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作者: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一段时间的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那么在处暑节气,我们应该如何调整生活以适应自然变化?什么样的养生方式更适合当前的季节特点?快来看看两江新区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常礼为您出的妙招吧!

“秋老虎”伴天气渐凉

处暑,意味着盛夏已经过去,天气开始凉爽。但在很多地方仍会有一段时间的余热。民间常把处暑后的炎热称为“秋老虎”。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但“秋老虎”毕竟与三伏天不同,早晚温度已不如盛夏时节那样高,呈现出日夜温差逐渐加大的趋势。尤其在雨后,更让人觉得凉爽宜人。但刚从盛夏过渡到秋凉,切记不能贪凉,以免伤阳。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避食寒凉 温养脾胃

中医认为,处暑时节应注意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百病乃生。”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脾胃养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注意饥饱适宜,切勿暴饮暴食;另一方面,在夏秋之交一定要避免过度食用寒凉瓜果。过度食用最容易伤损脾阳,导致脾阳下陷而成腹泻,兼会导致湿浊弥漫,苔见白厚或厚腻。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收敛暑气 平和情绪

进入处暑节气,我们要收神敛浮躁的心气,使之舒畅和顺,沉稳内敛,宽容平和。此时应避免发怒,静心养神。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暑热未消,春捂秋冻

处暑时正值初秋,此时暑热未消,因此添衣时可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不宜一下子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宜,可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秋冻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帮助收敛阳气,使暑气多多收敛;二是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高抗寒能力。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同时,不宜再贪凉而过度使用空调、电扇,以免寒邪外袭,诱发关节炎、肩周炎、痛风等慢性病发作。

此外,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容易在夏秋季节交替时发作,对正气较弱的老年人来说尤其需要注意。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养阴清热 润燥止渴

秋应于肺,天气变凉,肺气当令。肺喜凉而恶燥,当天气真正变凉后,可适当吃些养阴清热、润燥止渴之类的食物,比如芝麻、蜂蜜、银耳、百合、莲藕、荸荠、甘蔗、梨子等,都适合于养肺。

另外,肺的用味是“酸”,因为酸有收敛之功。若进入处暑时节,仍感觉心气浮躁,或心火上浮,或易于失眠、发脾气、烦躁,可适当用酸味以帮助收敛浮火。比如可适当吃些酸果、醋、柠檬、百香果等,以酸收敛阳气,勿使之上浮为患。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两江新区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可为您提供隔物灸、薰蒸、中药封包等中医特色项目,为您量身定制专属于您的处暑养生处方。如有需要,欢迎至我院一楼康复科门诊咨询、就诊,医护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

科室简介

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康复科拥有全自动电脑电动牵引床、微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蜡疗机、药物超声透入仪、中频治疗仪、起立床、四肢联动训练仪、肢体气压、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体外震动排痰机、吞咽功能治疗仪等康复治疗设备。

科室常年开展采用传统中医药、针灸、推拿、小针刀技术、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皮内针、艾灸、火罐、神经阻滞等方式结合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技术,对多种急、慢性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偏瘫、颅脑损伤、脑卒中等疾病有广泛临床疗效,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杨常礼 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针灸协会第三届针刀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重庆市骨内科学组委员等。擅长针对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疾患、神经压迫疾患、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所致的偏瘫、骨折后期关节障碍的康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疾患的康复、面瘫、偏头痛等。

如何应对“秋老虎”?看这篇就够了!

曾丽燕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针灸协会会员。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滑膜炎、腱鞘炎、面瘫、带状疱疹、偏瘫、骨质疏松、局部及全身减肥、神经及关节软骨修复、面部抗衰美容等的诊治,并对其他科常见疾病,如慢性胃肠炎、失眠、便秘、痛风、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症也有独特的见解。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健康传播,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