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7~ES12都可以统称为ES6+,ES6等价于ES2015,ES6是一个非常大的版本更迭,但是后面ES7、ES8等等增加的知识并不是很多,但是肯定也是有用的,存在即合理。所以这篇就总结一下ES6之后增加的一些常用的主要的知识
1. ES7
ES7主要介绍两个,一个includes方法,一个指数运算符
① includes
我们在之前,会通过indexOf来判断一个数组中是否存在某个元素
let list = ['a', 'b', 'c']
if(list.indexOf('b') >= 0) {
console.log('包含----->>>')
}
现在有了 includes 可以直接使用该方法,该方法可以让代码的可读性更好
let list = ['a', 'b', 'c']
if(list.includes('b')) {
console.log('包含----->>>')
}
那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对 NaN 的判断
我们先使用indexOf来判断一下
let list = ['a', 'b', 'c', NaN]
if(list.indexOf(NaN) !== -1) {
console.log('包含----->>>') // 控制台并没有打印
}
它说我们不包含NaN,但是是存在的, 当然我们的数组中一般也很少会有 NaN,但是一旦碰到的话,可能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而我们使用 includes 就可以准确的判断
let list = ['a', 'b', 'c', NaN]
if(list.includes(NaN)) {
console.log('包含') // 包含
}
② **指数运算语法
在之前我们会通过 Math.pow() 来进行指数的运算
let pow = Math.pow(2, 3)
console.log(pow) //8
现在有了 ** 语法,确实是方便多了
let pow = 2 ** 3
console.log(pow) //8
2. ES8
1. Object.values()
之前是有个 Object.keys 的 ,现在有了Object.values() 其实而很简单,很小的一个知识点,直接上代码
const obj = {
name: 'wft',
age: 18
}
console.log(Object.keys(obj)) // [ 'name', 'age' ]
console.log(Object.values(obj)) // [ 'wft', 18 ]
/**
* 很少用
*/
// 传入数组
console.log(Object.keys([1, 2, 3])) // [ '0', '1', '2' ]
console.log(Object.values([1, 2, 3])) // [ 1, 2, 3 ]
// 传入字符串
console.log(Object.keys('abc')) // [ '0', '1', '2' ]
console.log(Object.values('abc')) // [ 'a', 'b', 'c' ]
2. Object.entries
entries()方法 返回一个给定对象自身可枚举属性的键值对数组,其排列与使用for...in 循环遍历该对象时返回的顺序一致(区别在于for...in循环也枚举原型链中的属性)
简单说就是Object.entries()可以把一个对象的键值以数组的形式遍历出来,结果和for...in一致,但不会遍历原型属性
const obj = {
name: 'wft',
age: 18
}
let objEntries = Object.entries(obj)
console.log(objEntries) // [ [ 'name', 'wft' ], [ 'age', 18 ] ]
for(let [key, val] of objEntries) {
console.log(key, '----->>>')
console.log(val, '----->>>')
}
也可以传入一个数组,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试一下
这个在之前有写过一次应用场景,大家可以去看下
for of循环获取index索引值,并且修改自身元素
3. String Padding:padStart 和 padEnd
其实用的不多,我是没用过,要实现个什么事,都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的,就看自己对什么方法用的熟
两个字符串的方法,参数一样。分别对字符串进行首尾填充
接受两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传入要填充到的长度是几
第二个参数: 选择用什么填充
let message = 'Hello World'
// 将message从前面用 * 填充至长度15,然后再从后面用 - 填充至长度20
let newMessage = message.padStart(15, '*').padEnd(20, '-')
console.log(newMessage) //****Hello World-----
4. Trailing-Commas(结尾的逗号)使用 (做个了解就好)
这个怎么说呢,,就是在ES8之前我们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后面是不能有逗号的,是不允许的,直接会报错,但是ES8之后,有了这么个语法,就可以加了,就像下面的例子
function fn(m, n,) {
}
fn(1, 2,)
这个在之前就会报错的,但是ES8之后就可以这么写了。
即便是可以这么写,我也不会这么去写的,毕竟有点儿强迫症,影响代码美观。那出这个语法的意义何在?就是为了可能有一些其他语言的js开发者,有那么个习惯(在参数后面习惯性加个逗号),其实也就是这么个事。做个了解好了
5.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 (了解一下好了)
这个是获取所有属性的描述符 ,了解一下就好,我是目前还没用过呢,见到能认识就好
let obj = {
name: 'wft',
age: 18
}
console.log(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obj))
// {
// name: {
// value: 'wft',
// writable: true,
// enumerable: true,
// configurable: true
// },
// age: { value: 18, writable: true,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 }
其他还有async await的使用,这个也挺常用的,也就不做赘述了
3. ES9
- Async iterators :迭代器
- Object spread operators: 这个就是 ...运算符结构对象
- Promise finally: Promise新增了 finally
大家做个了解哈,感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一下。偷个懒。。。
4. ES10
① flat
这个就是扁平数组,对数组进行降维
let list = [1, 2, [3, 4], [5, [6, 7, 8]], 9, 10]
// 接受一个参数,降几层,Infinity无限扁平
let target = list.flat(Infinity)
console.log(target)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之前得博客:多维数组扁平化处理
② flatMap
直接给大家上两段代码,对比一下(和数组的map方法,有点儿像,但也有点儿差距),最明显的是
let infos = [ "Hello World", "你好啊 李银河!", "My name is WFT"]
// map 使用
let target1 = infos.map(item => item.split(" ")) // [ [ 'Hello', 'World' ], [ '你好啊', '李银河!' ], [ 'My', 'name', 'is', 'WFT' ] ]
// flatMap 使用
let target2 = infos.flatMap(item => item.split(" ")) // [ 'Hello', 'World', '你好啊', '李银河!', 'My', 'name', 'is', 'WFT' ]
flatMap : 如果里面有数组的话,会自动降一个维度(注意是一个维度!)
③ Object.fromEntries
前面说了 Object.entries , Object.fromEntries就是将Object.entries再转回去
let obj = {
name: 'wft',
age: 18
}
let entries = Object.entries(obj) // [ [ 'name', 'wft' ], [ 'age', 18 ] ]
let fromEntries = Object.fromEntries(entries) // { name: 'wft', age: 18 }
④ trimStart 和 trimEnd
之前有个 trim() 方法,是去掉字符串首尾空格,现在 trimStart 就是去除前面的空格,trimEnd去除后面的空格,使用起来也很简单
const message = " Hellow World "
console.log(message.trimStart())
console.log(message.trimEnd())
5. ES11
① 大整数 BigInt 的使用
// ES11之前 max_safe_integer
const maxInt = Number.MAX_SAFE_INTEGER
console.log(maxInt) // 9007199254740991
// 再大的数字话 也可以表示,但是就不一定准确了,所以为了安全考虑就不要使用比这个更大的
console.log(maxInt + 1) // 9007199254740992
console.log(maxInt + 2) // 9007199254740992
// ES11之后:BigInt
const bigInt = 900719925474099100n
// 如果相加的话就必须后面加上 n , 让其成为同一类型的数据
console.log(bigInt + 10n) // 900719925474099110n
const num = 100
console.log(bigInt + BigInt(num)) // 900719925474099200n
const smallNum = Number(bigInt)
console.log(smallNum) // 900719925474099100
② Nullish-Coalescing-operator.js(空值合并运算符的使用)
先举个例子,
当我们拿到从后台返回的数据的时候,为了更严格一些,经常会对返回的数据进行判断,例如:假设从后台拿到data这么个对象,里面有一些字段是展示在页面上的,这个时候就得去判断,返回的数据里面有没有这个字段,如果没返回的话,我们就会给其一个默认值,就像这样:this.value = data.value || 'default value'。使用了 || 运算符,但是这个是有问题的。|| 运算符就是当前面为 null 、undefined、0、''的时候都会取我们后面的默认值,显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如果后台返回0,我们肯定要0的,而不是取默认值。所以 || 运算符是存在一定隐患的。
但是在ES11之后新增了 空值合并运算符(??),我想这个才是我们想要的,?? 运算符只判断是否为 null 和 undefined ,如果为null或者undefined才会取我们的默认值!!
下面就用代码看下这个两个运算符的区别
// undefined 的情况
let foo = undefined
let bar1 = foo || 'default value'
let bar2 = foo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bar1)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bar2) // default value
// null 的情况
let foo = null
let bar1 = foo || 'default value'
let bar2 = foo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bar1)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bar2) // default value
// 0 的情况
let foo = 0
let bar1 = foo || 'default value'
let bar2 = foo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bar1)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bar2) // 0
// 空字符串 的情况
let foo = ''
let bar1 = foo || 'default value'
let bar2 = foo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bar1)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bar2) // ''(其实啥都没有,就是个空字符串)
这样看来,以后还是使用 空值运算符(??) 比较稳健呀!
③ OptionalChaining.js(可选连的使用)
其实也是个判断的东西
let obj = {
name: 'wft'
}
let value = obj.info.age
console.log(value)
大家看这段代码,肯定是会报错的吧,首先obj.info就是undefined,那undefined.age。。。不报错就怪了。 我们可以修改为如下方式
let obj = {
name: 'wft'
}
if(obj && obj.info && obj.info.age) {
let value = obj.info.age
console.log(value)
}
这样是可以的,但确显得尤为麻烦,程序员就是懒呀,
从ES11之后就有了可选链的使用,上面就可以这么写了
let obj = {
name: 'wft'
}
let value = obj?.info?.age ?? 'default value'
console.log(value)
看吧,既简单又明了,这个语法真的特别棒!但是注意这个是ES11才有的语法,使用node的话,也要注意下node的版本
6. ES12
ES12有点儿新了,可能对浏览器或者node等的版本会有要求,大家注意下,我现在的node版本是v14.20.0,这个版本在node环境中用不了,所以用浏览器测试
① FinalizationRegistry
FinalizationRegistry 这个类 可以监听到某个对象被销毁,在ES12之前是不可以的
// 实例化
const finalRegistry = new FinalizationRegistry(value => {
console.log("注册在finalRegistry的对象,某一个被销毁", value)
})
let obj = { name: 'wft' }
let o = { name: 'lilei' }
// 调用 register方法 将想要监听到的对象注册进去,这样在对象销毁的时候,会回调上面实例化的时候传入的函数
finalRegistry.register(obj, 'obj - value')
finalRegistry.register(o, 'o - value')
obj = null // 销毁对象 obj
o = null // 销毁对象 o
看下浏览器的打印
② WeakRef
WeakSet 和 WeakMap 是基于弱引用的数据结构,ES2021 更进一步,提供了 WeakRef 对象,用于直接创建对象的弱引用
WeakRef 对象允许您保留对另一个对象的弱引用,而不会阻止被弱引用对象被 GC 回收
WeakRef mdn
let obj = { name: 'wft' }
let info = new WeakRef(obj)
如果我们默认将一个对象赋值给另外一个引用,那么这个引用是一个强引用。
上面示例中,obj是原始对象,构造函数WeakRef()创建了一个基于obj的新对象info。这里,info就是一个 WeakRef 的实例,属于对obj的弱引用,垃圾回收机制不会计入这个引用,也就是说,info的引用不会妨碍原始对象obj被垃圾回收机制清除。
WeakRef 实例对象有一个deref()方法,如果原始对象存在,该方法返回原始对象;如果原始对象已经被垃圾回收机制清除,该方法返回undefined
let obj = { name: 'wft' }
let info = new WeakRef(obj)
obj = null
let o = target.deref()
setTimeout(() => {
console.log(o, '----->>>') // 应该是 undefined 才对
}, 10000)
③ 逻辑赋值运算符
新增了三个逻辑运算,分别是 ||=、&&=、??=
其实和咱们常用的 += 一个道理,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举个例子:
// ||= 逻辑或赋值运算
let message = undefined
// message = message || "default value"
message ||= "default value" // 等价于上面的写法
// &&= 逻辑与赋值运算
// ??= 逻辑空赋值运算
7. ES13
ES13太新了,如果使用太旧的浏览器可能是就跑不起来,旧的浏览器不支持的。就目前的项目来说,还是不推荐大家使用这种方式,还是用以前的方式,更保险一些。
① method.at()
以前我们获取数组或者字符串中的某个元素的时候,会使用中括号,然后里面是对应的索引值,但是不支持负数。现在又新增了at方法,里面是支持写入负数的
let a = [1,2,3]
console.log(a.at(1)) // 2
console.log(a.at(-1)) // 3
let str = 'Hello World'
console.log(str.at(1)) // e
console.log(str.at(-1)) // d
② Object.hasOwn()
判断一个对象的属性是否是自身含有的属性,我们之前都是使用hasOwnProperty(),如下所示:
function Fn(name,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Fn.prototype.height = '1.88'
const obj = new Fn('wft', 18)
for(let key in obj) {
if(obj.hasOwnProperty(key)) {
console.log(key, obj[key], '----->>>')
}
}
for in 遍历会把原型上的属性也遍历出来,我们会使用hasOwnProperty()来判断该属性是不是自身含有的属性,来过滤掉非自身含有的属性。上面的例子中 height 就不是自身含有的属性。
// 情况1
const obj = {
name: 'wft',
age: 18,
hasOwnProperty: function() {
return '123'
}
}
console.log(obj.hasOwnProperty()) // 123 这个使用就相当于重写了方法,那就判断不出某个属性是否是自身含有的属性了
// 情况2
const info = Object.create(null)
console.log(info.hasOwnProperty) //undefined
// 情况1
const obj = {
name: 'wft',
age: 18,
hasOwnProperty: function() {
return '123'
}
}
obj.__proto__.height = '1.88'
console.log(Object.hasOwn(obj, 'age')) // true
console.log(Object.hasOwn(obj, 'height')) // false
// 情况2
const info = Object.create(null)
console.log(Object.hasOwn) // ƒ hasOwn() { [native 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