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惢客创业日记》2020.11.08-11(周日)什么叫慈善?

《惢客创业日记》2020.11.08-11(周日)什么叫慈善?

今天,媳妇整理了一大包鞋和衣物,让我投到楼下的捐衣箱中。这些衣物有的还挺新,就是孩子一天天长大,衣服不能穿了。我看到有一双鞋,当时买的还挺贵,但就是鞋号小了点,我到是想穿,就是花花绿绿的,不太适合大人们穿,还是捐出去吧。当我把衣物投进红红的爱心箱后,心里总想象着一个画面,如果这双鞋被山区的孩子穿上,拍个照片或小视频发过来该多好呀!加之,最近一直在规划惢客慈善版块,这件事又勾起了我最近很是头痛的一个难题。

对于这个爱心捐物箱,有一个非常好的创新,就是解决了捐物的运输问题,或者叫物流问题,你捐东西,只需要像扔垃圾一样就可以捐掉,可以说是顺行为、顺习惯,这一点非常的赞。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个不足,就是捐物的匹配问题和衣物追溯问题。虽然,大部分人的心理并不在意自己捐的衣物去向哪里,多数人心里想的是能帮到人就好,帮不到人正好也解放了我们拥挤的衣柜。反正扔了也是扔了,不如帮帮人,行个爱心。在捐赠者看来,旧衣服只要放进回收箱就完成了捐赠,但这些衣服流向何处,是否会实现捐助者的意愿?是否能穿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并不清楚。之前,还在网上听到一些无法求证的传言,某些捐的衣物成为了某些人手中的二手产业链,还有个别的不法分子在高档小区仿制公益箱,从中获利,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慈善和公益最怕的就是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

对于慈善,一般有五种不同态度的人:

第一种人是“门前雪”。

俗话说:“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对于行善,只要自己是否行善就可以了,至于他人是谋利,还是欺骗,自己管不着。就像对待街边行乞的乞丐,很多人给的是自己对行善的心理安慰,至于收钱的乞丐是不是骗子,是不是昧着良心,自然会有老天给他报应,不是自己的事。

第二种人是“怕井绳”。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人,一次被骗,就不再相信所有此类的人或事。就好比借钱,因为之前有朋友借钱不还情况,今后,谁借钱也不借,可以说是“宁可错判一百,也不可上当一次。”

第三种人是“不关己”

有的人觉得,要做慈善必须要有钱,才有资格做慈善;有人说:“我连养活自己都困难,又哪有钱和时间去做慈善”。还有人说:“和有钱的大咖明星比起来,我捐的这点钱还不够塞牙缝的,没什么作用。”表面上感觉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其实,有些时候只是一种托辞。

第四种人是“喷子哥”。

当看到一些不诚信的现象时,狂喷、狂骂,以此来宣泄心中的怨气,但是,他们只动嘴,不动手,甚至不去思考和提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并不能使事情得到积极的改观,反而会加剧矛盾升级。

第五种人就是怨己利他的惢客。

所谓怨己利他就是把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抱怨变成有利于他人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他们会把自己的“个案”变成解决“社会普适”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惢客来让大家一起参与、共同建设一个证明诚信的平台。

在这个社会上,有的人是捐大钱,行大善,但我觉得,少数人捐很多,是大善,但不是慈善,让大多数人捐一点点,行小善,才叫慈善。而最伟大的慈善是建立一个让更多人信任且一起参与的慈善生态。

前段时间,在调研竞品时,看到了一段话:“捐旧衣服是一个起点,是让在一个地方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发挥作用过程的起点;是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关心周围的世界的起点;是爱心的起点,是感受爱、传递爱、成为爱的起点。捐衣,虽然是无偿的,但这不代表没有收获。会有人真心的感谢你,虽然你可能无法听到他们亲口说谢谢。会有人因为你而感受到温暖,而这些人正是你的亲人、乡亲和同胞。会有人因此而了解到,世界上原来有人愿意为了自己素不相识的人默默付出,他们会受到感动,将爱传递下去,扩散开来,让更多的人受益,也许兜兜转转,受益的人中也有你……”这段话说的很美好,很温暖,也多多少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缺乏的是证明诚信的逻辑。这段话可以“说服”很多人,但是却无法“信服”很多人,因为,缺少的是证明慈善的诚信。虽然默默感谢你的人中有你的亲人、乡亲和同胞,但还可能会包括一些在慈善领域混水摸鱼的牟利者。

由此,我设计的惢客捐物版块就诞生了,而惢客捐物版块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一对一、点对点式的精准供需匹配和捐赠的溯源。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却会有很多的难题需要解决。因为,创业最难的不是点子,而是一整套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其中的难点就包括:衣物分拣、衣物清洗消毒、仓储和物流。前面几项对于精准捐赠还好克服,基本上可以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捐赠”模式来解决,但是物流成本是道硬菜,如果不想让捐赠者承担,又不想让第三方的企业或组织来无偿输血,就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实现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难题。说实话,您也可以试试想想解决方案,此时,您就会体会到经常失眠的滋味?因为,如果您想不出解决方案,就无法设计产品。如果您想对付着想一个不太成熟的解决方案,您可以想想,当您见到慈善界的大咖们,寻求他们帮助时,如果解决方案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和赞赏,又怎么会帮助你呢?

平时,有很多人都问我,设计个产品原型有多难呀,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其实,每一个产品原型都需要创业者去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想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如何设计产品原型呢?因此,这不是技术,而是一门创新的艺术。很多情况下,让创业者打退堂鼓的不是坚持不下去,而是无法破解目前遇到的难题,怎么想都想不出来好的解决方案,这种痛苦的感觉是糟糕透了。

然而,今天晚上,当我对着那个红色的爱心箱看了老半天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尝试且有一个极具创新且大胆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就是要打造一个自我造血、商道结合、公开透明且良性循环的一个慈善捐物生态。这个解决方案具体是什么呢?我觉得还是卖一个官子吧,等产品原型设计出来之后,我再在日记中分享吧。

最后,分享今天日记的感悟:“少数人捐很多,是大善,但不是慈善,让大多数人捐一点点,行小善,才叫慈善。而最伟大的慈善是建立一个让更多人信任且一起参与的慈善生态。”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