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早期梦工厂大胆移植每位国际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显生动形象

作者:费尔南的信笺
早期梦工厂大胆移植每位国际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显生动形象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早期梦工厂大胆移植每位国际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显生动形象

目前美国动画电影的大部分作品,主要釆用先配音后拍动画的配音创作模式,首先是经过策划和讨论由制片厂敲定动画电影的剧本,然后创作者根据动画中角色的需要,去选择相应的配音者进行台词的录制,当录音完成后再依照配音者的发挥情况进行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的设计。

这种制作体制和方式给配音演员们带来极大的创作空间和发挥余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表演,将个人的情感和想象力直接渗入动画角色,缩小了虚拟的动画人物与真实的演员表演之间的差距。

这样观众观看到的动画角色就如同真实演员扮演的一般,角色更显生动形象,有独特的个性和无限的活力。最显著的例子如梦工厂的代表作品《蓝鱼黑帮》,其动画形象就是依照配音演员们的神态和个性而设计的,其配音阵容可谓非常庞大,其中大多的配音者是热门电视剧集《黑道家族》里的演员。梦工厂大胆的一并移植了每位巨星的面部特征:包括马丁斯克塞斯的两道大粗眉、安吉丽娜朱丽的厚嘴唇、威尔史密斯的招牌式舞蹈,甚至将罗伯特德尼罗右脸的癌子也点在了璧鱼的脸上,如此惟妙惟肖使得角色配音和动画形象达到高度的统一。

早期梦工厂大胆移植每位国际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显生动形象

再如另一部以中国的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影片中阿屯的形象和性格则是由杰克布莱克和动画设计师共同创造的,动画明星一部分是虚拟的动画人物,一部分则源于布莱克的出神入化的精彩演绎。这种先配音再拍片的创作模式,具有很强的优势,主要是在动画角色个性化的语言基础上,比较注重音色与角色的高度吻合,塑造出了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动画角色,同时更充分的发挥出配音演员的表演才华。

如影片《功夫熊猫》中,达斯汀霍夫曼的配音也相当出色,在塑造师傅这一角色时他声音老练沉稳,张驰有度。在向阿尘教授功夫的时候,还依据画面中动作的节奏运动着为角色配音,在表现师傅思考时的话语则十分稳健,有种超凡脱俗、道骨仙风之感。正是这种对于配音的重视和细致入微的雕塚,使得美国动画电影能够在全球风靡一时。

在大陆大多数动画屯影中,采用的仍然是后期配音为主的创作模式,这也是一种比较程式化的制作方法,即在制作完动画角色后对照口型配语言。这一模式对配音演员的声音表演经验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由于动画角色说话时一般都带有动作,而且动作的幅度可能比较大甚至很夸张,这无疑会对动画人物的声音频率、音量、气息、表情尤其是口型产生影响,配音演员需要认真的揣摩剧本内容,仔细地推敲动画角色的性格,然后配上相应的语言,演员的声音要有夸张化地表现,同时还要体现出个性化与标识性。

早期梦工厂大胆移植每位国际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显生动形象

所以早期大陆的动画影片主要是由专业的配音演员完成的,比较讲究演员对于声音的掌握,内地也形成了以“上视”和“辽艺”为代表的动画配音团队。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大陆的专业配音演员队伍逐渐出现了萎缩,很多配音演员因各种原因离幵了动画配音领域,内地的动画电影配音出现了质量下降的情况。同时由于动画制作者对配音认识的不够重视,使大陆的动画电影配音一度进入凑合的误区。

很多动画角色一幵口就是字正腔圆的“播音腔”或者是成人刻意装扮的“儿童腔”,缺乏对不同动画角色声音的独特塑造,因而动画角色的声音没有任何特色和个性可言。

正如著名配音演员李扬所指出的:“从专业角度看来,国内对动画片的配音重视不够,在一部动画片中,经常一人为几个动画角色进行配音,哪怕只有几句台词,这种做法也是不值得推荐的。”此外,国内的许多演员在为动画角色配音时,大都只是坐在配音台前照本宣科地念稿,缺乏认真的推敲和感染力,与国外同行相比,在动画配音的工作态度和专业性等方面,都不够精益求精。

大陆的动画影片也曾尝试模仿美国的配音制作模式,比如九十年代中期的国产动画影片《宝莲灯》,就是采用的依据配音演员来绘制动画人物的模式,其中二郎神的形象是根据演员姜文设计的,其声音也是釆用了先期的录制,二郎神的形象是”有声有色”的统一,不但贴合剧情内容的需要,而且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所以这一角色比较深入人心,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但其他演员的配音效果仍然显得过于平淡,与早期传统方式的配音差别不是很大。反观美国动画电影配音中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认真地总结、借鉴和学习。实际上不管是釆用先期配音还是后期配音,首先要改变动画影片只是给少儿观看的传统认识,改变一味重视画面而忽略配音的做法,其次要设计出更具内涵和语言魅力的台词,深层挖掘声音对于人物塑造的潜力,真正做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统一。

早期梦工厂大胆移植每位国际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显生动形象

配音之角色塑造的比较

在动画电影中除了运用各类技术手段对角色的性格、表情、动作和形象进行设计外,配音对于动画角色的塑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做到声音与人物肢体语言和外在形象的和谐统一,又要让声音作为角色形象的标识和性格情感的载体。

配音演员要依照动画角色的具体形象、性格、年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遭遇等多种因素,为动画角色设计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还要根据影片中动画角色的综合特征,去深刻地感受和理解人物的情感,调动演员自身的声音特色、语言的掌控和可塑性从而贴近所配人物,使配音后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立体感。

美国近几年推出的动画影片在故事情节方面颇具相似之处,而且大都以动物的形象作为主角,并设计出妙趣横生的语言,选取合适的配音演员,演绎出赋予动物角色灵性的配音艺术,使听觉和视觉达成完美的统一。比如在《冰河世纪》、《怪物史莱克》和《怪物公司》中均有哥儿们”戏的特色,塑造出一对对搭档式的角色组合,利用角色间性格的差异性,在冲突中进行互补,此类组合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令观众过“耳”不忘,仅依靠声音就可以判断出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

早期梦工厂大胆移植每位国际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显生动形象

美国经典影片《狮子王》中的刀症的配音就非常形象生动、赋有生命力,与这个角色的片中定位以及外在形象都十分吻合。刀症在影片中是一个反面角色,他有着绿色的瞳孔,左眼上有一道疱痕,虽然身形消瘦却留有锋利的爪子,而且它的皮毛比其它狮子颜色都深暗,它是所有罪恶的主要发起者,与代表正义的狮子王是敌对者。因此在处理刀症的配音时,其音调起伏变化很大,而且釆用近乎夸张的抑扬顿挫,很好地反映出这一形象阴暗多变的角色性格。另外,一些“破音”的运用,全释出其善于伪装的特性。

独特的声音处理和刀症的外形加在一起,共同表现出刀症阴暗的性格,以及其喜欢跳在王座后阴影处的特殊癖好。正是声音和画面的相互弥补和推动,叠加和汇聚出令人信服的真实效果和动画形象。片中的另一个角色山猪“彭彭”,是落魄时遇到的朋友,它是一个口无遮栏、有点懒惰、性格直爽,富于正义感的形象。

对于这样一个角色,迪斯尼公司为其配上略带沙但有很强共鸣的声音,来表现他爱憎分明、笨拙和莽撞的特点。在说话时又加上一些哼哼声,将其可爱的一面也很好地刻画出来。而在表现一只鹤踏说话时,配音演员则注重从发音方式和韵律上,向现实中魏鹤的叫声靠拢。正是这种对角色造型和性格的恰当把握,使《狮子王》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拥有与其性格特征对应的独特“嗓音”,片中的每个角色都能各具特色、栩栩如生,成为世界动画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

早期梦工厂大胆移植每位国际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显生动形象

目前大陆动画电影对于势在必行的配音改进显然还不够重视,总体上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角色配音几乎还是千篇一律,没有明显的特色去表现角色的差异性,制作上还是略显粗挺。很多动画配音没能很好地表达出角色的造型、性格与其声音之间相统一的关系。出现了一大批像《兔侠传奇》、《魁拔》、《藏獒多吉》等“业内叫好、票房遇冷”的影片。

中国的动画配音艺术必须引起重视,不断革新观念,动画角色的配音也不能因演员的音色和经验来决定,应该寻找最对位、最具表现力的声音来为特定的动両角色配音。在中国动画的改进和创新过程中,配音艺术的革新虽不是最重要的那一方面,但却是生产优秀动画电影必须跨越的障碍。因为配音艺术不但是成功塑造动画角色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所有的优秀动画电影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飞雪:《影视声音艺术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

2.姜燕:《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