历史将被改写,中国历史有可能也来不到今天。
历史不能假设,时光更不可倒流,不负责任的评论一番,应该可行,欢迎你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