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浙理工校长陈文兴:自主培养的院士校长,国内顶尖材料科学大牛

作者:未名林教育笔记

浙江理工大学,虽然实力和名气都不如名字与它很接近的浙江工业大学,但作为一所由丝绸类学科发展而来的大学,其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浙理工的校长也是国内著名的纤维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

说起这位院士校长,与浙理工的渊源实在深厚。他年轻的时候曾求学于浙理工的前身——浙江丝绸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的校长,成为年轻人奋发向上的榜样。

期间,他一边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一边投身于他喜欢的纤维材料科学研究,屡次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为提高中国生丝质量整体水平,实现涤纶工业丝高效节能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浙理工自主培养的校长,一位学术研究和教学管理上均有很高建树的学者。

浙理工校长陈文兴:自主培养的院士校长,国内顶尖材料科学大牛

浙理工校长陈文兴

一生结缘浙理工

浙江绍兴是著名的文化之乡,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同时又以丝绸著称。1964年,陈文兴就出生在这里。

或许是受到当地浓郁的文化氤氲和发达的丝绸业的熏陶,陈文兴从小对丝绸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的时候,陈文兴选择了位于杭州的浙江丝绸工学院(今浙江理工大学),就读于学校丝绸工程系制丝专业。或许在那个时候,年少的陈文兴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会从此与这所学校和制丝工业结下深深的缘分。

当时的浙江丝绸工学院,是以丝绸工业、纺织工程为特色学科的大学,汇集了国内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多位名师和先进的研究设备,特色学科实力强大。考入大学那一年,陈文兴还未满16岁,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对认识未知世界的渴望,便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

浙理工校长陈文兴:自主培养的院士校长,国内顶尖材料科学大牛

原浙江丝绸工学院

在这里,陈文兴接连完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7年,他获得硕士学位后选择留校任教,成为学校机电工程系的一名助教。23岁的陈文兴,正是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时候,他一边教学,一边继续他喜欢的制丝工艺研究。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也慢慢发现自身的专业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渴望更大的平台,去学习,去提升自己。

1992年,表现突出的陈文兴获得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前往日本国立信州大学功能高分子学科进修。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先是前往浙江大学攻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后来又再次前往赴信州大学功能高分子学科访问,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生物机能专攻工学博士学位。

此时的陈文兴,成为理学、工学双料博士,已经是国内外纤维材料领域小有名气的专家,不仅顺理成章荣升母校的教授,还担任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先端纤维学科客座研究员、教授。

随后,浙江丝绸工学院升级为浙江理工大学,陈文兴又担任学校材料与纺织学院副院长、院长。直到2016年,他被任命为浙理工的校长,直到今天,他和母校的缘分还在继续。

浙理工校长陈文兴:自主培养的院士校长,国内顶尖材料科学大牛

浙江理工大学

纤维材料学术带头人

从15岁开始在大学读制丝专业至今,四十多年来,陈文兴一直致力于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蚕丝纤维高质量制备、涤纶工业丝高效节能制备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研究成果。

身为一名工程师,陈文兴的身上有着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严谨细致的态度。他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时,常常废寝忘食,为了解决一个难题而通宵达旦,对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即使在担任学校校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陈文兴还是喜欢待在实验室里,白天他需要处理公务,晚上也一定会抽时间到实验室和团队讨论项目,细致询问项目研究进程,然后参与到项目研究中去。

制丝工业是一门应用学科,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解决丝绸产业,乃至整个纺织行业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动纺织产业发展。为此,他曾只身乘坐火车跑遍了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国家缫丝厂,深入行业市场,了解企业有哪些痛点。了解到行业的需求后,陈文兴又把自己关进实验室,反复思考、测试。

浙理工校长陈文兴:自主培养的院士校长,国内顶尖材料科学大牛

陈文兴在实验室

陈文兴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提出的“蚕茧高温触蒸前处理技术”,成功解决了蚕茧制成生丝后总是会存在“疵点”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蚕丝的品质,他也因此斩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他并没有把这项技术据为己有,而是免费被全国上千家缫丝厂引进推广,成为制丝行业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因为在他看来,他的研究就是为国家、社会服务的,不应该成为某个人牟利的工具。

后来,陈文兴由发明了涤纶工业丝新型制备方法,这项成果使大陆在该领域跃升至国际领先地位。他四十年如一日,奋斗在纤维制备技术前沿,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30余项,继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之后,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陈文兴的研究,不仅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走向国际领先地位,也为他赢得了极大的荣誉。他不仅担任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也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在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集中肯定。

浙理工校长陈文兴:自主培养的院士校长,国内顶尖材料科学大牛

陈文兴当选中工院院士

成为北理工掌门人

陈文兴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很高建树,在培养学生和学校管理方面同样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认识。

早在他还是浙江丝绸工学院的教师时,他的课就受到学生的欢迎。他善于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指导他们选择和设计适合自己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在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又能够从专业角度出发,给予针对性建议,常常使学生茅塞顿开。

成为浙理工校长后,陈文兴又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他提出,浙理工要培养高素质的“三创”人才,培养具有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能力突出的创新、创意、创业人才。

浙理工校长陈文兴:自主培养的院士校长,国内顶尖材料科学大牛

陈文兴出席活动

陈文兴从自身成才经历出发,结合浙理工的专业、学科特色,实施了大量有效举措,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近些年来,在陈文兴的带领下,浙理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

一方面,浙理工加强基础研究,加快行业核心技术突破,共建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0余个,建立地方产业研究院10余个;另一方面,学校将学科团队前置到产业集聚区,聚焦技术难题,采用多元化人才评估机制,鼓励应用型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工厂车间”。

这些举措,都在推动浙理工向前发展。希望在未来,浙理工在陈文兴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不断进步,入选“双一流”,创建具有显著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