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早期夢工廠大膽移植每位國際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顯生動形象

作者:費爾南的信箋
早期夢工廠大膽移植每位國際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顯生動形象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早期夢工廠大膽移植每位國際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顯生動形象

目前美國動畫電影的大部分作品,主要釆用先配音後拍動畫的配音創作模式,首先是經過策劃和讨論由制片廠敲定動畫電影的劇本,然後創作者根據動畫中角色的需要,去選擇相應的配音者進行台詞的錄制,當錄音完成後再依照配音者的發揮情況進行動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的設計。

這種制作體制和方式給配音演員們帶來極大的創作空間和發揮餘地,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了解和表演,将個人的情感和想象力直接滲入動畫角色,縮小了虛拟的動畫人物與真實的演員表演之間的差距。

這樣觀衆觀看到的動畫角色就如同真實演員扮演的一般,角色更顯生動形象,有獨特的個性和無限的活力。最顯著的例子如夢工廠的代表作品《藍魚黑幫》,其動畫形象就是依照配音演員們的神态和個性而設計的,其配音陣容可謂非常龐大,其中大多的配音者是熱門電視劇集《黑道家族》裡的演員。夢工廠大膽的一并移植了每位巨星的面部特征:包括馬丁斯克塞斯的兩道大粗眉、安吉麗娜朱麗的厚嘴唇、威爾史密斯的招牌式舞蹈,甚至将羅伯特德尼羅右臉的癌子也點在了璧魚的臉上,如此惟妙惟肖使得角色配音和動畫形象達到高度的統一。

早期夢工廠大膽移植每位國際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顯生動形象

再如另一部以中國的功夫為主題的美國動畫電影《功夫熊貓》,影片中阿屯的形象和性格則是由傑克布萊克和動畫設計師共同創造的,動畫明星一部分是虛拟的動畫人物,一部分則源于布萊克的出神入化的精彩演繹。這種先配音再拍片的創作模式,具有很強的優勢,主要是在動畫角色個性化的語言基礎上,比較注重音色與角色的高度吻合,塑造出了更具真實感和立體感的動畫角色,同時更充分的發揮出配音演員的表演才華。

如影片《功夫熊貓》中,達斯汀霍夫曼的配音也相當出色,在塑造師傅這一角色時他聲音老練沉穩,張馳有度。在向阿塵教授功夫的時候,還依據畫面中動作的節奏運動着為角色配音,在表現師傅思考時的話語則十分穩健,有種超凡脫俗、道骨仙風之感。正是這種對于配音的重視和細緻入微的雕塚,使得美國動畫電影能夠在全球風靡一時。

在大陸大多數動畫屯影中,采用的仍然是後期配音為主的創作模式,這也是一種比較程式化的制作方法,即在制作完動畫角色後對照口型配語言。這一模式對配音演員的聲音表演經驗要求是相對比較高的,由于動畫角色說話時一般都帶有動作,而且動作的幅度可能比較大甚至很誇張,這無疑會對動畫人物的聲音頻率、音量、氣息、表情尤其是口型産生影響,配音演員需要認真的揣摩劇本内容,仔細地推敲動畫角色的性格,然後配上相應的語言,演員的聲音要有誇張化地表現,同時還要展現出個性化與辨別性。

早期夢工廠大膽移植每位國際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顯生動形象

是以早期大陸的動畫影片主要是由專業的配音演員完成的,比較講究演員對于聲音的掌握,内地也形成了以“上視”和“遼藝”為代表的動畫配音團隊。但是九十年代以來,大陸的專業配音演員隊伍逐漸出現了萎縮,很多配音演員因各種原因離幵了動畫配音領域,内地的動畫電影配音出現了品質下降的情況。同時由于動畫制作者對配音認識的不夠重視,使大陸的動畫電影配音一度進入湊合的誤區。

很多動畫角色一幵口就是字正腔圓的“播音腔”或者是成人刻意裝扮的“兒童腔”,缺乏對不同動畫角色聲音的獨特塑造,因而動畫角色的聲音沒有任何特色和個性可言。

正如著名配音演員李揚所指出的:“從專業角度看來,國内對卡通片的配音重視不夠,在一部卡通片中,經常一人為幾個動畫角色進行配音,哪怕隻有幾句台詞,這種做法也是不值得推薦的。”此外,國内的許多演員在為動畫角色配音時,大都隻是坐在配音台前照本宣科地念稿,缺乏認真的推敲和感染力,與國外同行相比,在動畫配音的工作态度和專業性等方面,都不夠精益求精。

大陸的動畫影片也曾嘗試模仿美國的配音制作模式,比如九十年代中期的國産動畫影片《寶蓮燈》,就是采用的依據配音演員來繪制動畫人物的模式,其中二郎神的形象是根據演員姜文設計的,其聲音也是釆用了先期的錄制,二郎神的形象是”有聲有色”的統一,不但貼合劇情内容的需要,而且具有較強的個性特點是以這一角色比較深入人心,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但其他演員的配音效果仍然顯得過于平淡,與早期傳統方式的配音差别不是很大。反觀美國動畫電影配音中的成功經驗,我們應該認真地總結、借鑒和學習。實際上不管是釆用先期配音還是後期配音,首先要改變動畫影片隻是給少兒觀看的傳統認識,改變一味重視畫面而忽略配音的做法,其次要設計出更具内涵和語言魅力的台詞,深層挖掘聲音對于人物塑造的潛力,真正做到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的統一。

早期夢工廠大膽移植每位國際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顯生動形象

配音之角色塑造的比較

在動畫電影中除了運用各類技術手段對角色的性格、表情、動作和形象進行設計外,配音對于動畫角色的塑造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既要做到聲音與人物肢體語言和外在形象的和諧統一,又要讓聲音作為角色形象的辨別和性格情感的載體。

配音演員要依照動畫角色的具體形象、性格、年齡、社會地位以及生活遭遇等多種因素,為動畫角色設計出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同時還要根據影片中動畫角色的綜合特征,去深刻地感受和了解人物的情感,調動演員自身的聲音特色、語言的掌控和可塑性進而貼近所配人物,使配音後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具立體感。

美國近幾年推出的動畫影片在故事情節方面頗具相似之處,而且大都以動物的形象作為主角,并設計出妙趣橫生的語言,選取合适的配音演員,演繹出賦予動物角色靈性的配音藝術,使聽覺和視覺達成完美的統一。比如在《冰河世紀》、《怪物史萊克》和《怪物公司》中均有哥兒們”戲的特色,塑造出一對對搭檔式的角色組合,利用角色間性格的差異性,在沖突中進行互補,此類組合具有獨特魅力和個性,令觀衆過“耳”不忘,僅依靠聲音就可以判斷出動畫角色的性格特點。

早期夢工廠大膽移植每位國際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顯生動形象

美國經典影片《獅子王》中的刀症的配音就非常形象生動、賦有生命力,與這個角色的片中定位以及外在形象都十分吻合。刀症在影片中是一個反面角色,他有着綠色的瞳孔,左眼上有一道疱痕,雖然身形消瘦卻留有鋒利的爪子,而且它的皮毛比其它獅子顔色都深暗,它是所有罪惡的主要發起者,與代表正義的獅子王是敵對者。是以在處理刀症的配音時,其音調起伏變化很大,而且釆用近乎誇張的抑揚頓挫,很好地反映出這一形象陰暗多變的角色性格。另外,一些“破音”的運用,全釋出其善于僞裝的特性。

獨特的聲音處理和刀症的外形加在一起,共同表現出刀症陰暗的性格,以及其喜歡跳在王座後陰影處的特殊癖好。正是聲音和畫面的互相彌補和推動,疊加和彙聚出令人信服的真實效果和動畫形象。片中的另一個角色山豬“彭彭”,是落魄時遇到的朋友,它是一個口無遮欄、有點懶惰、性格直爽,富于正義感的形象。

對于這樣一個角色,迪斯尼公司為其配上略帶沙但有很強共鳴的聲音,來表現他愛憎分明、笨拙和莽撞的特點。在說話時又加上一些哼哼聲,将其可愛的一面也很好地刻畫出來。而在表現一隻鶴踏說話時,配音演員則注重從發音方式和韻律上,向現實中魏鶴的叫聲靠攏。正是這種對角色造型和性格的恰當把握,使《獅子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擁有與其性格特征對應的獨特“嗓音”,片中的每個角色都能各具特色、栩栩如生,成為世界動畫電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作品。

早期夢工廠大膽移植每位國際巨星的面部特征,角色更顯生動形象

目前大陸動畫電影對于勢在必行的配音改進顯然還不夠重視,總體上國産動畫電影中的角色配音幾乎還是千篇一律,沒有明顯的特色去表現角色的差異性,制作上還是略顯粗挺。很多動畫配音沒能很好地表達出角色的造型、性格與其聲音之間相統一的關系。出現了一大批像《兔俠傳奇》、《魁拔》、《藏獒多吉》等“業内叫好、票房遇冷”的影片。

中國的動畫配音藝術必須引起重視,不斷革新觀念,動畫角色的配音也不能因演員的音色和經驗來決定,應該尋找最對位、最具表現力的聲音來為特定的動両角色配音。在中國動畫的改進和創新過程中,配音藝術的革新雖不是最重要的那一方面,但卻是生産優秀動畫電影必須跨越的障礙。因為配音藝術不但是成功塑造動畫角色的必要條件,也是衡量所有的優秀動畫電影的重要标準之一。

參考文獻

1.李飛雪:《影視聲音藝術概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年版。

2.姜燕:《影視聲音藝術與制作》,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周傳基:《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