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马嵬事变

作者:吉林之声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马嵬事变

安史之乱是一首悲歌,这首歌到了马嵬驿,唱出了最哀伤的曲调。一群人跪拜在唐玄宗面前,说着“奸佞误国”。于是,马嵬驿上出现了一条三尺白绩,杨贵妃点点头,只是呢喃一声“三郎,我去了”。

历史旅程即将开始

时光机

唐朝

历史向导

唐玄宗、杨玉环、杨国忠

古途旅行

马嵬驿

时间简史

马嵬驿上,杨国忠、杨玉环被诛杀,唐玄宗前往蜀地。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马嵬事变

马嵬驿兵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马嵬事变

四块玉·马嵬坡

元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

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乱。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译文

杨贵妃酣睡初醒的神情仿佛是晚春的海棠花一般,唐明皇恨不得放在自己的手心里观赏把玩。那只《霓裳羽衣舞曲》便是中原最大的祸患,不是因为这个杨玉环,引起那位野心家安禄山的垂涎,怎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动乱?唐明皇也就不会知道蜀道有多么难。

书童小科普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马嵬事变

杨贵妃死亡之谜

今天的小科普和小同学们说说杨贵妃之死的另一个版本。

按照正史的记载,李隆基被自己的将领胁迫赐死杨玉环在“马嵬驿”,这个结果似乎是众人皆知,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杨贵妃没有死,趁机逃到日本了。

日本历史界当时有一种说法,当年死的是杨贵妃的替身,而真实的杨贵妃实逃到了日本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根据当地人讲,那个死者是杨贵妃的一名侍女。当年军中主帅陈玄礼怜悯杨贵妃长得漂亮,不忍心杀她,就让高力士谋划了一场骗局,以侍女代死。高力士运来贵妃尸体,检查尸体的便是陈玄礼,所以这一场计谋得以成功。真的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逃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关于杨玉环之死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些。有人认为她死于佛堂,而且是自刎而死,还有人说她是死于乱军,还有人说她是吞金而死。

这些说法都有可能,那杨贵妃到底死了没有,史料也没有具体的记载,现在考古学家因为所探索到的线索也无法证明。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马嵬事变

【小书童留作业了】

诗歌读完了,故事讲完了,现在到了思考互动环节,让我们从诗歌和历史故事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今天我们提起马嵬事变最先想起的并不是兵变,而是在这个变动中,作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死了。生前的光芒比朝政重要,死后比兵变还值得让历史铭记,不得不说杨贵妃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

小同学们觉得杨贵妃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呢?你如何看待杨贵妃呢?去了解一下,然后来和我分享吧。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马嵬事变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图片来源:转载·来源于网络

音频录制:一鑫、子欣

音频制作:一鑫

编辑:王浩懿

审核:怀楠

监制:张永华 钟晓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马嵬事变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