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城市副中心数字化虚拟物业服务平台试运行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作者 刘薇

城市副中心数字化虚拟物业服务平台试运行

原标题:为居民提供更加智慧化专业化闭环化服务

城市副中心数字化虚拟物业服务平台试运行

历经一年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数字化虚拟物业服务平台完成搭建和试运行,并在中仓、葛布店北里、西营前街3个小区试点应用。截至目前,平台注册居民账号140个,服务人员账号80个,产生订单318笔。

城市副中心数字化虚拟物业服务平台试运行

社区物业是物业管理中的最基本单元,而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不仅关系百姓生活品质和基层治理水平,更关系着城市高质量发展。通州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副中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现状看,目前存在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

为进一步满足居民服务需求、解决社区治理中难点问题,推动物业行业转型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通州区住建委于2022年6月承接区科委课题,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研究搭建了数字化虚拟物业服务平台,构建全过程可追溯可监管、服务更快捷更优质的“一公里”虚拟物业生态圈,更好服务副中心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建设。

搭建各类应用场景

形成“6+5+18”平台构架

“我们借鉴‘滴滴打车’模式,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数据库,链接服务需求、服务供给、平台监管等多方用户,开发服务注册、小区数据、虚拟服务、政府监管、公区管理‘五大中心’业务模块,搭建各类应用场景,形成‘6+5+18’的平台总体构架。”通州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市副中心数字化虚拟物业服务平台试运行

具体来说,“6”指的是构建六大数据资源库,通过建立居民信息库、服务机构信息库、服务人员信息库、服务行为信息库、信用信息库和支付交易信息库等核心数据库,汇聚大量数据支撑平台应用。

“5”是构建五大中心业务体系,统筹考虑政府、社区居民、物业企业、社区机构、服务方等物业管理行业各方应用需求,打通全生态物业服务链。一是面向服务方和物业企业,打造服务注册中心,提供准入资质上报、服务内容发布、接单与处理、服务费用结算等功能。二是面向社区居民,打造小区数据中心和虚拟服务中心,分别用于收集用户订单、评价、支付、投诉等行为数据,提供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等功能。三是面向政府,打造政府监管中心,提供准入审核、实时监控、上链统计、规则管理等可视化监管功能。四是面向社区机构、物业企业,打造公区管理中心,提供公区设施建档、公区运维和应急维修等功能,管好人事物,提升服务品质。

“18”是构建十八大应用场景,通过数字赋能,满足物业服务管理和居民生活服务各类需求,包括:基础服务场景6个,分别是公区报事、装修备案、意见投诉、小区公告、账单缴费及志愿者活动;增值服务场景12个,包括入户维修、保洁清理、家电清洗、家电维修、干洗护理、上门安装、友邻集市、积分商场、代收快递、社区康养、社区金融、共享车位等。

城市副中心数字化虚拟物业服务平台试运行

撬动创新“支点”提供精准服务

该平台有哪些创新?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O2O模式的服务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智慧监管应用等,针对通州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及居住人口,按照建成年代、产权关系、管理现状等分类摸清底数,建立了主数据库,并整合海量数据,集成住宅小区及居民体征画像,助力提供精准服务。此外,还充分借鉴“滴滴打车”商业运营模式,整合物业行业内零散服务资源,形成以点带面的规模效应,同时建立起居民与物业企业(服务机构)紧密相联的O2O闭环机制,采用订单发送、接单应答的方式,为双方提供供需匹配,让物业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我们创新了监管模式,是由政府部门借助虚拟物业服务平台开展监管服务,严把服务机构、服务人员资质准入关,严控服务过程和服务品质,并通过抓取、整合、利用平台上物业管理相关数据,为规范管理、强化监管、提高效率、改进服务提供参考,可以说服务更可信了。”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虚拟物业服务平台不是简单地将线下业务迁至线上,而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协同赋能,以数据归集为基础,依托云平台,打破传统物业服务边界,建立起跨行业跨部门联动机制,以社区物业场景联动各部门业务资源参与社区治理,最终实现物业现代化治理、社区精细化治理和服务全面化覆盖。

据了解,目前,该平台已在中仓小区、葛布店北里小区、西营前街小区等3个小区试点应用。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应用虚拟物业服务平台,可以全方位、及时响应居民日常生活和公共服务需求,围绕家政服务、商务服务、社区活动等,为居民提供更加智慧化、专业化、闭环化的优质便民服务,提升业主满意度,增强居住幸福感。

下一步,区住建委还将结合在老旧小区引入托底保障物业企业试点工作,调研平台应用成效,进一步优化完善功能模块,适时扩大平台应用范围。未来,还将对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为社区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打造集物业管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生态共生,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