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6天6夜完成《黃河大合唱》譜曲

作者:南方都市報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6天6夜完成《黃河大合唱》譜曲

星海,偉大的中國現代音樂家,人民的音樂家。他出生于澳門番禺,出生于一個貧窮的船夫家庭,7歲時随母親在馬來西亞生活,之後在廣州、北京和上海學習音樂。1929年,星海考入巴黎音樂學院。

1935年回國後,星海積極參加抗日救贖運動,創作了大量好鬥的群衆歌曲,為進步片《堅強的志靈雲》、《青春之歌》、戲劇《複活》和《大雷雨》寫音樂。

1938年3月4日,星海意外讀完了《抗日戰争中的陝北》一書,心中感到一片光明。他對書中根植于人民、充滿自由曙光的碎片充滿向往和期待。

回國兩年多後,這位畢業于巴黎音樂學院的年輕人目睹了同胞們在饑餓和死亡中掙紮,并決心用音樂作為武器,團結他所有受苦受難的兄弟姐妹。然而,對國家統一區的無休止的審查和監視使他處于解脫的狀态。

就在這時,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發來信,音樂系全體師生簽約聘用星海。懷着對自由和進步的向往,星海于1938年冬天帶着新婚妻子錢雲玲出發。

抗日戰争期間,西北小鎮延安成為中華民族救日的希望。不到5個月就到了延安,星海在山洞裡用了6天6夜的時間,完成了《黃河合唱團》的作曲。

1939年5月11日,在魯迅藝術學院的周年慶典上,星海親自指揮"陸奕"合唱團,并表演了"黃河合唱團"。這以口琴、三弦琴、油桶、搪瓷筒為演出伴奏,讓舞台發出熱烈持久的掌聲,毛澤東等人躍然而起,連頻道"好"。這一天,星海在日記中寫道:"我永遠不會忘記今晚發生的事情。演出僅僅四天後,星海于5月15日鄭重撰寫入會申請書。

1940年5月,星海被黨中央派往蘇聯拍攝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後又因戰争、交通障礙和拘留。患有慢性疲勞和營養不良,肺病加重,1945年,星海在莫斯科去世。

2009年,星海被評為"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百位英雄和榜樣"。

黃河之聲被李英記住,星海精神代代相傳。今天在廣州,這座城市和市民正在以多種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人民音樂家,發揚星海精神。

綜合自中央電視台、新華社

海報: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