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后,约了一位老乡去听相声,我这次选的相声茶馆位于人民公园内。
由于第一次来这个剧场听相声,我并不知道原来相声剧场就位于人民公园内。我们先是坐了地铁来到人民公园附近,然后根据导航,去寻找剧场,结果导航到公园外,沿着公园的围墙转了大半圈,才被告知需要原路返回,进到人民公园内,剧场就在公园内部。于是急匆匆赶路,路上还碰到了好些周边的老百姓,有祖孙二人来公园玩耍的,有一对夫妻来遛弯的,有在公园内打太极的老先生,还有来自绍兴的老夫妻等等,公园内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来此了,上一次来,应该还是我老父亲还在世时,我和父母带着我儿子一起来人民公园看小动物,当时人民公园内还有动物园呢。岁月匆匆,物是人非。
终于在公园的一角,找到了相声剧场,进入剧场内,宽敞明亮,比我之前去过的一些茶馆都要宽敞,而且设施完善。我是下午在网上订的票,当时,空位很多,没想到,快开场时,剧场几乎满座,看来今晚来捧场的人很多。
天津是相声的发源地,天津人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子幽默,一张嘴说话就很“逗”,真“哏儿”。天津人都很喜欢听相声,周末扶老携幼,全家去剧场或茶馆,听一段相声,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几年,高铁开通了,北京人来天津吃饭、听相声的人也很多。我北京的亲戚们,就经常早上来天津游玩,听相声,酒足饭饱之后,晚上再坐高铁返回北京。
昨晚的相声,共有5段,每一段都很精彩,相声艺人们功底深厚,相比我在别的剧场所听的相声,更加出彩,包袱很多。大家全场笑声不断,我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人都说“笑一笑,十年少。”
可是我那位老乡,就很少笑,我就觉得奇怪,不知道这位老乡是听不懂呢,还是笑点低呢?
我们照例点了一壶茶水,一点瓜子花生之类的干果,边品茶边听相声,好不惬意。
期间,有一位相声演员,还着重说了几段关于人民公园历史典故的段子。
人民公园始建于1863年,距今刚好160年历史。人民公园的前身是津门八大家之一——李家的私家花园,原名叫“容园”。容园是津门八大家大盐商李春城的私家花园。李家乐善好施,史称“李善人”。在东南角开设“李善人粥厂”,收容乞丐。天津赈济救灾也常是由李家出面主持。民国名人“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李家后人。李叔同的母亲在上海病逝后,他也是扶棺回津,进李家门,给母亲举办了风光的葬礼,在当时的天津,一时传为美闻。
解放后,李家的后人,将“容园”捐献给了国家,遂改名为“人民公园”。1954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人民公园”园名,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大陆公园的唯一题字。
晚上9:30相声散场,人们走出剧场,在人民公园内穿行,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我想起刘禹锡的诗《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早上,我梳妆打扮好,照例拍了一张美照给老公发过去,结果老公回了一句“早上好!确实见小啊!”老公是地道天津人,他在这也抖了一个小包袱,友友们看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