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鹤楼为何频频发生火灾?

作者:阳泉消防

近期热播的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和李白的友谊为背景,诉说了唐王朝从盛世到衰败的过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中安史之乱被烧毁的黄鹤楼与大唐盛世之时的黄鹤楼形成鲜明对比,令无数网友不禁惋惜如此壮丽的黄鹤楼因火灾毁于一旦。

黄鹤楼为何频频发生火灾?

大唐盛世的黄鹤楼(资料图)

黄鹤楼为何频频发生火灾?

安史之乱被烧毁的黄鹤楼(资料图)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濒临万里长江,是武汉市地标建筑。

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

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为何频频发生火灾?

古代黄鹤楼图(资料图)

黄鹤楼火灾多发生时期

有篇目可考的黄鹤楼火灾多发生于明清时期:

1、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秋,黄鹤楼因雷击起火。(明孙承荣《黄鹤楼集》)

2、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汉阳门发生火灾,蔓延烧1000余家,黄鹤楼亦毁于大火。(清同治八年《江夏县志》)

3、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黄鹤楼附近发生火灾,时值大风,大火穿房越户,蔓延烧到城楼和县府衙门,殃及黄鹤楼。这次大火,1800户被焚毁,黄鹤楼亦“成为烬”。(民国十年《湖北通志》)

4、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武昌发生大火,毁数千家,县府衙门和黄鹤楼亦遭火焚。(清同治八年《江夏县志》)

5、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黄鹤楼遭兵火焚毁。(《续汉口丛谈》)

6、清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黄鹤楼及城门门楼发生火灾,大火延烧,城内火光一片。(清康熙《武昌府志》)

7、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黄鹤楼因雷击起火。(清宣统元年《湖北通志》)

8、清咸丰六年(1856),黄鹤楼毁于战火。(《续汉口丛谈入清同治八年《江夏县志》)

9、清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初四黄昏,汉阳门外董家坡民居起火,火势迅速向山上蔓延,鹤楼被引燃起火,风助火威。

黄鹤楼为何频频发生火灾?

黄鹤楼《古迹云亡》失火图(资料图)

黄鹤楼为何频频发生火灾?

黄鹤楼作为著名的古建筑,历代重修均为木质结构,干燥易燃。直到1985年为了避免火患,新建黄鹤楼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

在此之前建造的楼阁,作为历朝历代文人荟萃之所,黄鹤楼内的陈设及书画作品均为易燃物,稍有不慎,或遇外来火源,即成火患。

加上地处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闹市区,夏季温高酷热,秋后天干物燥,周围人烟稠密,民房店铺繁多,生活用火,燃烛照明,密度极大,且贫民住所皆竹篾[miè]木板作墙、茅草为顶的简易棚屋,火灾易发生,一旦失火,江风助威,蔓延快而难救。

和大多数历史建筑一样,黄鹤楼也多次毁于战火。明末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均使黄鹤楼遭到火患。

在临江而建的四周建筑群中,黄鹤楼还是最为高大的“高层建筑”,雷击起火也是引发火灾的一个原因。

黄鹤楼为何频频发生火灾?

现代黄鹤楼(资料图)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制结构为主,难以保存,黄鹤楼就是典型的木制楼宇。

古今往来,武汉作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黄鹤楼多次毁于战火,屡建屡毁。我们看到变化的是建筑,不变的是从古至今文化精神的传承。

作为一座浓缩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名楼,黄鹤楼具有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学历史价值,它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瑰宝,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是一座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对于古建筑的防火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意义非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黄鹤楼

[2]武汉消防.人民号网「消防时光机」毁于火灾的黄鹤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