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制造业名词解释

台份:是专业名词,通俗的话讲,相当于单台所耗费的时间的意思。如:台份定额,就是指为单台产品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

标准件是指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个方面已经完全标准化,并由专业厂生产的常用的零(部)件,如螺纹件、键、销、滚动轴承等等。国内俗称的标准件是标准紧固件的简称。

外购件一般指没有标准化的零件,需要单独进行设计和定做,也就是从外部订购获得,所以称为外购件。

外购件是针对标准件来说的,外购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

外协件—由你自己购买原材料,由外协单位协作加工,然后按协议价格购回。

外购件—由外协单位负责购买原材料并加工,你购买后直接可以投入生产。

外协件,主要指产品外包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外包商提供的服务。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紧固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或构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

铸件,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锻件:金属被施加压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在零部件的现实使用中,一个正确的设计能使颗粒流在主压力的方向。

工装:即生产过程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

成套:指整套;成为一整套。

成品:加工完毕,质量合格,可以向外供应的产品。

半成品: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不包括从一个生产车间转给另一个生产车间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单独计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这类自制半成品属于在产品。

在制品:广义指包括正在加工的产品和准备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狭义指仅指正在加工的产品。

正在生产线上的工件叫在制品。不在生产线上已加工一半的产品叫半成品。区别是在不在生产线上。

制作过程中的东西叫在制品,是表示一种时态,包括别人或自己制作。

自己制作的东西叫自制品,可以是已经完成或尚未完成或计划完成的。

部件:部件(assembly unit)是机械的一部分,由若干装配在一起的零件所组成。在机械装配过程中,这些零件先被装配成部件(部件装配),然后才进入总装配。某些部件(称为分部件)在进入总装配之前还先与另外的部件和零件装配成更大的部件。由若干分部件组装而成,并且有独立功能的更大部件,在汽车和某些其他机械行业中称为总成。

零件:单体的,如螺丝钉,垫片,二极管—。

部件:由若干零件组合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部分为部件如光驱,显卡就是电脑中的部件。

辅料:对产品生产起辅助作用的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外购半成品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