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作者:六六小書房

這裡我們要先做一個解釋,就是在殖民時代,殖民擴張也是有區分的。像西班牙、葡萄牙屬于早期殖民者,其最初的目的是尋找新的黃金産地和香料貿易路線,當他們發現美洲和東南亞地區之後,也不是說馬上就能建立大片殖民地的,因為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人力物力有限,是以基本上是以建立貿易站以及挑撥這些制度較為落後的政權的内部沖突來赢得更多利益這個過程從1490s一直持續到1610s。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之後,殖民時代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早期海外貿易公司掠奪和小殖民帝國的建立。這裡一個新的海洋霸主——荷蘭崛起了,在印度尼西亞建立的荷屬東印度公司作為荷蘭控制東亞、東南亞和南亞貿易的一個總站,對于北美的利益則直接由荷蘭本土控制。除了荷蘭之外,法國和英國也開始了殖民擴張的路線,憑借着強大的國力,英國和法國很快就獲得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并且先後擊敗了西班牙和荷蘭,并收并了他們的殖民地。不過這段時間内(1620s-1740s),歐洲的殖民國家并沒有能力對亞洲的大帝國進行征服(明清帝國、莫卧兒帝國、日本、暹羅和薩菲波斯),殖民地隻能建立在像印度尼西亞美洲這些隻有松散的部落卻沒有大國家政治的地區。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從1740s開始工業革命之後,尤甚是1785年,蒸汽機改良之後,歐洲的這些個殖民大國的實力迅速壯大,高效的生産力和交通運輸使得他們可以快速的将士兵和補給運往他們想要運到的地方,有了戰術先進的正規軍參戰,亞洲的老牌帝國紛紛倒下,或是淪為殖民地或是淪為半殖民地。而大清帝國正好處在這麼一個悲慘的時間段,原本就衰落國力再碰上這麼些個硬敵,中國又如何打得過呢?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反觀明朝,正處在殖民時代的初期和中前期,在1521年屯門海戰中,明軍面對的是一群葡萄牙殖民者,或者說有殖民目的的航海家。但即使是面對這些非正規軍,大明在戰鬥初期也是一點便宜沒占到,最後使用人海戰術取得了勝利。在随後的西草灣一戰中,西班牙帆船也是無意間駛入廣東海域,在一番激戰後,本就沒什麼戰意的西班牙人選擇了逃跑。但這一下也是充分的讓西班牙人認識到了大明當時的衰弱,以至于後來腓力二世會打算用兩萬西班牙正規軍和半數無敵艦隊來征服中國。公正一點的講,嘉靖時期的大明南軍(除了戚家軍和俞家軍),硬碰硬拼作戰模式和武器是真的很難打赢西班牙的軍隊,不過我們有人數和地緣優勢,你說假使西班牙人真來了,想登陸占領土地也是很難的(其實以嘉靖的尿性,沒可能),但是海戰是真心拼不過人家的戰艦。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當時間到了十七世紀,荷蘭成了印度洋一霸,為了獲得東亞的貿易主動權,荷蘭理所當然的和大明帝國又發生了軍事的碰創,當然了,不管是澎湖之戰還是料羅灣之戰,大明均是大勝歸來。但是勝利的原因并不像很多明黑說的那樣因為荷蘭沒出正規軍啦,荷蘭方多是中國海盜啦,大明也是損失慘重啦之類的。事實上,荷蘭真正的戰艦并沒有很多,大多數主要還是武裝商船,大型戰艦69艘(第二次英荷戰争),其中20艘在荷屬東印度公司,料羅灣海戰裡,荷蘭出了10艘戰艦,這就說明荷蘭為了這次戰争也是傾巢出動。确實,以當時的中國戰艦的确硬碰硬打不過荷蘭戰艦,為此中國人出動了火船戰術,150艘戰艦裡100艘是火船,這玩意放出去就用來沉的。總的來說,大明打赢這場仗靠的還是實力,就像我說的,你别看歐洲殖民者軍備挺厲害,但是在工業革命到來之前,他們是沒有實力來戰勝亞洲的老牌帝國的。就包括後來的威爾士的三艘英艦,大明和他們隻能說是武裝沖突,并沒有打仗,即使威爾士占盡了便宜,他也明白再拖下去自己也會被大明滅了,是以就做了讓步。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總的來說,大明之是以赢,不是說大明科技碾壓世界(那是做夢),而是中國國力強大,而歐洲殖民者的自身實力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撼動一個大帝國,但是随着工業革命的到來,再也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歐洲殖民者的步伐了。

隻要談起從中國近代史,就會有很多人歎息着說,清朝之敗在于“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以此話來為清開脫已成清粉口頭禅。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今天作為明粉,今天我們就來為明朝利言。

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落後的,時間點很明确,明亡開始,到康熙封海禁加劇,乾隆時期,馬戈爾使團通路那天就已經落到極點。

清皇帝問,英國法國葡萄牙荷蘭在哪裡。 殊不知,明朝早在數百年前就和上述幾國作戰好多次。 兩場海戰,打的英和荷投降,葡萄牙膽寒。

正因為明的努力才確定了大清200年的海疆安全。

明中後期,荷蘭被譽為“海上馬車夫”,英國也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二國可謂風光無限是最強的海上帝國。

而與此同時,明帝國内憂外患,女真叛亂,李自成張獻忠造反,天災人禍不斷。處境艱難無比。

可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和英荷打了兩場海戰,并且還打赢了。

具體記錄如下。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第一次,料羅灣海戰,荷蘭敗

公元1624年,荷蘭艦隊在占領東南亞後得隴望蜀,明确向明廷要求“将明帝國對海外貿易的所有權,全部交給荷蘭處理”。這一無理要求,硬氣的明帝國毫無疑問直接拒絕了。荷蘭随即像明廷宣戰。

公元1633年,中荷兩國在料羅灣,就是今天台灣海峽附近,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海戰。其實當時明海軍與荷蘭海軍在裝備上還是有差距但是明朝海軍戰術得當,且敢于亮劍,說打就打。

指揮戰鬥的福建巡撫鄒維琏,聯合鄭芝龍火燒荷蘭戰船,戰鬥結果荷蘭慘敗。

東西方第一次海戰以明廷勝利宣告結束。

明朝為什麼能打赢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西方殖民者?

第二場,是中英之間有史以來第一次軍事碰撞,英國完敗,賠2800兩

公元1635年12月,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派遣約翰·威德爾帶領船隊來華,明帝國拒不接待。

1637年7月,英國人決定動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國門戰争又一次爆發,這次英不宣而戰,明軍在毫不知情,被突擊情況下,迅速反擊。即便如此擊斃英軍數人。

後來,沖突更新,明廷果斷派遣水師圍剿英國船隊,戰鬥持續到1637年10月,英國認輸。

英國代表威德爾,在保證書上簽字,并賠2800兩,沖突結束。

兩場海戰,確定了大清200年的海疆安全,導緻歐洲列強之後對中國心存敬畏,即便之後再占領整個東南亞,還有印度之後,也不打中國的主意。

明用自己的勇氣,保了清200年海疆安全。否則,按照歐洲列強的個性,早就下手了。

西方列強的侵略之心,直到乾隆時期馬嘎爾尼使團訪華之後才開始,他們看到明的繼承者,清是如此腐敗。才有啦侵略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