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特币史话·79 | 有容乃大(3): 现金而非信贷

比特币史话·79 | 有容乃大(3): 现金而非信贷

(美元现金。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情回顾:

比特币史话·74 | 分道扬镳(1): 三种分叉

比特币史话·75 | 分道扬镳(2): 脑裂

比特币史话·76 | 分道扬镳(3): 分叉战争

比特币史话·77 | 有容乃大(1): 7 TPS

比特币史话·78 | 有容乃大(2): 零食售卖机

正文:

要彻底地理解比特币这个新的货币金融系统的革命性所在,我们必须先仔细考察一下传统的货币金融系统的运作机制和工作原理。

在考察传统货币金融系统之前,我们要再次温习两个概念,“现金”(cash)和“存款”(deposit)。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这两个东西没有什么区别。很多人觉得银行卡里的活期存款就是现金,微信支付里的零钱也是现金。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

区块链行业里有很多人有意无意地把“现金”和小额支付挂钩起来,并因此宣称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的标题里使用“电子现金”一词体现了中本聪本来的愿景就是把比特币用于小额支付,并以此攻击比特币作为“电子黄金”保值增值的定位,用一厢情愿的对中本聪的曲解来背书自己扩大区块尺寸、不顾安全性平衡约束的野心。这些也都是错误的观念。

事实是,银行不能创造现金,但银行可以创造存款,以信贷(credit)的形式。央行可以创造现金,曾经是货币替代品(代币),以黄金作为锚定货币,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代币脱锚,蜕变成为法币。现金到了银行手里以货币乘数创造出准备金率倒数倍的存款,比如100万现金,准备金率10%,则货币乘数为10,银行可以创造出1000万的信贷货币。存款则包括了现金和信贷。

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只有现金,没有信贷。谁也不能通过创造信贷在链上增发比特币。比特币本身是天然货币,不是货币替代品(代币),更不是法币。它不由某个机构创造,而是由算法和算力铸造,只能由算法按既定规则发行,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发。因此,比特币作为一种“电子现金”,指的是它的性质,是超央行级别的天然货币,并非信贷货币或代币,而不是指它的应用场景,是价值存储还是小额支付。也唯有首先是“现金”,比特币才有可能实现为一种无需依赖中心化清算系统而可以点到点直接结算的电子货币,从而可以建构在去中心化的架构之上。

对于传统金融的部分准备金银行系统而言,则无法摆脱对中心化清算系统的依赖。试想你在招商银行有存款1万元。设存款准备金率是10%。这1万元存款的背后,招商银行只储备了1000元的现金存在它在央行开的准备金账户上,多出来的9000元只是招商银行在它自己的数据库里给你的存款账户上记的一个数字而已。

现在你给你朋友转账。你朋友的存款账户也是开在招商银行。那么这就是一笔内部转账。招商银行只需要在它自己的数据库里进行修改就可以了:把你的存款账户余额数字减1万,把你朋友的存款账户余额加1万。

但是如果你朋友的存款账户是开在中国银行,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招商银行在它自己的数据库里把你的存款账户余额数字减1万,然后通知中国银行把你朋友的存款账户余额数字加1万?但是中国银行凭什么要听招商银行的指令呢?如果中国银行凭空听了招商银行的指令,之后你朋友去找中国银行取现这1万元,中国银行手里只有数字,怎么兑付现金呢?此时就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中介,并且要引入基于信任的交易模型。银联和央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就是干这个活的。招商银行通过银联告诉中国银行把你朋友的存款账户余额数字加1万,中国银行信任银联的指令,因为银联最终会通知央行的大小额系统从招商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划转1000元准备金给中国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以对应后者新增的1万元存款。

早年的支付宝使用一种很有创意的方式绕过了上面这个流程。支付宝在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各个银行都开了账户。当你从招商银行的账户给你朋友在中国银行的账户跨行转账时,你可以先把钱转给支付宝在招商银行的账户,然后支付宝就从它在中国银行的账户把等额的钱转给你朋友,两笔都是银行内部转账,不经过央行,也不需要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结算准备金。后来央行觉得支付宝这一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有限责任公司的信用等级,流转如此巨量的金融资金,实在是风险太大,于是通过发放牌照、接入网联、足额托管的方法,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完全管起来了。

现在,如果你朋友的账户是开在瑞典银行(Swedbank AB),账户币种是瑞典克朗。那么这个转账就变成了跨境汇款,这又该如何进行呢?

【未完待续】(公众号:刘教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