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骨伤科普知识

1.中医骨伤溯源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医骨伤科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医治疗骨损伤,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至今已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医学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其中有不少是世界上最早的发明创造,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早在公元前16世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骨折的描述。以后《内经》更详细地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基本理论,其中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以及气伤痛、形伤肿等学说和论述,奠定了中医正骨学的理论基础。公元739年,陈藏器在《本草拾遗 赤铜屑》中写道:“赤铜屑主折伤,能焊人骨,及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损处,六畜死后,取骨视之,尤有铜屑,可验”。此后,铜类药物在接骨药处方中被广泛采用,成为接骨方剂中必不可少的药物。这比英国人贝尔彻发现“用食物使动物骨体变红”要早1000年,丰富的方药疗法是中医骨伤科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公元13世纪,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比英国医生戴维斯(Davis)报告的悬吊复位治疗腰椎骨折法至少要早580余年。

  今日的中国,科学发达了,社会进步了,利用科学的影像学手段、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再加上传统的辨证施治,在认识疾病上更全面、深刻。在治疗上,用丰富的手法和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科学无国界的情况下,中国骨伤科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中国骨伤科也必将被世界所公认和接受。

2.骨的正常结构:

  骨是由细胞、纤维和基质三种成分组成,细胞间质具有大量的钙盐沉积,成为很坚硬的组织,构成身体的骨骼系统。

3.骨的血液供应:

  长骨的血供来自三个方面:1骨端、骨骺和干骺端的血管;2进入骨干的营养动脉(常有1~2条);3骨膜的血管。

4.骨的生物力学:

  人体的任何活动,都会对骨骼系统的骨产生复杂的力。如果骨骼系统遭受严重创伤,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负荷,则会引起严重变形,并可能发生骨断裂。

5.钙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体内钙含量约为1kg,血浆和细胞外液约为1g,其余均以磷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骨组织中。奶和奶制品是钙饮食中的主要来源。

6.骨折力学原理:

  从生物力学观点看,骨折是由应力和机能分布不均匀所引起。当骨骼系统遭受严重创伤时,骨将会乘受很大的应力,当骨的某一区域的应力超过骨材料所能乘受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发生骨折。某些手术或病理性骨缺损会造成正常骨的几何学改变,明显地影响完整骨的断裂阻力。

7.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观点:

  所有的接骨术都必须符合生物学和力学原则,基本的生物学原则包括——1保存骨的血液供应;2维持骨的生理和力学环境。血液供应对骨的正常塑型,防止骨坏死是必不可少的,骨坏死会降低骨组织的强度。

8.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是指骨折断端间的组织修复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愈合过程;最终结局是恢复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9.骨折是否需要复位: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肢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并在外观上无畸形。功能恢复取决于三个方面,即骨折的愈合、关节与肌肉正常运动的恢复和不出现后遗症。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功能恢复的程度。除去创伤本身的条件而外,骨折复位理想与否和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骨折不但需要复位,而且应该取得理想的复位。但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的骨折都需要复位。

10.骨折为什么要固定:

  从骨折到愈合,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顺利地完成?固定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它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维持已整复的位置;2保障正常骨愈合过程的进行;3为早期的肌肉关节活动创造条件;4除以上主要目的外,固定还可以镇痛,解除肌肉痉挛,并防止骨折再移位而造成继发损伤。

11.骨折愈合的时间:

  不同条件的骨折,即使在同一部位,愈合时间也可有很大差别。常见骨折愈合时间

 骨折部位 愈合时间(周)  骨折部位 愈合时间(周)
 指骨(掌骨) 4~8  骨盆 6~10
 趾骨(跖骨) 6~8  股骨颈 12~24
 腕舟骨 >10  股骨粗隆间 6~10
 尺桡骨干 8~12  股骨干 8~14
 桡骨远端 3~4 小儿3~5
 肱骨髁上 3~4  胫骨上端 6~8
 肱骨干 5~8  胫骨干 8~12
 肱骨中医科颈 4~6  跟骨 6
 锁骨 5~7  脊柱 10~12

12.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一是全身因素,这是间接性的次要因素。主要有年龄,营养不良,全身衰竭和某些疾病(如成人佝偻病、坏血病、梅毒、骨质疏松等)可抑制骨的生成。维生素C的缺乏可抑制胶原和骨的形成。维生素D的缺乏可影响新骨的钙化过程。维生素A过多,会使破骨细胞的吸收作用过强,使骨干变细,皮质骨变薄,骨的脆性增加。

  二是局部因素,影响骨折愈合最根本的因素是局部的血液供应,骨折时 造成经骨外膜进入骨内的营养血管及哈佛氏管断裂,断端血运不良,不但影响骨折端修复组织生长,而且造成断端骨坏死,直接影响骨的愈合过程;局部损伤严重的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也重,对周围组织和骨折断血运影响较大,加重了骨断端的坏死程度,使骨折愈合过程减慢;骨折端的紧密接触和接触面积对骨折的愈合有较明显的影响,如果断端有软组织嵌入、分离、缺损等因素,愈合则有困难,甚至不愈合;当外固定范围不够,位置不正确以及髓内针过细和固定后松动,固定时间太短,过早的活动和不正确的功能锻炼,都可使骨折端遭受旋转、成角和剪式应力,损伤断端修复组织,造成髓内新生毛细血管和已形成的骨痂断裂,发生断端缺血坏死,促使断端纤维组织和软骨形成,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感染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另一因素;另外,反复多次粗暴的手法复位,不必要的或粗糙的切开复位,造成局部血运损害,骨膜过多的剥离,以及开放骨折中过多的去除碎骨片而导致骨缺损,均可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

13.影响骨折愈合的药物:

  消炎痛和水杨酸盐类、四环素族、皮质酮、抗凝药、环磷酰胺

14.骨不连与延迟连接的原因:

  如上介绍的多种原因均可引起骨折不连与延迟连接,但总的来说“人为因素大于成骨细胞缺陷的作用”。

15.骨愈合的临床判断:

  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肢体的肿胀消失,局部水肿消散,骨折端活动渐消失,压痛减轻,肢体自主运动的能力日益增强。

16.迟延愈合的临床判断:

  局部水肿持久存在,压痛长期不消失,甚至在一个时期反而突然加重。由于缺乏血运,在X线片上可以显示软骨成骨的骨痂出现晚而且少,并长期不能连成一片,骨折端的吸收更为明显,间隙愈显增宽,边缘也因吸收而模糊,呈绒毛状。

17.骨不愈合的临床判断:

  骨折端之间的异常活动,X线片上的表现形式为骨端硬化,髓腔封闭或骨端萎缩疏松,中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为杵臼状假关节。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其骨端之间界线清楚,均无任何骨小梁通过。

18.骨折畸形愈合引起的功能障碍:

  关节活动受限、肢体各关节运动不协调、平衡失调与步态失常、肌肉作用的削弱。

 骨折部位 愈合时间(周)  骨折部位 愈合时间(周)
 指骨(掌骨) 4~8  骨盆 6~10
 趾骨(跖骨) 6~8  股骨颈 12~24
 腕舟骨 >10  股骨粗隆间 6~10
 尺桡骨干 8~12  股骨干 8~14
 桡骨远端 3~4 小儿3~5
 肱骨髁上 3~4  胫骨上端 6~8
 肱骨干 5~8  胫骨干 8~12
 肱骨中医科颈 4~6  跟骨 6
 锁骨 5~7  脊柱 10~12

12.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一是全身因素,这是间接性的次要因素。主要有年龄,营养不良,全身衰竭和某些疾病(如成人佝偻病、坏血病、梅毒、骨质疏松等)可抑制骨的生成。维生素C的缺乏可抑制胶原和骨的形成。维生素D的缺乏可影响新骨的钙化过程。维生素A过多,会使破骨细胞的吸收作用过强,使骨干变细,皮质骨变薄,骨的脆性增加。

  二是局部因素,影响骨折愈合最根本的因素是局部的血液供应,骨折时 造成经骨外膜进入骨内的营养血管及哈佛氏管断裂,断端血运不良,不但影响骨折端修复组织生长,而且造成断端骨坏死,直接影响骨的愈合过程;局部损伤严重的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也重,对周围组织和骨折断血运影响较大,加重了骨断端的坏死程度,使骨折愈合过程减慢;骨折端的紧密接触和接触面积对骨折的愈合有较明显的影响,如果断端有软组织嵌入、分离、缺损等因素,愈合则有困难,甚至不愈合;当外固定范围不够,位置不正确以及髓内针过细和固定后松动,固定时间太短,过早的活动和不正确的功能锻炼,都可使骨折端遭受旋转、成角和剪式应力,损伤断端修复组织,造成髓内新生毛细血管和已形成的骨痂断裂,发生断端缺血坏死,促使断端纤维组织和软骨形成,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感染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另一因素;另外,反复多次粗暴的手法复位,不必要的或粗糙的切开复位,造成局部血运损害,骨膜过多的剥离,以及开放骨折中过多的去除碎骨片而导致骨缺损,均可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

13.影响骨折愈合的药物:

  消炎痛和水杨酸盐类、四环素族、皮质酮、抗凝药、环磷酰胺

14.骨不连与延迟连接的原因:

  如上介绍的多种原因均可引起骨折不连与延迟连接,但总的来说“人为因素大于成骨细胞缺陷的作用”。

15.骨愈合的临床判断:

  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肢体的肿胀消失,局部水肿消散,骨折端活动渐消失,压痛减轻,肢体自主运动的能力日益增强。

16.迟延愈合的临床判断:

  局部水肿持久存在,压痛长期不消失,甚至在一个时期反而突然加重。由于缺乏血运,在X线片上可以显示软骨成骨的骨痂出现晚而且少,并长期不能连成一片,骨折端的吸收更为明显,间隙愈显增宽,边缘也因吸收而模糊,呈绒毛状。

17.骨不愈合的临床判断:

  骨折端之间的异常活动,X线片上的表现形式为骨端硬化,髓腔封闭或骨端萎缩疏松,中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为杵臼状假关节。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其骨端之间界线清楚,均无任何骨小梁通过。

18.骨折畸形愈合引起的功能障碍:

  关节活动受限、肢体各关节运动不协调、平衡失调与步态失常、肌肉作用的削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