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

作者:盖迩说

文|盖迩说

编辑|盖迩说

点关注不迷路,点点“关注”。以后会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文章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

1914 年 6月,玛丽·洛朗桑告知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她即将要嫁给一个德国贵族。

6月22 日,5 点一刻,在巴黎 16 区市政厅,玛丽·洛朗桑嫁给了德国贵族奥托·冯·瓦特根(Ottovon Watjen),随后去往兰德斯和巴斯克地区度蜜月。

战争开始,他们选择在西班牙避难并前往马德里。

而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在这时则加入了法国的部队。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

战争结束后的沉淀与思考

在战乱的 1915 年,她面临着成为德国人的艰难抉择,而玛丽·洛朗桑只是想尽快回到巴黎。

但后来得知德国的情况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而是政治动荡,盟军占领了鲁尔和莱茵尼。

然而,最明智的选择是,他们应该先在位于塞尔沃泰格 53 号赫尔曼哈勒的住所里等待两周,以获得他们去瓦尔德斯的有效签证。

最后,玛丽·洛朗桑与丈夫奥托·冯·瓦特根,在马拉加和西班牙马德里短住。

1916 年,她在巴塞罗那居住。

1918 年,玛丽·洛朗桑与丈夫回到马德里。

同年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因感染流感于 11月 9日不治身亡。

1919 年,启程途经热内亚、意大利、瑞士,最终到达目的地德国。

1920 年,她回德国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在居住在丈夫家的这段时间里,玛丽·洛朗桑很忧郁、消沉。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

当年三月是在巴黎格鲁特家里度过的。

她的财产已经在战争中被没收。

在1921 年4月15日,她重新获得法国国籍时,在西班牙和德国呆了七年后的她重回巴黎。

居住在香榭丽舍大街附近的一个小公寓里,这是一个可爱的(由安德烈·格罗装饰的)小地方。

经过了七载可怕的避难岁月,所有的萎靡不振、等待与希望你可以想象,当火车驶向边境时,她醉心于自由和欢乐,你几乎惊讶地看到她在走廊上跳舞。

她爱法国,这是一个如此美丽的国家,马里波尼,罗丹,德布西! 她的心在砰砰直跳!风景让她忆起了柯罗,库尔贝,莫奈。

不是一座小山,也不是一座山丘,她喜悦、奔跑、旋转,在这二十世纪的艺术之都她将成为,伊菲埃夫鲁口中的:“全巴黎的宠儿”。

同年,玛丽·洛朗桑举行了首次大型的个人画展。

绘画作品在保罗·罗森伯格所经营的画廊中展出。

她于 1921 年 7 月 25 迪塞尔多夫法院裁定离婚,并且放弃任何赔养费。

这是玛丽的一个慷慨的姿态,她婚姻的种种不幸最终还是优雅的。

罗杰·阿拉德(Roger Allard)在《新法语杂志》首次发表了关于玛丽·洛朗桑的专题报道。

1922 年,伽利玛出版社出版了诗集《玛丽·洛朗桑的扇子》,其中收集了 12 首献给玛丽·洛朗桑的诗。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

同年,玛丽·洛朗桑的健康出现问题。

新骑士阿尔芒·楼望嘎哈(Armand Lowengard)出现在其身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颇沛流离的避难中,她的创作的激情仿佛也被战争流放了。

但此时是时候回来了。

之后的玛丽·洛朗桑一改饱含新鲜的感蓝色时期和昔日明快的粉红色时期的特点。

不再单纯执着于的色彩的绚丽,而将这些美丽的肖像画成了苍白的色调,从而更加深入的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普莱特概括玛丽·洛朗桑的画作:“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将永远是二十世纪女性的一面令人敬佩的镜子。

”玛丽·洛朗桑的成功总是归功于她诱人又迷人的色彩感和她肖像画中从灵魂深层唤起力量。

但我跟认为,这一时期玛丽·洛朗桑能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的是流转于她画作中的一种谜一样微妙的忧郁。

而这一抹笼罩在画作之上与模特眉眼之间的忧郁阴影,总是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1923 年,玛丽·洛朗桑辗转到了位于巴黎约瑟玛丽亚-埃雷迪亚街(rue Jos-Maria-de-Heredia)的住所居住。

她色调温和而具有独特女性魅力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一名知名的肖像画家。

上流社会很欣赏她的画作,就连时尚界名人可可 ·香奈儿(Gabrielle Bonheur Chanel1883-1971)女士都邀请玛丽·洛朗桑为她画肖像画。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

1924 年,玛丽·洛朗桑在蒙特卡罗卡尼尔大厅获得了成功。

作为设计师,为在香谢丽舍剧院演出的由弗朗西斯·普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乐的舞台剧《北鹿》设计舞台服饰,同样也获得了成功。

在这之后“北鹿”也成为玛丽·洛朗桑的代称,形容她如雌鹿一般温婉灵动而又富有魅力。

之后玛丽·洛朗桑在巴黎和伦敦再次举办画展。

1925 年,玛丽洛朗桑在巴黎和德国举办画展1926 年,玛丽·洛朗桑为很多书籍画过插画,画过海报,也创作了很多石版画。

这时候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会阻挡她越来越受欢迎。

1927 年玛丽搬到巴黎沃日拉尔路(rue deVaugirard)116 号居住丽洛朗桑作为设计师,为由乔治·奥里克和亨利·索格(Georges Auricet d’HenriSauguet)配乐的舞台剧《玫瑰花从》和《珍妮的扇子》设计舞台背景服饰。

她对于颜色的把握在服装设计与舞台设计上得到极大的发挥。

个人风格也越发成熟。

1929 年,在著名的保罗·罗森伯格的画廊中举办了个人展。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

1931 年,在纽约举办画展,同年,为豪华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进行插画绘画设计。

1932 年至1935 年间玛丽·洛朗桑在伦敦连续举办了 两次画展,并且需要预留位置。

1936 年,又一次在巴黎和伦敦举办了画展。

1937 年,在巴黎、伦敦和纽约举办的画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40 年,由于外省的战争,玛丽·洛朗桑回到了巴黎居住。

为在巴黎戏剧院上演的舞台剧《夏日的一天》 设计服饰,这部剧奠定了芭蕾舞新星让·贝比利(Jean Babilee)的成功。

1943年,为由音乐家亨利·索盖配乐,罗兰·佩蒂(Roland Petit 1924-2011)和珍妮·沙拉主演的芭蕾舞剧《保罗和薇吉妮》 里两位主演设计演出服饰。

1945 年,作为布景及服饰的设计师,为罗兰·佩蒂的芭蕾舞剧《草地上的午餐》设计。

1946 年,在纽约举办画展。

并且受邀为蒙特卡洛歌剧院的芭蕾舞剧设计背景装饰1952 年,在巴黎举办了两次画展,其中一次是在保罗·贝迪戴斯画廊(a Galerie Paul Petrides)

她曾是遭人冷落的私生女,凭一己之力闪耀立体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