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作者:汉奎文化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前言

作为一名医者,没有潜心钻探医道,而是投身乱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预测中国未来的发展?

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统治者腐败无能,民不聊生,“万马齐喑究可哀”正是当时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蒙昧状态的真实写照。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更可怕的是,军阀混战,无人关心祖国安危,民族存亡,他们只知道烧杀抢夺。在此等混乱的背景下,中国也觉醒了大批有志的爱国青年,他们时刻准备为了民族存亡祖国复兴,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其中,晚清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名医,在国破山河之际,毅然决然弃医从文,写出唤醒国民思想的文章,书中做了这样一个大胆的预言,鲁迅先生对此评判为胡说八道,可没想到的是,这些预言竟在百年后都成为了现实。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他所说的预言都是什么?为什么鲁迅先生会给出这本书这样的评语呢?这些预言是否都真的实现了呢?

弃医从文唤醒国志

这位晚清时期的名医,名叫陆士谔,出生于一个医道世家,家中祖辈皆为医者,故在年轻时就已行医多年,在本地小有名气。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在当时上海医学界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也称他为神医。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为了不辜负家族的厚望,他每天十分用心地钻研医术,在继承父亲医术的同时,还不断扩充研学,为治疗更多的疑难杂症而努力。

中医界有一位大师级的医者,名为唐纯斋,医术十分高超,可凭借细致入微的手法准确地辨证,陆士谔的父亲听说后,便找到了唐纯斋,请求他可以收下陆士谔这个徒弟。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很快,陆士谔便成为了唐纯斋的年轻弟子,在唐纯斋的悉心教导下,陆士谔进步飞快,逐渐找到了中医的真谛。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小有所成的陆士谔便独自一人来到上海工作。

但是,陆士谔本意并不想成为一名医者,中医讲究的是传承,若他不接受,便是家族中的罪人,他更想成为的是一名文字工作者。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从小陆士谔便有了读书写字的好习惯,尽管每天工作很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也会在行医之后闲下来写一些文章,时间一长,便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

说干就干,第一篇小说很快便写出来了,陆士谔将它投稿给报社,没想到很快就顺利通过了,从此陆士谔便经常发布一些文章,收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一次偶然的机会,陆士谔像往常一样行医,有两位来看病的男士无意间读到了陆士谔的文章,觉得十分惊喜,邀请陆士谔到图书馆中工作,原来这两位先生是上海图书馆的老板。

陆士谔深知知音难觅,欣然同意。自此,属于陆士谔的文学生涯正式启程。而他也正式放下了自己的医术。

陆士谔以清初社会现实为背景,每天沉浸在文学创作的海洋中,发表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幻想之作竟成现实

在陆士谔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部作品备受争议,在当时已经成为文学巨匠的鲁迅先生更是对这本书发表了尖锐的看法:这本书中的内容就是在胡说八道。

陆士谔的这本《新中国》,对未来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述。《新中国》这三个字可谓是将对当时中国的不满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描写的《新中国》中,在当时是一个美好的憧憬。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书中主要描写了在百年之后中国的社会面貌,以书中主人公的第一视角来走进这美好的梦境中。

在梦里,主人公看到了上海的租界早已收回,法庭上的律师都是华人,谦和有礼的民众,彬彬有礼的国家公务人员,繁华的街道,洋房鳞次栉比,还有现代交通工具地铁等。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更加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书中竟然还讨论起了修建铁路的方法,有人认为铁路应当建在天上,就像是高架桥那样,还有人认为应当挖隧道在地下建地铁,经过种种讨论,政府决定将铁路建在地下,既不扰民又不占据很大的地上空间方便大家出行。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他还曾在书中写道,在百年之后,上海浦东将会举办万国博览会,而这些畅想,在2010年时便已经实现,上海真的在浦东举行了世博展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都来到中国上海来参展,同时,书中所写的建在地下的铁路竟也成为了现实。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鲁迅先生在看到这些对于新中国的描绘后,并没有表示赞赏,甚至还训斥这些都是子虚乌有胡说八道。

其实我们都可以表示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形势太严峻了,百姓民不聊生,侵略者烧杀抢夺,政府昏庸无道,在当时能不能活下去都成问题,又怎么敢来肖想这些呢?这些太美好了,好到以为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先进思想助力预言终成现实

在民不聊生的旧中国,为什么陆士谔可以“做出”这个在当时简直不可能的梦呢?为什么可以预言到百年之后的万国博览会?

在当时陆士谔的弟妹等亲属都是当时具有进步思想团体的成员,例如同盟会、南社。很早就有读到《共产党宣言》,所以他认为必定会有一个新的团体建立起一个“新的中国”。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在当时受到鲁迅先生言论的影响,不少人在看过《新中国》后都毁坏了此书,所以至今只有一本原版且保存在上海图书馆中。

在《新中国》发表的几年后,可以说鲁迅先生自己啪啪打脸,在他阅读了一些西方文章后再次拜读了《新中国》,竟发现二者有共通之处,再结合当时的新青年思想,不由觉得未来或许真的可以实现这一构想。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于是,鲁迅先生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封道歉信,并大力推荐陆士谔的文章。可见在当时的中国,陆士谔的思想确实是遥遥领先的。

陆士谔虽然从没有出过国,但对于国外的了解还是很多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建于1860年的英国伦敦,陆士谔的此篇小说写于1910年,在当时,已经有很多国家已经开通了地铁。

陆士谔行医期间遇到外国病人并不稀奇,尤其是在上海租界。在陆士谔的眼中,一个国家想要发达起来,必定要先建地铁。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并且当时上海商人徐荣村带着“荣记湖丝”也参加了伦敦的万国博览会,也有获得奖项。

书中的种种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属实是不敢想象,当然更多的,是陆士谔对于大陆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祖国强大起来的憧憬。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结语

陆先生为当时1910年中国人树立了理想与目标。在国家最绝望的时候,理想中国最重要,指引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理想新中国而奋斗。

如今之中国是历代仁人志士奋斗之结果,也必将继续其奋斗精神,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危难时刻无数仁人志士不分阶层、不分文化、不分种族,只为民族存亡而奋斗的一群人,是国民的英雄。

可以说,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预言家,不过都是如陆先生一样结合当时先进思想以及现实生活来预演出来的结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