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楼梦外传.1

作者:祝福圆满平稳幸福通达

话说自从薛宝钗来到贾府后,林黛玉常听到丫鬟老妈子们夸赞薛姑娘如何如何的讨人喜欢,心里多少不太自在。于是她找到了老祖宗要学习武艺强壮身体。老祖宗虽心疼怕她吃苦,但也不想被那薛家姑娘把自己的外孙女比下去,便同意帮着找师傅来教她。终于在遍访名山后找到了一个条件合适且愿意来教的知根底的女道长前来教授。于是老祖宗亲自让人收拾屋子,在自己住的旁边让女道长安顿下来,方便教授和指导黛玉学习各种的武艺。那宝玉本也在老祖宗跟前住着,便也要一块儿学,老祖宗便让女道长也一块教了。且这事不得向外声张。

女道长见黛玉身子底子太弱,便开了药方让她去服用,又用汤药让她泡澡以改变体质并加强根骨。大约半年的时间黛玉的气色便是人见人夸了,女道长这才开始教授其基本功和技法。每日练完,还要帮着女道长料理田地,浇水除草,或抄写道家经文,甚至担水做饭,打扫灰尘等。至于宝玉则除了练马步,提石墩之外,还要做些打扫庭院,劈柴搬砖的体力的活计。

随着年岁增长,女道长会向俩人讲些社会上的趣味风俗和外面的人情冷暖的故事听。两人的眼界慢慢打开,渐渐知道了一个更广阔地外面世界。

为了锻炼两人的社会适应力,女道长会让两人将自己酿制的百花蜜和米酒拿到集市上去卖,卖得好价钱便有奖励。其实贾母给了女道长丰厚的供俸,女道长平时也并不缺银子使,但这种富贵人家不见外面的生计不易都会滋生出骄傲和目空一切的自大又自以为是的毛病,这样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如果不适应社会,学一身本事的意义不大,可能还会起到相反作用。因此让两人多接触真实的生活百态,从心理上不再脆弱敏感,就不会因小事而常郁郁不乐,凡事才能更豁达也更通透。

待两人在长大了些,女道长开始教授两人奇门八卦,望诊号脉,八字看相等知识,并让黛玉穿成男装与宝玉到集市上摆摊练习。再大些,女道长将炼制好的丹药让两人拿到集市上售卖。最后女道长教会了两人如何成功炼制药丸。而在社会上立足的第一要务是有金钱傍身。于是女道长从黛玉十岁起便要求两人开始学会积攒财富,并要求两人每年要用所学的挣到一万两银子。于是两人小小年纪开始把月钱攒下,并且不要的首饰,服饰,古玩,字画也学着到集市上让人鉴定出价然后变成银子。黛玉会隔三岔五让厨娘做上几提糕点和拿手好菜拿到高档的饭店去兜售,称是主家过生日吃不完赏赐的,不忍吃了便换成银两做生活用。而宝玉会让小厮们没事编些鸟笼,罩上丝绸去卖高价钱。再或者让下人们养些名贵的花拿到集市上去。年岁稍长后,两人装扮之后便到集市上摆摊卖字画,号脉望诊或八字看相。再或者拿着跟师傅学着炼制的丹药去售卖。如此每年从一万两银子到十万几十万两银子便逐年攒了下来,到十五六岁时,两人已沿街有了自己的铺面各七八间,手上攒下的银票也有百万两有余。这期间两人的功夫也越练越纯熟了,相互对招常常不分上下。

到两人都过了十五六岁的年纪,女道长请老祖宗作主给两人完婚,以便传授两人新的功法。老祖宗虽然一向就是这个主意,但在王夫人那和薛家那要看着更自然些才好。正想着该如何办时,女道长说要回山上给她的师傅祝寿,要带上宝玉和黛玉一同去祝贺。老祖宗乐得他们出去走走,见见世面便答应了。

宝玉黛玉同女道长同行回到了山门。山门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都是给老道长祝寿道喜的。为了庆祝各徒孙辈需同台较技,或文比,或武比,胜出者有重赏。在众弟子辈中,黛玉本就涉阅广泛,又加女道长提点,因此竟获得了文比的第一,宝玉也拿了文比的第二。而武比中弟子辈能人倍出,而有奇招,但好在贾府财资雄厚,宝玉黛玉的体质楞是让女道长用药汤泡澡泡得铜筋铁骨,特能硬抗,又奇门遁甲能实际操练,而宝玉额外还有通灵宝玉加持护体,因此竟让他站到了最后,拿了武比第一,黛玉则堪堪拿了武比第二。这下宝玉和黛玉在宗门里名声鹊起,不仅得到了本门的秘籍功法,还得到了老道长的养护秘方和其本人的练功心法及奇门遁甲的应用技巧等。本来文比武比第一要接受本门的传承,但宝玉黛玉一则尚年纪轻,不像其他人大多二三十岁了,二者是世家望族的传人,又是俗家弟子,所以并不勉强二人,由文比,武比的第三名接受了宗门的传承。做为弥补,将宝玉黛玉奉为了宗门客卿长老,享受着宗门的终身供奉。虽然不多,每月几千银两的银子,但每月都会准时让人送到府上。只是宗门若有需要两人须立即回来支持帮衬。宝玉黛玉带着客卿长老的第一笔供奉回贾府去了,女道长也一同返回,继续教导教授二人仍是她的职责。在看到宝玉黛玉的客卿长老的身份牌后,老祖宗更有了向贾府上下宣布二人婚事的底气,贾府其他人也都只好默不作声,默认了这桩婚事。

于是老祖宗亲自布置安排,挑选吉日给宝玉黛玉二人在贾府完成了婚事。贵妃娘娘元春得知也派人送来了贺礼,这更让人完全没有了异议。而宗门也派出了代表送来贺礼表示祝贺。贾府上下看到宗门的贺礼越发不敢小瞧了二人,哪里还有反对的心思,连薛家母子三人也备厚礼专程前来祝贺,并告知贾府已在外寻得住处即日便举家搬出去住了。那宝玉黛玉二人的舅舅王子腾也派人送来了贺礼,老祖宗高兴地喜笑颜开,而王夫人也因此感到面上有光并轻松许多。

宝玉黛玉完婚后,两人进宫去拜见贵妃娘娘。贵妃娘娘正随宫里招待接见一组外国使臣,宝玉黛玉经同意后一同前往。在招待这些外国使臣中,有一武将能文能武很是炫耀了一番,贵妃娘娘便派宝玉黛玉二人以国舅的身份与对方友好交流了一番。宝玉黛玉也没有过多客气,刚露了两手,对方便知道遇到了行家里手,一番切磋之后为保全颜面便拜服了二人,其他也有要跃跃一试的,宝玉黛玉都联手令其一一拜服。宫中大悦,大摆晏席,主宾尽欢之后,宫中重重奖赏了二人,封宝玉为定西侯,封黛玉为一品诰命,并给了宝玉一个礼部的带薪闲职(无事可以不上朝),又重赏了二人许多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等。

宝玉黛玉回到贾府里,挑了些礼物送给了贵妃娘娘及贾母,又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及贾琏王熙凤夫妇。其余对贾府姊妹等也赠送了礼品。接着有朝中大臣接二连三晏请宝玉黛玉以示庆贺。虽黛玉是一介女眷,但她是宗门的文比第一,且也是宗门客卿长老,而且与外使切磋交流时他二人是同行,因此众人也不单拿女眷看她,也同宗门客卿长老对待。不过为了方便起见,黛玉用了贴脸的面具戴上,这样大家便自在些,也不算逾矩越礼。

一番热闹后,宝玉黛玉正式接管了大观园。现将大观园内所有多余的陈设包括古玩字画家具装饰统统收起来放入仓库,下人老妈子统统去种粮养蚕,养鸡养鱼,织布绣锦,种瓜摘菜等。园子里的清洁卫生及杂草等由丫鬟们去负责。每人手里的伙计不管数目多少,年底只按增加了多少数做考核。对厨房里要求,所有下人统一标准统一时点统一地点就餐,所有的服装统一颜色统一样式统一材质进行规范。只这两块就省下了许多的成本和开销。对于二十年以上的管家都放回家中带俸养老,对十年至二十年的管家一律发一笔遣散费放回,对五到十年内的管家予以留用,对五年内的管家重新进行规范。对于下人老妈子们除了奶妈和贴身丫鬟,留用养老,其余干满十年的一律不用,另从外面招新人使用。如此整个园子的陈腐之气为之一新,规矩也被当回事了。遣散之人一律不得再次被使用。防止了许多弊端的沉积。

另在大观园中设了稻香村糕点坊和稻香村仿膳坊,定期向贵妃娘娘提供新鲜糕点和菜品。并设有锦衣坊定期向贵妃娘娘提供绸缎和绣品。又设了酱坊,专门为贾府日常的各式菜品提供各种酱料,防止了因一菜一酱料而造成的大量浪费和各种消耗。而这种酱料的简约版会投入到市面进行销售,一方面成本相对低,价格合适,适宜一般大众重复消费。这种酱料很快盛行开,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另外还设有香料包坊,包括随身携带的香囊,放在衣柜的香包,还有做炖菜用的香料包。这也是日常生活使用较多的消耗品,因此除了贾府内部使用外,也有简略版投入市面销售,这一块也为大观园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而能成为大观园支柱收益的一是在大观园里的山脚下养了一大群牛,一方面提供新鲜牛奶和奶制品,一方面提供鲜牛肉,二是在大观园的荷花池里养了大量的菱角,荸荠和珍珠蚌,及其它适量的水产,包括鱼,虾,螃蟹,莲藕和莲子,这些水产品在冬天销量很好,价钱也很高。为此大观园除了种植大量的粮食和瓜果菜蔬外,还种植了大量的大豆来作为饲料用。这些收益为大观园带来了年收入千万银两的收益。这些收益的一半会存起来,十分之一会以红包的形式在逢年过节时发放给贾府的人。两百万银两留做日常的周转用,两百万银两用做新的投资上,比如用在买新的铺面或田产上。

经过一番新的规划和调整后,整个贾府的花销少了,收益多了,陈腐之气少了,新鲜活泼的气息多了,忙着做事的人多,闲着算计的人少了,规矩少了,但好使了。贾府上下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来。

宝玉和黛玉在贾府内设了钱庄,将贾府上下存进来的钱再放贷出去。为了确保钱庄能按时支付贾府的人的利息,钱庄的钱必须投到赚的快回报高的生意上,于是宝玉和黛玉又在街面上开了一家珠宝首饰店和酒楼,另又开了一家典当铺。这三个铺面收益高且稳定,能保障付给贾府内的人的存款利息。

至此贾府人人都有目标,有盼头,也有收益,人与人之间更单纯,也更和谐,整个贾府呈现一派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