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南巷居士
编辑|南巷居士
8月17日,歌手李玟去世前的一段录音一经曝光,立即将《中国好声音》推上了风口浪尖。
好友甄妮更是发文痛批好声音的那些导师,给他们扣上了“资本”“作秀”“丧失良心”的帽子。
甚至怒斥王菲、谢霆锋、那英等人是资本商。
声称到这个节目当导师根本不看你有没有资格,而是看你与其他导师关系铁不铁。
事实难道真的是如甄妮所说的那样吗?
被掩藏的真相
今年是李玟出道的整整第三十年。
但也是今年,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李玟留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十分热情、乐观的。
所以当她去世的消息一传出,人们普遍无法接受她是因为抑郁症自杀。
直到她去世前的那一段录音被曝光。
我们才知道表面上像太阳一样火热的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录音中她痛批节目《中国好声音》的赛制不公。
明明得分更高的选手无法晋级,反而是得分低的可以拥有晋级的机会。
她万分想帮助这些热爱音乐的孩子,奈何自己却没有与资本对抗的能力。
同时,她也爆料出了好声音赛制的黑幕,那就是“钞能力”。
能获得名次的歌手唱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向节目组交过钱的。
这段去世前的录音引起了无数网友激烈的讨论,但当事人李玟已经去世,无从对照。
于是她的好友甄妮代替她成为继续与资本对抗的正义使者。
李玟逝世后的没几天,甄妮发了十八条长文怒批好声音中的资本运作。
甚至直呼节目中导师的名字,丝毫没有避讳的想法。
长文中表示,这个节目要是单纯靠选手的努力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
表面上这是在寻找我们生活中的草根歌手,实际上真正能够站在聚光灯下的都是用钱堆起来的。
十八条的长文字字泣血,甄妮的悲愤溢于言表,其中甚至还波及了那英王菲等人。
众所周知王菲和谢霆锋是恋人关系,那英则和王菲是几十年的好友。
而那英和那辛又是亲姐妹,这四人都关系匪浅。
甄妮直接指出,王菲那英几人就是资本抱团,他们去好声音做导师也只是因为关系好。
所以好声音选择导师的标准从来就不是资历如何。
是否够资格,真正的标准是是否与其他导师关系好。
导师为你转身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你有足够的音乐实力,或被你的歌声打动。
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是那一沓沓钞票买来的认可。
此言一出,关于好声音的内幕再也藏不住了。
8月27日,与coco李玟一同参加好声音的选手李嘉捷义愤填膺地发了一篇微博长文揭露自己看到的暗箱操作。
文中指出,五十万元可以买到一个导师的转身。
而要想拿到前十名的名次,所需要的金额是大家无法想象的。
并且,参加过比赛的选手都知道,一场比赛中上场的位次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好声音节目组却可以无视规则,在盲选期间自己漠视自己制定的规则。
在明明已经确定好上场顺序之后却还可以随意调整,导致很多选手原本约定好的上场时间都作废了。
不仅如此,那些上场位次被推到后面的选手甚至没有机会演唱。
因为好声音没有理由地提前终止了节目的录制,让那些远道而来的选手甚至没来得及演唱就悻悻而归。
细思极恐的是,这篇文章发出不就被删除了,但李嘉捷本人表示并不是自己删除的。
甚至后面还发文道歉,解释自己的言论是无凭无据瞎说的,让大家不要误会。
很难想象前后三篇文章的态度转变竟如此之大,这背后难道真的没有人从中作梗吗?
网友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结合李玟去世前的那段爆料录音,以及之后出现的那些曾经被“内幕”害过的选手在的作证。
有关好声音资本运作背后的故事,渐渐浮出了水面。
曾数次担任好声音节目导师的那英也受到了网友的抨击。
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一代天后王菲也受到此次事件的波及。
王菲此前并没有参与过好声音节目,为何她也会牵涉其中?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她和那英二人的关系说起。
娱乐圈中的真姐妹
1998年的春晚上,歌坛天后王菲和那英牵手合唱了一首《相约九八》,火遍了大江南北。
此时观众不免感到好奇,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为什么会同台献唱?
事实上,二人不仅相识已久,且关系十分要好。
当年的那英在大陆发展得并不好,或许是时运不济,事业上一直是不温不火的。
1988年,一首《山沟沟》因为符合当时流行的西北曲风,让那英小火了一把。
但当时的乐坛可谓是神仙打架。
上面有毛阿敏,韦唯,田震等人,她始终是被压了一头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相对于大陆来说,成名相对容易,于是那英来到了台湾发展。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王菲。
来到台湾以后,在专业的造星公司的帮助下,那英接连出了好几张个人专辑。
其中就包括那首脍炙人口的《白天不懂夜的黑》,这张专辑甚至还创下了销售记录。
就这样,那英在台湾混得风生水起。
但都说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容易摔跟头,此时的那英就是最好的写照。
或许是星途上太顺利了,她与足球运动员的恋情瓜让她摔了跟头。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她与公司也闹了矛盾,准备解约。
在她诸事缠身,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王菲就像上天派来的救兵一样出现。
她给那英介绍了自己的经纪人邱黎宽。
还帮着她与原先的唱片公司解约,将她签到了与自己同一家的公司。
二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不仅共用一个化妆间,在那英去参加活动的时候,王菲还让自己的造型师为她做造型。
所以即便当时关于歌坛天后的争霸中粉丝们吵得不可开交,争得头破血流。
这两位正主都毫不在意,反而关系更加亲密。
当年那英筹办自己的个人专辑《征服》。
但却因为怎么都差一首歌,所以发行的日子一拖再拖。
正巧王菲前去探班,看到那英忙得焦头烂额,于是二话不说将自己的《梦醒了》送给那英。
那英这才凑齐了发行的要求,这张专辑也火遍了大江南北。
2018年,王菲参加节目《幻乐之城》。
最后一期的演出至关重要,而那英作为压轴嘉宾出场,也足以看出二人之间的情谊深厚。
这些年来,王菲和那英在彼此的事业发展上一直是相互帮助的。
二人在歌坛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两位天后级别的一抱团,不就是强强联合。
加上那英与王菲的男友谢霆锋都做过好声音的导师。
这是否也从侧面印证了甄妮所说的“资本抱团”?
资本间的抱团取暖
《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从2012年建立到今天,也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每个如约而至的夏季,都有翘首以盼等待播出的观众。
第一季的爆火,不仅打响了这个节目的口号。
也将许多真正出身平凡的音乐爱好者带进了大众视野当中。
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吉克隽逸,梁博,吴莫愁等人。
随着后面接连几季的播出,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歌手的面孔登上了大荧幕。
也可以说是这个节目鼓舞了很多没有背景的青年人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渐渐地,树大招风,这个节目变了味道。
先是在导师选人的环节当中,争抢优秀学员时那浮夸的说辞中浓厚的表演痕迹。
虽然我们也能理解是为了节目效果,但看起来较之前几季也是十分地不自然。
再然后就是评委打分,明明唱功更加扎实的选手得不到高分,得不到晋级的机会。
反而是得分更低的选手可以顺利晋级。
这样的套路让大家越来越看不懂了,不少观众直呼“变了味”。
甄妮也在自己编辑的长文中痛批道,这档节目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初心。
因为资本运作的结果,过度的商业化使其失去了音乐的本性。
她还讲到,失去的不仅仅是音乐的本性,还有作为导师的那几位歌手的良知。
作为乐坛的前辈,他们的心里没有对人才的珍视。
每个人的表演在他们眼里或许只是一串数字。
他们在背对着选手的时候并没有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歌声,有的只是节目组早已经准备好的晋级名单。
每个人的表演形同虚设,他们的成绩早已经被明码标价好了。
当一块蛋糕越做越大的时候,每个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作为投资方来说,为这个节目投入大量资金之后想要的无异于是更高回报的商业价值。
于是其中的部分娱乐公司成为投资方之后便会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旗下的艺人博取流量。
这几届选手当中就不乏这样的“关系户”,关系户多了,真材实料的人就少了。
而这些参赛的导师,她们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关系,类似于古代官场里的“官官相护”。
她们抱团在一起之后对于稳定自己在娱乐圈中的地位也是有实质性帮助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甄妮说当导师并不看你是否有资格,只看你们关系好不好的原因。
由原本的为了挖掘更多被埋没的优秀歌手,演变成了如今的唯利是图。
即便元老级的导师未曾改变,熟悉的赛制也不变,但还是缺乏了多年前的那种纯粹与热血。
这样一档原本好评如潮的节目演变成今日这样,作为曾经忠实观众的我们也不免感到惋惜。
结语
作为华语乐坛中天后级别的王菲和那英。
她们原本应是十分珍惜这些热爱音乐的后辈的。
但当她们冠上了资本的名号之后便对这些就视若无睹了。
她们要维护的只是由资本运作堆砌起的这种赛制。
无论是王菲,那英,还是曾经来好声音当过导师的谢霆锋,庾澄庆,杨坤等人。
在娱乐圈这座大染缸中混迹久了,对音乐的追求也算不上纯粹。
所以甄妮的发言也确实如此,这些导师已经丧失了对音乐的追求,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也让李玟这样真心在重视这些平民歌手的人伤透了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