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6天6夜完成《黄河大合唱》谱曲

作者:南方都市报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6天6夜完成《黄河大合唱》谱曲

星海,伟大的中国现代音乐家,人民的音乐家。他出生于澳门番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船夫家庭,7岁时随母亲在马来西亚生活,之后在广州、北京和上海学习音乐。1929年,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1935年回国后,星海积极参加抗日救赎运动,创作了大量好斗的群众歌曲,为进步片《坚强的志灵云》、《青春之歌》、戏剧《复活》和《大雷雨》写音乐。

1938年3月4日,星海意外读完了《抗日战争中的陕北》一书,心中感到一片光明。他对书中根植于人民、充满自由曙光的碎片充满向往和期待。

回国两年多后,这位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的年轻人目睹了同胞们在饥饿和死亡中挣扎,并决心用音乐作为武器,团结他所有受苦受难的兄弟姐妹。然而,对国家统一区的无休止的审查和监视使他处于解脱的状态。

就在这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发来信,音乐系全体师生签约聘用星海。怀着对自由和进步的向往,星海于1938年冬天带着新婚妻子钱云玲出发。

抗日战争期间,西北小镇延安成为中华民族救日的希望。不到5个月就到了延安,星海在山洞里用了6天6夜的时间,完成了《黄河合唱团》的作曲。

1939年5月11日,在鲁迅艺术学院的周年庆典上,星海亲自指挥"陆奕"合唱团,并表演了"黄河合唱团"。这以口琴、三弦琴、油桶、搪瓷筒为演出伴奏,让舞台发出热烈持久的掌声,毛泽东等人跃然而起,连频道"好"。这一天,星海在日记中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今晚发生的事情。演出仅仅四天后,星海于5月15日郑重撰写入会申请书。

1940年5月,星海被党中央派往苏联拍摄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后又因战争、交通障碍和拘留。患有慢性疲劳和营养不良,肺病加重,1945年,星海在莫斯科去世。

2009年,星海被评为"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百位英雄和榜样"。

黄河之声被李英记住,星海精神代代相传。今天在广州,这座城市和市民正在以多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发扬星海精神。

综合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

海报:陈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