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自动聚焦】显微镜的景深1 显微镜介绍2 景深

文章目录

  • 1 显微镜介绍
  • 2 景深

1 显微镜介绍

【自动聚焦】显微镜的景深1 显微镜介绍2 景深

图1 显微镜

  镜座:支持、稳定作用

  镜柱:支持作用

  镜臂:连接作用(可以手握旋转,便于观察)

  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转换器:调换物镜

  目镜:放大图像

【自动聚焦】显微镜的景深1 显微镜介绍2 景深

图2 目镜

  物镜:放大图像

【自动聚焦】显微镜的景深1 显微镜介绍2 景深

图3 物镜

  载物台:放置玻片

  通光孔:光线通过

  压片夹:固定玻片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自动聚焦】显微镜的景深1 显微镜介绍2 景深

图4 通光孔

  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较弱时,用凹面镜)

2 景深

  当镜头对准某一物体平面准确调焦后,在物平面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也能结成清晰影像,这物平面前后一定距离上结像清晰的纵深范围,称为景深。物平面 OP 上点 A 能在焦平面上汇聚为一点 A ′ {A}' A′,而在 OP 前后两平面上的点 B、C 则会在 FP(Focus Plane) 平面上形成一定大小的弥散斑(Blur),从而点 B、C 在 FP 上的成像将变模糊,但当这样的弥散斑足够小,超出限定的某个分辨等级,可仍然认为点 B、C 在 FP 上的成像是清晰的,点 B 与点 C 能保持在 FP 上清晰成像时的两点之间沿着光轴的最大距离即对应景深的大小。景深是光学成像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自动聚焦】显微镜的景深1 显微镜介绍2 景深

图5 景深和弥散斑

  图中,OP是(Object Plane),FP是(Focus Plane),景深公式如下:

Δ = 1 f D 2 u 2 δ − δ 2 f D \Delta = \frac{1}{\frac{fD}{2u^{2}\delta }-\frac{\delta }{2fD}} Δ=2u2δfD​−2fDδ​1​

  D :光圈直径

  σ :允许的弥散斑直径

  f :镜头焦距

  u :物距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①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②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③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根据景深的定义,大景深的成像系统具有更大的纵深调焦范围,其可在相当大的误差范围内保证调焦结果的准确性,而在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聚焦过程中,通过搜索峰值确定最佳成像位置也要求搜索步长小于景深,所以,大景深的成像系统是容易实现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聚焦的,但小景深的成像系统由于对空间深度信息敏感,在通过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聚焦法聚焦的过程中,不同空间深度上的信息将会互相干扰,自动聚焦的可靠性无法保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