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Linux基础命令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Linux基础命令的使用

学习内容:

一、TTY终端相关命令

二、查看用户终端命令

三、Linux默认运行级别

四、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扩充知识)

一、TTY终端相关命令

Linux默认情况下提供6个虚拟终端来让用户登录,系统将F1F6定义为tty1tty6。使用ctrl+alt+Fn组合键,就可以从图形界面切换到命令行界面的第n个虚拟终端。Fn代表F1、F2、…、F6功能键(如果是centos7系统安装图形界面,F1是图形界面,F2、…、F6是命令行界面)。按alt+Fn组合键可以在命令行界面终端之间切换

相关命令:

tty 可以使用tty来报告所连接的设备或者终端

二、查看用户终端命令

(1)只查看当前终端的可以使用如下两个命令:tty 和 who am i或who -m等

其中who am i仅显示当前用户正使用的终端和登录时间

who am i :命令显示自己在系统中的用户名,登录时间,登录终端

whoami:命令只显示自己在系统中的用户名,他同logname一样

who:该命令主要用于查看当前在线上的用户情况

login name:登录用户名

terminal line:使用终端设备

login time : 登录到系统的时间

(2)查看所有终端

who:

who用于查看当前登入主机的用户终端信息,格式为“who [参数]”。

这三个字母可以快速显示出所有正在登陆本机的用户名称以及他们正在开启的终端信息。

Linux基础命令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w:

w的功能最全面,w命令的显示项目按以下顺序排列:当前时间,系统启动到现在的时间,登录用户的数目,系统在最近1秒、5秒和15秒的平均负载。然后是每个用户的各项数据,项目显示顺序如下:登录帐号、终端名称、远程主机名、登录时间、空闲时间、JCPU、PCPU、当前正在运行进程的命令行

Linux基础命令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w查看信息介绍:

USER:显示登陆用户帐号名。

TTY:用户登陆所用的终端。

FROM:显示用户在何处登陆系统。

LOGIN@:是LOGIN AT的意思,表示登陆进入系统的时间。

IDLE:用户空闲时间,从用户上一次任务结束后,开始记时。

WHAT:表示当前执行的任务。

JCPU时间:指的是和该终端(tty)连接的所有进程占用的时间。

查看某用户是否登陆系统用户很多的时候,可以在w后面加上某个用户名,则会查看该用户执行任务的情况。

三、Linux默认运行级别

在centos7/rhel7之前的linux版本,linux运行级别分为7个级别,分别是0~6级别。

0代表关机(poweroff)、

1代表单用户模式

2代表多用户模式,但没有网络服务

3代表完整多用户模式,有网络服务,登陆后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4运行级别,预留,系统未使用

5代表图形界面

6代表系统正常关闭并重启。

**注:**一般默认运行级别设置为3或5级别。

相关命令:

查看当前运行级别:

who -r:显示当前运行级别以及系统当前时间

runlevel:显示前一个运行级别(无则显示“N") 、当前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切换:

init 0 1 2 3 4 5 6 (七种)

常用 3 和 5

3 运行级:multi-user.target

5 运行级:graphical.target

#前者是符号链接指向了后面的target

runlevel3.target -> multi-user.target

runlevel5.target -> graphical.target

Linux基础命令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上图显示的是七种运行级

查看当前默认级别设置:

systemctl get-default

runlevel

who -r

设置默认级别,重启后进入命令行界面: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设置默认级别,重启进入图形界面:(前提是要有图形界面环境)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

切换运行级别:

方法一:

切换到:运行级3,这两种都可以

systemctl isolate multi-user.target

systemctl isolate runlevel3.target

切换到:运行级5,这两种都可以

systemctl isolate graphical.target

systemctl isolate runleve5.target

方法二:

init [0123456]

例如:init 3 //进入命令行界面;init 5 //进入图形界面

#查看当前运行的级别

runlevel //仍然可用

四、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

Centos系统中的目录和文件数据被组织为一个树形目录结构,所有的分区、目录、文件等都具有一个相同的位置起点——根目录

(liunx目录结构和win目录是不同的,liunx目录结构是树形,不同文件类型要存储到相对应的目录下,而windows只是分盘符)

Centos系统定位文件或目录位置时,使用斜杠”/”进行分隔(区别于windows系统中的反斜杠”\”)。

整个树形目录结构中,使用独立的一个“/”表示根目录,根目录是centos文件系统的起点,其所在的分区称为根分区。在根目录下,centos系统将默认建立一些特殊的子目录,分别具有不同的用途。

目录结构:

显示 " / " 下面的内容

Linux基础命令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以树形显示 / 下面的内容

Linux基础命令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各个目录的详细介绍

 */:根目录,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

 /bin ->/usr/bin: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这些命令对应的文件都是可执行的,普通用户可以使用大部分的命令。

 /sbin->/usr/sbin:大多是涉及系统管理的命令的存放,是超级权限用户root的可执行命令存放地,普通用户无权限执行这个目录下的命令,如fdisk、shutdown、mount等。与/bin不同的是,这个目录是给系统管理员root使用的命令,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而不能设置和使用。这个目录和/usr/sbin或/usr/local/sbin目录是相似的;我们记住就行了,凡是目录sbin中包含的都是root权限才能执行的。

 /boot:存放Linux启动时内核及引导系统程序所需要的核心文件,内核文件和grub 系统引导管理器都位于此目录,建议单独分区,分区大小100M~500M即可

 /dev:存放Linux 系统下的设备文件,如光驱,磁盘等。访问该目录下的某个文件相当于访问某个硬件设备。

 /etc:一般存放系统的配置文件,作为一些软件启动时默认配置文件读取的目录,如/etc/fstab存放系统分区信息

 /home:系统默认的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家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新增用户账号时,用户的家目录都存放在此目录下,表示当前用户的家目录,test表示用户test的家目录。建议单独分区,并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方便用户存放数据

 /root:系统管理员root的家目录。对于系统来说,系统管理员就好比是上帝,它能对系统做任何事情,甚至包括删除你的文件。因此,请小心使用root帐号。

 /lib->/usr/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用一些额外的参数时需要动态连接库的协助。

 /lib64->/usr/lib64:库文件(64位)

 /mnt:用于存放挂在储存设备的挂载目录

 /media:有些linux的发行版使用这个目录来挂载那些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包括U盘)、CD/DVD驱动器等等

 /opt: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存放的目录,有些软件包也会被安装在这里,也就是自定义软件包,我们自己编译的软件包,就可以安装在这个目录中;通过源码包安装的软件,可以通过 ./configure --prefix=/opt/目录。安装到/opt目录下的程序,它所有的数据、库文件等等都是放在同个目录下面。直接删除程序不影响系统设置。

 /proc:操作系统运行时,进程信息及内核信息(比如cpu、硬盘分区、内存信息等)存放在这里。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proc目录比较重要)

 /run:一些进程产生的临时文件,重启会消失

 /srv:空目录,存放一些服务产生的文件。如www服务需要访问的网页数据存放在/srv/www内。

 /sys:存放一些内核文件,与/proc类似,是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主要记录与系统内核相关的信息,如系统当前已经载入的模块信息等。这个目录实际不占磁盘容量。

 /tmp:临时文件目录,任何人都可以访问。系统软件或用户运行程序如MySQL时产生的临时文件存放到这里,此目录数据需要定期清除。重要数据不可放置在此目录下,此目录空间不宜过小。

 /usr:应用程序存放目录,如命令、帮助文档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安装Linux软件包时默认安装到/usr/local目录下。/usr/bin: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usr/sbin: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usr/src: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usr/local:这个目录一般是用来存放用户自编译安装软件的存放目录。

 /var:这个目录的内容经常变动的,/var/log用于存放系统日志,/var/lib存放系统库文件等。

总结:

文字很多,仔细阅读,好好啃就完事了

转自陈老师的课堂文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