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小冰公司:有“情商”的数字员工,如何为企业赋能?|2048Talk

作者: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2014年,微软诞生了一对人工智能姐妹花——小冰和小娜(Cortana)。小娜活跃在Windows系统中,成为了用户的个人智能助理,而小冰则是第一个以培养“情商”为目标的人工智能系统,主打情感类交流。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设走向了不同的未来。今年6月,微软宣布将于年底结束对Windows版小娜语音助手的支持,小娜正式毕业了。而从微软离开的小冰,则在“情商”的不断升级中寻找发展的可能性。

6月20日,《2048Talk》与小冰公司销售总监刘德宇展开了一场对话,以下为内容精选,完整内容欢迎大家到视频号:销售与市场,观看回放。

对话小冰公司:有“情商”的数字员工,如何为企业赋能?|2048Talk

——||01||——

关注数字人的内核与价值

2048Talk:

您认为数字人行业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刘德宇:我认为数字人到今天为止,它的发展刚刚起步。现在市面上大家更多关注数字人的形象和声音,实际上,我们更要关注数字人的内核和对社会、对企业带来的价值。数字员工作为数字人定义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在视频制作、交互、直播领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方向。

2048Talk:

小冰数字员工的制作过程分为几步?

刘德宇:目前整个生成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形象和声音的采集。依托于一部手机,在灯光、绿幕、化妆、美颜等配合下,员工录制2-3分钟的视频形象,再用8-10分钟念10段文本进行声音采样,然后将素材提交到系统。

第二步是模型训练的过程。利用后台算法,通过拍摄的视频,将人的形象和声音进行复刻建模,形象建模需要12个小时,声音建模大概半个小时,然后将形象模型和声音模型上传到小冰的视频制作平台中。

第三步就是使用。只要提交一段文字,就能自动生成视频,这个效率比大概是1:3,即1分钟视频3分钟生成。当然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利用SAAS平台进行调整,包括背景、图片、读音纠正等。整个过程完全是自助式,非常简单。

2048Talk:

数字员工生成过程的简化,暗含了数字人内核的发展,您认为推动数字人内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刘德宇: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是科技的迭代和发展。小冰一直在走技术迭代的路线,一方面不断追求新的技术突破,带来新业务场景;另一方面不断寻找成本下降的途径,下降到一个普通企业或者普通人可以消费的范畴。这两条路一条是发展,一条是降本。

第二是市场的推动力。当小冰还在微软的时候,我们不会考虑从GPU下降到CPU这个事情。而现在,市场的推动力让我们去降本,去提效,去快跑跟上国内国外的科研步伐。

未来数字人的发展,不止依托于技术,也与市场教育有关。目前市场上声量驳杂,对数字人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导致质低价廉的数字人逐渐泛滥,甚至开始绞杀优质且平价的产品,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小冰目前在营销领域的难点所在。

2048Talk:

我们再将目光放在价值上,您认为数字员工能够为社会和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刘德宇:面向社会来说,我们近期对中小企业开启了数字员工的“0元定制”计划,提供了1万个免费名额,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的服务,助力企业向数智化时代迈进。虽然我们在这次交易中并没有赚到钱,但我们在不断增加市场的信任度与活跃度,提升良币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来说,目前数字员工主要应用在直播、交互、视频制作三个领域,具有以下四种价值:

●快速布局直播业务。这类口播型数字员工,最直观的价值体现在出海直播中。对于在做出海业务的企业,可以利用数字人没有语言障碍、没有负面情绪等特点,快速布局直播业务。

●更自然的交互。这类交互型数字员工适用于迎宾、问题解答、官网客服等岗位,可以与消费者通过最自然的对话形式进行交互。我认为这是未来最大的趋势。

●发布统一规范的内容。这类传播型数字员工适用于金融、保险行业等,通过企业统一出具的产品介绍,数字人可以快速制作视频,并规范使用相关素材内容,帮助销售人员在讲述产品、对外传播中,做到不过度宣传,打造专业的形象。

●提高工作效率。这类数字员工在视频制作中的效果更为显著。以销售人员为例,他们在工作之余,才会利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为客户展示相关产品。而数字分身则能在他们工作时自动生成视频,为销售人员补齐短板,更有效运营社交平台,这也是数字员工的最大价值——“并发”。

对话小冰公司:有“情商”的数字员工,如何为企业赋能?|2048Talk

——||02||——

并发,为了让“你”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事

2048Talk:

您提到的“并发”具体指什么?

刘德宇:简单来说,数字员工更像是数字分身,一个人变成无数个人,数字分身可以同时做各种事情,让本人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事情。

比如,我们今年和刘建宏老师进行合作,世界杯期间他一直在做直播,在直播结束后还会接受媒体采访,也会出一些观点类、点评类视频。但每天球赛结束已经是凌晨三点,再进行视频补录会消耗大量时间。通过数字员工,刘建宏老师只需要提供录音或文字,就可以快速制作出视频,而他本人就可以留出时间接受采访,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这也是数字员工帮助企业进行实际经营转化的方向之一。

2048Talk:

除了降本增效,数字员工还能够达到怎样的经营转化?

刘德宇:一个是创造场景。小冰和杭州万事利合作打造了拥有超级算力的AI设计师“西湖一号”,帮助万事利去设计丝巾。“西湖一号”最大价值就是高产,它可以根据要求在很短时间内设计出1000个图案,然后人工进行选择和调整,这样人工做20%,机器做80%进行搭配,甚至能将设计周期从一周压缩到一天。

另一个是解决问题。万科内部有一个催缴催收系统,会定期发通知邮件给相关的责任人,但人有一个惯性,就是当收到计算机系统发的通知性邮件时,会习惯性的认为这件事重要但不紧急。所以小冰研发了“崔筱盼”成为万科财务部的一员,专管催办预付应收逾期单据。她会在邮件中,用相对比较严厉的语气进行催收,让人不自觉的将这件事情列为第一优先级,可以说是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催缴率高达91.44%。

2048Talk:

小冰和万科合作的“崔筱盼”,在行业中有没有新的反馈?

刘德宇:当然,很多企业看到崔筱盼的成功,也想要打造一个同款。

但是这些企业没有意识到,万科本身的IT实力极强,催缴催收系统底层打造得非常好,在这个基础上,崔筱盼作为大模型,提供了语言加持的能力,语言汇总的能力,但实际上背后的数据支撑来源于万科本身。所以,这些客户虽然有诉求,但并不具备这个基础,也就无法打造同款。

2048Talk:

在数字员工的定制过程中,小冰合作的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有何异同?

刘德宇:在需求上,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定制匹配的数字员工形象。比如,红杉资本的“Hong”是一个具有现代感、科技感的女孩,正符合“投资是一场勇敢者的冒险”的企业形象;招商局集团的招小影,定位是每一位员工的秘书,所以是温文尔雅又精明干练的形象。

而对于数字人的权限,企业们都进行了严格管理,尤其是对于数字员工的输出部分,都采用了统一的文案,保护公司的品牌形象。

特别是,企业同样注重数字员工的自然度,追求高仿真与自然交互。

——||03||——

充值情商,第一步就是理解人类

2048Talk:

还有哪些因素可以让数字员工更加“自然”?

刘德宇:其实,小冰在刚开始做人工智能的时候就关注到了“情商”,我们认为有了情商,人工智能才会有灵魂,才能让数字人更加自然。

技术层面来看,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要理解人讲话中所带的情感。无论喜怒哀乐,数字人要会感同身受,要理解语境和情感,才会产生贴合的交互。在这个过程中,数字人的情感就发展成为它的性格特点,也就是灵魂。毕竟,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另一方面就是自然语言处理,简单说就是数字人怎么去表达。比如我向数字人表达出忧伤的情绪,数字人会回答“你遇到什么事情了,可以跟我聊一聊”,或者是以幽默的方式处理,但是数字人一定带着情感进行表达。而这种情感,体现在数字人的外在形象中,变成了眨眼、皱眉等表情。

所以,“情商”的核心是有趣的灵魂,而灵魂的表现方式是对自然语言的处理和理解。

2048Talk:

有了“情商”的数字员工,有哪些商业想象力?

刘德宇:以客服这个职业举个例子。

我们的某位客户定制了三类客服:第一类是解决问题型,目标是与客户进行商量,尽快解决问题;第二类是知心大姐型,会和客户进行聊天,调节客户的情绪,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好言相待;第三类是发泄型,当遇到为了发泄而表达情绪的客户时,这类客服就会怼回去。

所以情商很有意思,情商可以帮助数字员工感受情绪、挖掘喜好、引导聊天等,也可以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不同的价值。

2048Talk:

这些数字员工既有能力又有情商,会不会有很多人担心被“抢饭碗”?

刘德宇:人工智能威胁论从一开始就存在,但人工智能所掌握的知识是人类赋予的,它并不能凭空捏造。今天,人工智能做的工作都是具体而微、重复性较高、技术含量不高的。

现在数字员工的最大作用是“并发”,是解放,是提升生产效率,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大家不必过多担心。

所以,数字员工不仅仅是一个能够进行对话的机器。对社会而言,数字员工是迈向数智化时代的途径;对企业而言,数字员工是降本增效的利器;对打工人而言,数字员工是互相协作的同事。当数字员工集成了EQ和IQ,不同岗位的数字员工也会展示不同的情感与性格,或许未来“混合型”人机团队会成为一种新型工作方式。

责任编辑:李丁 | 责任校对:杨晓 | 审核:张旭 | 美编:丁然

对话小冰公司:有“情商”的数字员工,如何为企业赋能?|2048Talk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