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具备神秘的网络攻击能力,美军EC-130H电子战飞机

作者:兵工科技

兵工科技2023年14期《中国“超能舰”》全新上市,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兵工科技快讯进行购买!(小商城内有多个优惠券,别忘了领取)

在当前美军的战斗序列中,EC-130H“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是其主力电子战飞机之一,服役约40年,曾参与过多次战争,在现代战场上的作用非常突出,是美军战机序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具备网络攻击能力

EC-130H采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130H运输机作为载机,由美国空军“大狩猎队”项目办公室负责研发,1981年首飞,1982年正式交付使用,1983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隶属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数量长期保持在14架,由常驻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第55电子战大队第41和第43两个电子战中队管理。

具备神秘的网络攻击能力,美军EC-130H电子战飞机

美国EC-130H“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

根据美国空军的官方介绍,“罗盘呼叫”具备拒止或扰乱作战对手无线电通信系统及传感器的能力,其作战目标是敌防空系统、语音/数据通信链路、低频预警和目标搜索防空雷达以及简易爆炸装置的射频触发信号等。除了正式披露的功能外,美空军目前也时不时向外透露,外界也在推测,EC-130H可能还具备网络攻击能力。

EC-130H至今已经服役约40年,期间经过了Block20、Block30和Block35等多次重大改进,另外通过大量快速响应项目装备了多种专用系统,所以其机载系统型号各异、种类繁多。

其中,EC-130H Block 20于1982年首次部署,装备了“铆钉火力”系统。EC-130H Block 30采用的是“罗盘呼叫”系统,并使用了大量专用干扰系统,包括AN/ALQ-173“闪烁式干扰机”和AN/ALQ-175高波段干扰机和AN/ALQ-198低波段射频干扰机等。Block 35上配备了新的工作站和任务计算机以及“战术射频截获与对抗子系统”(TRACS)、增强的“射频分发单元”(RFD)、“增强高频子系统”(EHBS)。经过Block30升级后,EC-130H还在每个机翼下携带两个高功率定向“矛”(特殊辐射源阵列,SPEAR)吊舱,能同时对多个辐射源实施干扰,精确度更高、作用距离更远。

经过一系列升级改进后,EC-130H从最初设计用于通信干扰,发展到可以对雷达进行探测和干扰,还能与RC-135V/W“铆钉”飞机配合,为武器系统提供实时精确的目标指示,其定位精度和处理速度也得到极大改善。

具备神秘的网络攻击能力,美军EC-130H电子战飞机

2023年4月刚刚完成升级的EC-130H block35批次电子战飞机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通信干扰系统一般需要依靠预编程的辐射源数据库才能对探测到的通信目标进行干扰,而EC-130H与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飞机上的操作员身处战场,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态势进行快速反应。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如果敌方使用的是之前未使用过的新系统,“罗盘呼叫”机组人员通过对信号的侦听,能够判断该系统的重要程度,进而决定是否实施干扰。这也是为什么“罗盘呼叫”飞机对地面部队具有极高价值的原因。

除了能干扰通信和雷达外,EC-130H还可能具有神秘的网络攻击能力。在2015年9月15日美国空军协会举办的航空航天会议上,美国空军负责网络攻击行动的第24航空队司令伯克·威尔逊少将就针对EC-130H指出,“我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演示试验,能够从空中接触网络目标并对其进行操控。”威尔逊少将指出,这种在飞行中进行的无线攻击能够“触及敌方网络,而这些网络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传统的攻击方式是封闭的”。这是美国空军高层首次公开谈论通过无线手段攻击网络目标。2019年8月13日,美国国会服务署在一份专题报告中指出:“EC-130H电子战飞机通常用于干扰敌方雷达及通信设备。但近年来,该机也被用于通过射频信号向无线设备发送计算机编码。”“电子战与网络空间作战最显而易见的交叉点在于由作战部队通过发射计算机编码侵入敌方网络。在这类行动中,即便敌方网络是封闭的(没有连接到互联网),我方仍然能通过无线网络发射数据包。”但出于保密的原因,美国空战司令部拒绝就网络攻击任务发表评论。

多次参与战争

自列装服役以来,EC-130H曾参加过多次海外战争,作用显著。

海湾战争中,EC-130H主要负责对地面控制截击链路以及连接地空导弹和高炮系统的指挥链路实施干扰。在冲突初期,EC-130H通常长时间在伊拉克领空外盘旋,阻塞伊军的通信,对盟军成功实施空袭提供支援。在“沙漠风暴”行动后期,则负责对盟军地面行动提供支持。其中在海夫吉战斗中,EC-130H对伊军坦克部队的无线电通信实施干扰,完全阻断了伊军的通信,迫使伊军指挥员不得不经常停止行进,下车面对面传达命令。EC-130H的干扰还严重削弱了伊军总部与野战部队之间的通信,最高指挥层不得不派士兵骑摩托车向部队传递命令。

具备神秘的网络攻击能力,美军EC-130H电子战飞机

EC-130H机内工作战位和设备场景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队在每轮空袭前半小时,就派出包括EC-130H在内的十几架电子战飞机,在南联盟导弹攻击区域外实施干扰,支援作战飞机突防并掩护其返航。战争期间,美国空军派出的3架EC-130H飞机基本每天都要升空,预定的作战航线上至少要安排一架EC-130H执行干扰任务。

在阿富汗战争中,“罗盘呼叫”是美国空军持续部署时间最长的飞机,承担了极其繁重的任务,总共执行了7000多次任务,飞行了4万多小时,通常一个飞行架次就长达8~10个小时。在阿富汗,EC-130H完成的任务一部分是传统的通信干扰,另外超过一半的任务是干扰简易爆炸装置。此外,面对弱小的塔利班武装,美军还演练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战术,加强了EC-130H“罗盘呼叫”和 EA-6B“徘徊者”干扰飞机与RC-135“铆钉”和EP-3E侦察飞机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和战术协调,比如干扰飞机可以确定要干扰的频率并保证侦察飞机所监视的频谱不受干扰。EC-130H可以请求EA-6B接管某一频率实施干扰,RC-135也可以要求干扰飞机停止对某一频率的干扰以便能对其实施监控等。

在伊拉克战争中,“罗盘呼叫”再次得到高强度的运用。7架EC-130H飞机参加了 “伊拉克自由行动”,在最初部署的6个月里,“罗盘呼叫”参与了美军在伊拉克进行的所有重大作战行动,飞行了220多个架次,其中在2003年3月19日至4月18日一个月的时间里就飞行了125架次,累计作战飞行时间接近2000小时,对伊拉克军队各类通信的干扰达6000多次,其中典型任务的持续时间长达13个小时,而且一架飞机出动的间隔周期一般只有8小时。

具备神秘的网络攻击能力,美军EC-130H电子战飞机

在阿富汗战争等行动中与EC-130H并肩作战的好搭档RC-135电子战飞机

伊拉克战争中,“罗盘呼叫”运用了新的战术,其干扰与美军的空袭进行了密切配合。美军的战斗轰炸机和特种作战部队对伊拉克的光纤通信采用“信息放牧”战术,迫使伊军使用无线电台进行通信。然后,“罗盘呼叫”对伊军大部分通信频段实施干扰,使其只能使用一小部分频率进行通信。而美军就对这部分频率进行侦察。美军这种“为利用而干扰”的战术,不但破坏了伊军的通信,而且获得了大量可直接用于作战的情报。

此外,“罗盘呼叫”飞机为美军攻占澳法半岛夺取四个油田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澳法半岛,伊拉克军队没能按计划放火焚烧事先准备好的油库。战后获悉,这是因为由于“罗盘呼叫”实施的通信干扰使当地伊军根本就没有接到最高层的命令。“罗盘呼叫”还破坏了伊军之间的协调行动,成功阻止了伊军在巴士拉到巴格达一路以及在提克里特等地试图对盟军发动的地面进攻。

2010年,“罗盘呼叫”从伊拉克战事中撤出,但并没有立即结束作战部署。除了继续赴阿富汗执行任务外,还参加了2011年针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从2002年到2014年,EC-130H“罗盘呼叫”机队总共飞行了10400个作战架次,累计64200小时。

对于EC-130H在战场上的作用,美国国防部联合电子战中心一位退役军官讲, “EC-130H的详细功能没有对外透露,但当你了解其频谱范围、地理区域、目标类型以及发射机功率,你就知道它在美国整个武器库中是独一无二的。”

具备神秘的网络攻击能力,美军EC-130H电子战飞机

EC-37B新一代“罗盘呼叫”电子干扰飞机

结语

尽管EC-130H在现代战场上的作用非常突出,但该机服役已经超过40年,机体严重老化。加上上面提到的,EC-135H各架飞机之间设备、配置各异,这更加增添了后勤维护的难度,给美国空军继续保有这批飞机带来了昂贵难以承受的代价。2017年,美国空军宣布将采用新的平台对EC-130H进行机体替换,新飞机为EC-37B,仍被称为“罗盘呼叫”。

目前,EC-130H已经在退役中,仅截止到2021年,美军已有5架EC-130H退出现役,而根据美军2023财年计划,又有1架EC-130H要退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