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作者:创意文斋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文丨创意文斋

编辑丨创意文斋

建立大明帝国的过程波澜壮阔,但在帝国初创时期,它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在国际格局中,明朝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威望。据史书记载,日本因不服从明朝的命令,甚至对明朝的使者施以暴力,这一行为激怒了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使他有意展开对日本的军事行动。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但这一决策在明朝高层并不是一致的。尤其是刘伯温,这位聪明绝顶的大臣,劝说朱元璋放弃进攻日本的计划。这是为什么呢?

当南宋结束,其最后的皇帝在心爱的臣子陆秀夫的陪伴下走向了最后的归宿,这标志着汉人的统治在中华大地暂时终结,持续了近百年的外族统治时期开始。

而那时的蒙古帝国力量深远,无论是朝鲜、日本还是遥远的欧洲,都曾感受到其威压,被迫屈服于其统治之下。

北京成为了这个跨越欧亚的帝国的核心,被重命名为“大都”。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但是,这个大帝国却短命,未能维持一个世纪。虽然能够建立帝国,但蒙古人似乎并不精于维护它。元朝的皇位更迭频繁,政策方针变化不定,导致国家管理失效。

更为严重的是,蒙古统治下的大帝国内部,民族关系错综复杂,蒙古人、汉人、色目人以及高丽人都有其各自的诉求和利益,而蒙古的统治策略往往导致矛盾冲突。

元朝晚期,由于统治者过于奢侈和民众的生活困顿,各地涌现出了大大小小的英雄。其中,一个名为朱重八的将领开始显露锋芒,他不断汇聚力量,最终以明朝的名义结束了元朝的统治,重振汉族的尊严。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随着元朝的衰落,蒙古人退回了他们的草原,形成了史书所称的“北元”。

此时,周边的国家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效忠曾经的霸主北元,还是归附新生的大明?

首当其冲的是朝鲜半岛的高丽。高丽的恭愍王果断地选择了归属于明朝,标志着高丽与明的亲近关系。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然而,这种和谐并未持续太久。恭愍王意外遇刺后,王禑即位。新王的策略与其前任截然不同。他挑起与明的纷争,并继续保持与蒙古的友好关系,继续他们的蒙古化风俗。

此时,朝鲜的新势力开始崭露头角。朝鲜的士大夫阶层,寻求获得更多话语权,主张亲明。李成桂,一位有远见的将领,随后成为关键人物。

1388年,铁岭卫事件使高丽与明朝之间的矛盾加剧。当高丽决定对明动武时,李成桂适时地选择了与明朝合作,推翻了高丽的统治,建立了朝鲜王朝。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新建立的朝鲜迅速归顺大明,不仅成为明朝的忠实盟友,还接受了明朝的文化引导,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

其他如琉球、安南和东南亚的小国也纷纷效仿,表达对明朝的效忠。

但日本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它继续坚持其独立和自主的政策立场。

日本,这个坐落在东海之上的岛国,凭借其与大明之间的海洋间隔,总觉得大明遥不可及,认为可以肆意行动。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那时的日本正经历政治的震荡,南北朝的分裂使得国内势力拉锯。北朝由光明天皇领导,而南朝则以醍醐天皇为首。关于对华策略,成为了两方的斗争焦点。

考虑到醍醐天皇在政治版图中的地位较高,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派出了7位使者前去。

这些使者的使命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希望日本归顺明朝,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海贼对中国沿海的不断侵袭,他们要对醍醐天皇和权臣怀良亲王提出警告。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但是,怀良亲王并未因明朝的声势而屈服,反而果断处决了其中5位使者,并扣留了首领杨载。

这无疑是对明朝的公然挑衅。朱元璋原本视日本为古老中华文明的学徒,怎么会有这样的胆大妄为?朱元璋愤怒之下,准备对日本动武。

然而,明朝的智囊刘伯温却劝阻了他。他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政治纷争,并劝朱元璋审慎行事。

当朱元璋的怒火冲天,准备对日本展开报复之际,刘伯温三次出言劝止。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首先,刘伯温指出,经过连续的战役,大明帝国已经损失沉重。此刻,王朝的优先事务是恢复国力、安定人心。再次发动军事行动,不仅可能引发人民的反抗,更有可能震撼国家的根基。

其次,战事对于国库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过度的消费会使得国库枯竭,进而可能导致提高民众的税赋。他举了汉代初年的例子:由于资源匮乏,汉朝选择了和匈奴和亲的方法。但随着国力的逐步恢复,汉朝成功地反击并制服了匈奴。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最后,他认为进攻日本的收益远远小于损失。日本南北势力对峙,明朝若攻打南朝,势必会使北朝势力受益。而且,对于地理位置如此遥远的日本,明朝也难以有效管理。刘伯温建议,不如暂时观望,待日本内部争斗结束,明朝再作打算。

经过刘伯温的分析,朱元璋的怒气逐渐平息,取消了出征的计划。

刘伯温的睿智不仅基于对国家的担心,更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他避免了一场可能带来巨大损失的战争,为大明的持续繁荣做出了贡献。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刘伯温三次劝阻,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在后来的历史中,明朝也没有忘记对日本的教训。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与朝鲜结盟,共同击败了日本,确保了东亚的长久和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