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大博导、科学家刘颖走进新京报小记者课堂,现场提取香蕉DNA

作者:Beiqing.com

“昨晚开始,他一直在做DNA实验对着老师的视频重新一遍一遍地做。”8月11日,一名小记者家长向新京报小记者项目组反馈了孩子晚上的表现。家长口中的DNA实验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科学家刘颖现场演示的提取香蕉DNA实验。

8月10日下午,刘颖走进新京报小记者课堂,和小记者们分享了生命科学的神奇,并以自己投身科研的经历为例,鼓励小记者们要永葆好奇心、学会坚持。

北大博导、科学家刘颖走进新京报小记者课堂,现场提取香蕉DNA

刘颖现场为小记者们介绍生命科学相关知识。新京报实习生 张湘涓/摄

从细胞开始的分享,现场小实验引发全场关注

“你们知不知道细胞?”“这两张图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活动一开始,刘颖提出的两个小问题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从细胞开始,刘颖向小记者们分享了细胞核里的DNA和染色体,“DNA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物质。DNA是一个英文简写,它的中文名字叫脱氧核糖核酸,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储存遗传信息。”接着,她又分享了基因、遗传、碱基、基因突变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刚才老师讲了很多关于DNA的故事,那这么神奇的DNA,大家有没有见过?它到底长什么样?”面对刘颖的提问,有的小记者说道,“DNA很小很小,比细胞还小,我们是看不到的。”刘颖笑着回答,如果是很小的东西,但提取出来聚集在一起变得很大的时候,也是可以看到的,“比如说一粒沙子,把它堆成沙堡就能看到了。对不对?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用肉眼看看DNA到底长什么样子。”

北大博导、科学家刘颖走进新京报小记者课堂,现场提取香蕉DNA

刘颖现场演示提取香蕉DNA。新京报实习生 张湘涓/摄

半根香蕉、一点清洗剂、一瓶冰镇的医用酒精、一瓶水、一点食用盐、一个袋子、一块纱布、一根玻璃棒、一个烧杯……刘颖从随身带的双肩包里将这些物品依次摆放在桌上,就开始了操作。为什么要把香蕉放进袋子里捏碎?为什么要加入清洗剂?为什么要用纱布过滤?倒入酒精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刘颖一边操作,一边向小记者们解释。

坐在椅子上,小记者们认真观察着实验步骤,有的小记者拿出手机和平板记录下整个过程,有的小记者则大胆提问,“家里没有纱布,用丝袜行不行?”“用捞小鱼的纱网行不行?”不管问题再简单,刘颖都一一认真回答。

北大博导、科学家刘颖走进新京报小记者课堂,现场提取香蕉DNA

刘颖向小记者们展示提取出来的香蕉DNA。新京报实习生 张湘涓/摄

伴随着实验步骤结束,刘颖手中的玻璃棒不断搅拌着烧杯中的浑浊液体,上层酒精液体中慢慢出现了很多絮状物。“大家看,这些丝一样的絮状物,就是我们刚刚提取出来的DNA。”刘颖拿着烧杯走到小记者们中间,让每个小记者都能观察到DNA的样子。

“这些小实验做起来都非常简单,有时候在家里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刘颖告诉小记者,用简单的方法就能提取神奇的DNA,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分享求学经历,鼓励小记者们永远保持好奇心、学会坚持

29岁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博导、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科学探索奖”的首届获奖者之一……众多身份无不显示着科学家刘颖的“学霸”属性。

对于自己如何成为科学家,刘颖表示,好奇心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对大自然、对人体到底发生了什么特别好奇,才会想着去研究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我觉得好奇心也是驱动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北大博导、科学家刘颖走进新京报小记者课堂,现场提取香蕉DNA

在课堂上,小记者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新京报实习生 张湘涓/摄

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然后落下来?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的?刘颖告诉小记者们,自己小时候对这些现象都十分好奇,“小时候我还经常会蹲在路边观察蚂蚁在干什么,有时还会滴一滴水、放一些食物给它们,观察它们的反应。”刘颖表示,希望小记者们能保持好奇心,只有把好奇心保持下去,等长大了才会想要研究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同时,刘颖还分享了自己选择生命科学作为研究方向的原因,“上中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带着我做了提取香蕉DNA的实验,我当时就觉得特别神奇、特别震惊,因为在我心中DNA是一个很高大上、很神奇的东西,但是我第一次自己动手提取到了DNA,而且我亲眼看到了它。”彼时的刘颖觉得十分神奇,对细胞内部、对人体发生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最后走上了生命科学研究的道路。

“这些年做科研,我觉得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很多时候不是有了希望我们才去坚持,而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刘颖以自己在美国求学时做科研实验为例说到,很多时候做科研实验到半夜,但发现实验结果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自己也会觉得失败、失落,但另一方面会想到,“这一天时间也没有白费,我早一点知道实验结果不是预期的样子,就早一点知道这个结果不对,也许就能早一点找到对的路。”

在互动环节,新京报小记者王钰嘉举手提问刘颖是否在科研中遇到过低谷。刘颖表示,自己在读博士的时候,头两年很不顺利,整整两年课题一直都跟预想的结果不一样,“我不停地换了五六个课题,但是怎么做都不对,怎么做都和原本设想的结果不一样。一方面怕自己没有办法毕业,一方面又希望早一点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然后那段时间就比较低谷。”

在刘颖看来,扛过低谷最重要的是坚持,她寄语小记者们,希望大家不管今后做什么,坚持下来是非常重要的。

北大博导、科学家刘颖走进新京报小记者课堂,现场提取香蕉DNA

刘颖和新京报小记者们一起合影。新京报实习生 张湘涓/摄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巫慧 校对 赵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