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作者:六六小书房

这里我们要先做一个解释,就是在殖民时代,殖民扩张也是有区分的。像西班牙、葡萄牙属于早期殖民者,其最初的目的是寻找新的黄金产地和香料贸易路线,当他们发现美洲和东南亚地区之后,也不是说马上就能建立大片殖民地的,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人力物力有限,所以基本上是以建立贸易站以及挑拨这些制度较为落后的政权的内部矛盾来赢得更多利益这个过程从1490s一直持续到1610s。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之后,殖民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早期海外贸易公司掠夺和小殖民帝国的建立。这里一个新的海洋霸主——荷兰崛起了,在印度尼西亚建立的荷属东印度公司作为荷兰控制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贸易的一个总站,对于北美的利益则直接由荷兰本土控制。除了荷兰之外,法国和英国也开始了殖民扩张的路线,凭借着强大的国力,英国和法国很快就获得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并且先后击败了西班牙和荷兰,并收并了他们的殖民地。不过这段时间内(1620s-1740s),欧洲的殖民国家并没有能力对亚洲的大帝国进行征服(明清帝国、莫卧儿帝国、日本、暹罗和萨菲波斯),殖民地只能建立在像印度尼西亚美洲这些只有松散的部落却没有大国家政治的地区。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从1740s开始工业革命之后,尤甚是1785年,蒸汽机改良之后,欧洲的这些个殖民大国的实力迅速壮大,高效的生产力和交通运输使得他们可以快速的将士兵和补给运往他们想要运到的地方,有了战术先进的正规军参战,亚洲的老牌帝国纷纷倒下,或是沦为殖民地或是沦为半殖民地。而大清帝国正好处在这么一个悲惨的时间段,原本就衰落国力再碰上这么些个硬敌,中国又如何打得过呢?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反观明朝,正处在殖民时代的初期和中前期,在1521年屯门海战中,明军面对的是一群葡萄牙殖民者,或者说有殖民目的的航海家。但即使是面对这些非正规军,大明在战斗初期也是一点便宜没占到,最后使用人海战术取得了胜利。在随后的西草湾一战中,西班牙帆船也是无意间驶入广东海域,在一番激战后,本就没什么战意的西班牙人选择了逃跑。但这一下也是充分的让西班牙人认识到了大明当时的衰弱,以至于后来腓力二世会打算用两万西班牙正规军和半数无敌舰队来征服中国。公正一点的讲,嘉靖时期的大明南军(除了戚家军和俞家军),硬碰硬拼作战模式和武器是真的很难打赢西班牙的军队,不过我们有人数和地缘优势,你说假使西班牙人真来了,想登陆占领土地也是很难的(其实以嘉靖的尿性,没可能),但是海战是真心拼不过人家的战舰。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当时间到了十七世纪,荷兰成了印度洋一霸,为了获得东亚的贸易主动权,荷兰理所当然的和大明帝国又发生了军事的碰创,当然了,不管是澎湖之战还是料罗湾之战,大明均是大胜归来。但是胜利的原因并不像很多明黑说的那样因为荷兰没出正规军啦,荷兰方多是中国海盗啦,大明也是损失惨重啦之类的。事实上,荷兰真正的战舰并没有很多,大多数主要还是武装商船,大型战舰69艘(第二次英荷战争),其中20艘在荷属东印度公司,料罗湾海战里,荷兰出了10艘战舰,这就说明荷兰为了这次战争也是倾巢出动。确实,以当时的中国战舰的确硬碰硬打不过荷兰战舰,为此中国人出动了火船战术,150艘战舰里100艘是火船,这玩意放出去就用来沉的。总的来说,大明打赢这场仗靠的还是实力,就像我说的,你别看欧洲殖民者军备挺厉害,但是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他们是没有实力来战胜亚洲的老牌帝国的。就包括后来的威尔士的三艘英舰,大明和他们只能说是武装冲突,并没有打仗,即使威尔士占尽了便宜,他也明白再拖下去自己也会被大明灭了,所以就做了让步。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总的来说,大明之所以赢,不是说大明科技碾压世界(那是做梦),而是中国国力强大,而欧洲殖民者的自身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撼动一个大帝国,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欧洲殖民者的步伐了。

只要谈起从中国近代史,就会有很多人叹息着说,清朝之败在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以此话来为清开脱已成清粉口头禅。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今天作为明粉,今天我们就来为明朝利言。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的,时间点很明确,明亡开始,到康熙封海禁加剧,乾隆时期,马戈尔使团访问那天就已经落到极点。

清皇帝问,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在哪里。 殊不知,明朝早在数百年前就和上述几国作战好多次。 两场海战,打的英和荷投降,葡萄牙胆寒。

正因为明的努力才确保了大清200年的海疆安全。

明中后期,荷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英国也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二国可谓风光无限是最强的海上帝国。

而与此同时,明帝国内忧外患,女真叛乱,李自成张献忠造反,天灾人祸不断。处境艰难无比。

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和英荷打了两场海战,并且还打赢了。

具体记录如下。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第一次,料罗湾海战,荷兰败

公元1624年,荷兰舰队在占领东南亚后得陇望蜀,明确向明廷要求“将明帝国对海外贸易的所有权,全部交给荷兰处理”。这一无理要求,硬气的明帝国毫无疑问直接拒绝了。荷兰随即像明廷宣战。

公元1633年,中荷两国在料罗湾,就是今天台湾海峡附近,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其实当时明海军与荷兰海军在装备上还是有差距但是明朝海军战术得当,且敢于亮剑,说打就打。

指挥战斗的福建巡抚邹维琏,联合郑芝龙火烧荷兰战船,战斗结果荷兰惨败。

东西方第一次海战以明廷胜利宣告结束。

明朝为什么能打赢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西方殖民者?

第二场,是中英之间有史以来第一次军事碰撞,英国完败,赔2800两

公元1635年12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派遣约翰·威德尔带领船队来华,明帝国拒不接待。

1637年7月,英国人决定动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国门战争又一次爆发,这次英不宣而战,明军在毫不知情,被突击情况下,迅速反击。即便如此击毙英军数人。

后来,冲突升级,明廷果断派遣水师围剿英国船队,战斗持续到1637年10月,英国认输。

英国代表威德尔,在保证书上签字,并赔2800两,冲突结束。

两场海战,确保了大清200年的海疆安全,导致欧洲列强之后对中国心存敬畏,即便之后再占领整个东南亚,还有印度之后,也不打中国的主意。

明用自己的勇气,保了清200年海疆安全。否则,按照欧洲列强的个性,早就下手了。

西方列强的侵略之心,直到乾隆时期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之后才开始,他们看到明的继承者,清是如此腐败。才有啦侵略之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