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子建原创:印厂走访随笔(博文视点)

印厂走访随笔 张子建

花了两个半天的工作时间走访印厂,总要对领导有个交待,总结是一定要写的。不过真不知道这个报告该怎么写。拖了几天,才动笔,当我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只能开始回忆了。不过回想起来,这次的走访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当我开始回忆的时候心里便有了少许的激动,缘由是那些地方能将一摞摞的白纸做成书的样子,这对于整天和书打交道却只有在书本中见到过这些流程的人来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的。假如这些书又是你编辑或者是设计的,当你看到它们是如何通过那么一套流程变成了你的作品,你会不觉得激动吗?

当然会激动,尤其是用孩童般的心去感受这一切的时候。当然这不是这里应该讲述的重点,所以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会省略很多细节,只说我们在印装厂参观的情景。

这次参观我们正好是走了一个反向流程,先去的河北三河装订厂,然后去了通县的工艺厂,最后去的是国营科学院印刷厂。

三河很远,开车要1.5个小时,去一趟确实很累人。社里为什么要选这么远的装订厂呢?开始的时候我有这个疑问,后来才了解到缘由:三河是装订之乡,大大小小装订厂有几百家,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劳动力成本相对北京要低得多,装订价格也就低些!所以很多出版社选择了这里,这个产业就是在这样的特定的环境和需求中形成的。那天我们去的两家装订厂和社里都有多年的合作关系,而且设备在三河来说也是比较好的。虽然这两家厂子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偶尔也能看见一些手工的痕迹。这也就是代表了目前私营装订厂的水平:半自动化(稍后走访的国营印刷厂,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在三河装订厂的车间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堆在地上一摞摞的已经印刷好的纸张,那些正是书籍的内页,一张纸就是一个印张。在折纸机上要将每一印张的纸折成16个页码的一页的大小,也就是摺页(将印刷完成的纸页,依照页码顺序,摺叠成书叠的作业)。当一本书的所有印张都折叠好,就可以将这些印张送到配页机上,依页码先后作顺序排列,机器自动取出一叠,成为一份完整顺序的书叠。紧接着会有人将配页完成的书页作顺序检查,通常是查看脊背黑块记号有否依序排列,以确保配页的正确性。然后这些书叠被送到另一个车间进行订本,在这个车间我们才看到了书的封面。工人将封面和书叠放在胶合机上,这样书的内页和封面便被胶粘在了一起,这时候稍微有了书的模样。这样的半成品书又被送到三面切书机上进行裁切,就是将装订完的书叠的天、地、缘三边,依照书籍的完成尺寸作整齐的裁切作业(平装书系在包封面后作修裁),这样才是一本真正的书了。成品书再由工人包装在牛皮纸中贴上标签,就成了我们常看见的状态了。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很复杂,因为它们之间需要很准确的衔接,还要进行反复的检查。

不过那天我们也有幸看见了手工折页,有两个工人折一本小开本的字典,在我这个外行看来他们折叠的速度的确很令我佩服的,他们先将一张纸页的右边向左边对齐,以右手的尺子在摺线上刮压,再将纸页右转九十度,做同样动作,每做一次为一摺,当时他们大概折了四摺!这个过程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样做出来的书也很有“人”味!

我们在通县工艺厂的停留的时间是最短的,仅仅有一个多小时,但是却在那里得到了更为实用的东西。那里的机器并不是很多,但却实实在在的有它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东西在真正的影响着封面的工艺水平。车间不是很大,里面有“覆膜过胶机”、“凸版烫金机(姑且这么叫吧)”、然后就是“UV机”。一般的流程是这样的:印刷好的封面到了工艺厂首先要在覆膜过胶机上覆膜(可以是亚光膜也可以是光膜),然后在UV机上覆UV光(实际上UV并非膜而是一种透明的油墨),最后就是凸版和烫金了。在这个过程中人为可控制的地方是很多的,主要是对覆膜、UV和“烫”材质的选择上可发挥的余地很多,甚至可以自己创造一些材质和效果。当然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工艺是要有对工艺很熟悉作为基础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比如,UA油的厚度是可以通过挂网目的疏密控制的,挂网数越大,UA油的厚度越厚,同时光感会下降。另外,过UA油能产生很多种不同的质感效果,比如磨砂感、在UA油中加入各种颜色的金属粉,调出七彩UA效果)。

当天工艺厂的师傅真的很热情,给我们讲了很多东西,拿样本给我们作比较,甚至还让人提来了UV油让我们看它可调配的部分。最后我们还拿了一些样本走。真是很不好意思!

国营科学院印刷厂,也许这个地方才能称作真正的印刷厂,平板印刷、胶订联动线、精装联动线、线装线、滚筒印刷在这里都能看到,而且均实现了自动化。本来应该详细的说说这里封面的印刷过程,却因为它太自动化了,反而没什么可说的了。大开的纸张在“海德堡胶印机”的一头迅速的进入,经过五条极速旋转的滚筒,在由另一侧出成品。它的速度是惊人的,让人感觉根本没有人为“参与”的余地。

印刷是这样装订也是如此,尤其是那套精装联动线让人印象深刻,整个过程自动而且复杂。精装书的工艺流程大体是这样的:

 书芯订联:折页→配帖→穿线→压实→胶背→裁切

 书芯加工:圆背→起脊→贴纱布→贴堵头布→贴卡纸

 书壳加工:下料→刷胶→贴面料→包边角→晾干(在科贸这个环节是用高热和吹风代替)

 上书壳:套书壳→压槽→贴环衬→压实→定型(有些东西就得需要有人来解说才行,因为没有孙悟空的一眼睛真的是很难看到机器里面的样子)

 (以上专业名词参考了其它资料)

胶订联动线的加工过程和我们在三河看到的过程基本相同,不同的在于它更加的自动化、更快。工艺流程大体是:折页→配页→胶背→压实→包封面→裁切。这些个过程从配页开始便实现了联动生产线。

在科学院印刷厂我们惟一的缺憾就是没有看到晒版的过程,因为当时已经是中午员工休息时间。不过相信这正也是下次再去印厂的缘由所在。

总结

真没想到自己会写这么多的文字,看来还是自己心里“有东西”(有一些真实的感受)。这两次去印装厂还麻烦了很多人,包括Alex、印务的 曾 老 师和杨 老师,当然还有在印厂、装订厂和工艺厂陪我们参观给我们做解说的人。我始终觉得这次下印厂是因为我一个人缘故,总觉得欠了这些人一份人情 :)。

下面我按正常的顺序总结一下平装书籍制作的整个过程:

封面和内文出片→晒版→印刷→封面工艺(覆膜、UV、凸、烫)→内文折页→配页→胶背→压实→包封面→裁切→打包

2004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