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SBAI执行董事Thomas Deinet:全球大型资管机构持续加码另类投资 中国私募基金需把握风口引入“海外资金活水”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上周,另类投资准则委员会(Standards Board for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下称“SBAI”)执行董事Thomas Deinet来到中国,约见了众多中国资管机构与私募基金高层。

他此行的目的,是向境内私募证券管理人和其他相关市场参与方介绍国际机构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的最新动态及在管理人选择方面的重点考量,并实地了解国内市场的情况,促进境内外的沟通与交流。

“全球大型机构投资人在布局中国市场时,要么直接投资于中国资产,要么寻找可信任的中国另类投资机构进行长期委托投资。”Thomas Deinet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但是,由于国内管理人对于国际通行的另类投资行业准则和做法相对不太熟悉,无形间给获得国际机构投资者的配置带来了“阻力”。

“我们希望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让更多中国私募证券基金了解国际机构投资人对管理人的期望,以及国际通行的另类投资行业准则与操作指引,从而为获得国际资本配置做出更好的准备工作,并加深与全球机构投资人的了解沟通,令后者在获取充分信息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Thomas Deinet告诉记者。

专访SBAI执行董事Thomas Deinet:全球大型资管机构持续加码另类投资 中国私募基金需把握风口引入“海外资金活水”

资料显示,SBAI 成立于 2008 年,旨在制定负责任的另类投资行业准则、就另类投资行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指南与指引,并促进业内交流合作,持续改善和提升另类投资行业的质量和成果。

目前,资产管理规模逾 6 万亿美元的机构投资人(包括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等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基金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等)均支持采用 SBAI 准则,资产规模逾 2 万亿美元的基金管理人(包括对冲基金管理人、另类信贷管理人、保险挂钩证券基金管理人等)也是SBAI准则的签署人。此外,SBAI还是国际证监会组织( IOSCO)的附属成员。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吸引海外资本投资中国,诺亚财富等境内财富管理机构与资管机构正在积极学习国际流行的另类投资行业准则与指引,进一步满足海外资本的资产配置评估要求。

《21世纪》:过去数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投资机构缘何纷纷加仓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等另类资产?

Thomas Deinet:这的确是相当有趣的趋势。过去10-12年期间,越来越多大型机构投资者都在增加对冲基金、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或通过一些封闭式架构参与PE/VC基金与私募信贷产品的投资。

这背后,主要是受到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出台极其严格的金融监管法案,对大型银行的风险投资行为做出限制。此举导致大量风险投资业务被直接推到资本市场,促进了私募股权、私募债权等私募品种迎来长足的发展。但我认为,这种发展趋势是健康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令金融系统的整体性风险得到下降,并允许专业投资机构根据自身的专业投资能力,获取与风险相匹配的回报。

二是受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大型机构投资人重新认识到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策略的配置价值。因为它们无论在市场上涨或是下跌期间,都能取得相对好的回报。而且大型机构投资人对另类投资的配置,不再是基于纯粹的交易行为模式,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由于不同策略与不同资产类别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会有不同的业绩表现,这些大型机构投资人通过有效地搭建不同资产组合,确保整个投资组合能在各种市场环境变迁下依然能获得相对稳健的回报。

三是近年来责任投资(即ESG)正在受到资产管理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就另类投资而言,责任投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标准,不同的资产类别和策略面临不同的实际情况。SBAI发布了责任投资相关的框架,帮助机构投资人找到合适的方法,并对传统股票多头、量化、宏观对冲、股票长短仓、保险链接证券、私募信贷等不同另类投资策略的ESG实施发布了专门的指引。目前,我们正在做的是碳足迹的计算以及会计记账等。

《21世纪》:由于对冲基金与私募股权等另类资产的信息透明度不够高,大型机构投资者该如何做好投前尽职调查与投后跟踪管理?

Thomas Deinet:近年以来,大型机构投资者不但对另类投资的投前尽职调查专业度的确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还增加对另类投资资产的投后持续性跟踪。这背后,是越来越多大型机构投资者不再以短期交易的视角判断另类资产的投资价值,而是希望能与另类投资机构建立可信任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信任度构建过程,大型资管机构肯定希望在投前尽职调查环节做到足够的深入与详尽,所以他们宁可花费更长的考察时间,但一旦他们认为另类投资机构属于可信任的合作伙伴后,他们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

因此,SBAI所做的,是建立另类投资行业准则,包括在另类投资机构信息披露环节,如何让大型机构投资者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前者的操作流程合规性、风控规范性、业务可持续性等,它相当于一个行业标准,有助于大型机构投资人与另类投资机构在同一个准则下加深彼此了解,比如我们创设的工具Open Protocol,可以让另类投资基金管理人汇报披露它的不同策略持仓状况,如此大型机构投资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自身的风险敞口,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环境变化趋势进行投资组合的优化。目前这个工具也受到众多全球对冲基金与大型机构投资人的欢迎和采用。

此外,SBAI还出台一些针对另类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指引,力争让这些基金的信息披露变得更加透明,以便大型机构投资人获得足够全面的信息并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21世纪》:随着ESG理念日益成为全球大型资管机构的核心投资决策,另类投资业界将如何制定完善的ESG投资行业准则,以便全球资本更有效地落实ESG投资?

Thomas Deinet:首先要明确的是,另类投资准则委员会(SBAI)属于行业准则的设定者,是不能推介特定的产品或投资策略,以及投资机构。我们的职能是提供一些先进的做法与操作准则,助力投资人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并作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在ESG层面,我们同样是秉承上述职责。

就另类投资机构的ESG投资行业准则设定而言,SBAI的一些行业准则是与ESG有着密切关联的。比如ESG里的G是指公司治理,我们设定的不少另类投资行业准则也涉及如何做好公司治理。

其次,我们也设计了ESG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我们提到了几个不同维度,一是投资人在做风险评估时,需要将ESG风险纳入其中;二是若投资人以不同视角评估投资企业的ESG表现(比如有些要求投资企业必须在低碳减排、聘用女性员工等ESG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有些则只投资自己认可的、符合ESG条件的行业赛道),我们会提供差异化的ESG评估方法;三是在投资组合之外,另类投资机构作为一个公司本身是否践行ESG,我们也会提供相应的评估方法。

第三,我们针对不同另类投资策略,比如股票多头、私募信贷、股票长短仓、宏观对冲、量化等策略提供不同的ESG评估指引,以便让投资人评估他们是否很好地落实责任投资。

第四,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计算投资组合的碳足迹,其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股票长短仓策略里,短仓部分该如何计算碳足迹,金融衍生品该如何计算碳足迹,之前有些做法未必是很科学,我们也会对此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最后,我们也与很多国家地区金融监管部门保持沟通,通过一些政策咨询,让各国金融投资环节的ESG监管政策能与国际标准与另类投资行业准则充分接轨,让各国资管机构能接触到更多海外资本,吸引更多全球资本投入ESG领域。

《21世纪》:当前,中美关系波动是否影响全球大型资管机构配置中国资产的积极性?

Thomas Deinet:事实上,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全球大型资管机构不会以短期交易性质看待中国投资机会,他们更侧重长远。所以我们看到他们在选择中国资产委托投资方时,不仅仅看中投资业绩,更看中他们的运营合规性、信息披露透明度、流程架构设置的规范性等。

事实上,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越来越多大型资管机构也希望看到业绩的持续性与可预见性,因此他们可能会青睐绝对回报策略,因为这个策略可能会使用短仓或其他风险对冲衍生品等,在复杂波动的金融市场捕捉相对较好的回报。

此外,SBAI属于中立的机构,不会去推介特定的投资策略或特定国家的金融资产,但我们调研发现,全球大型机构投资人都会先获得充分信息再做出投资决策,因此我们需要先致力于消除机构投资者与资产管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比如非上市公司资产估值的判定等,当这些顾虑得到解决,大型机构投资人会做出相当合理科学的投资决策。

《21世纪》: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越来越多另类资产或金融市场可能存在剧烈波动风险,SBAI将如何优化行业准则,助力全球资管机构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

Thomas Deinet:要解决这个问题,未必需要SBAI设定新的准则,而是让现有的准则得到更好的实施,让更多投资机构能对现有准则加深了解。

比如我们曾单独发布针对私募信贷的估值评估办法,希望能增进与提升这个资产类别的行业透明度,以便机构投资人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并规避风险。

再如在硅谷银行遭遇挤兑破产后,我们也曾出台一份报告,帮助另类投资行业对某些隐藏风险做好尽职调查。

此外,我们正加大资源投入,对加密数字资产投资设定相应的尽职调查准则,比如加密数字资产的托管该如何合规操作,如何识别其中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越来越多另类投资机构将某些行政管理与数据采集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我们也与众多机构投资人探讨研究,让他们了解某些外包行为的潜在风险,联合多方着手制定相应的合规操作流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