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作者:船长读画

萨达纳帕卢斯是谁?

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这个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类似于公元前8世纪的周幽王,或者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王。

无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还是在但丁的《天堂》里,无论是在歌德的《浮士德》还是李斯特的歌剧中,萨达纳帕卢斯(Sardanapalus 或拼写为 Sardanapallus)——这个名字代表着奢靡、享乐、纵欲、颓废、懒惰、疯狂和毁灭。

据说他为自己留下了一句赤裸裸的墓志铭: “肉体的满足,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题图:德拉克罗瓦 《萨达纳帕卢斯之死》局部 1827年 392cmx496cm 浮宫藏

一 艺术之外的历史

传说中的萨达纳帕卢斯,是新亚述帝国(前934年—前609年)的末代君主,是为亚述所有的辉煌最终画上句号的人。

这种说法最早或来源自公元前5—前4世纪一位名叫克泰夏斯(Ctesias of Cnidus)历史学家,他曾经担任过波斯帝国第10位国王阿尔塔薛西斯二世( Artaxerxes II 前404—前358年)的御医。

克泰夏斯在中国史学界的名气,在于他是首次将中国与丝绸联系起来的人,他在著作中称中国为“赛里斯” (Seres) , 意即丝国。

他对于波斯和印度都有详细的专著,但大多已经失传。依据他的说法,新亚述帝国的末代帝王,是一位名叫萨达纳帕卢斯的昏庸暴君。

300多年后,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Diodorus),引用了克泰夏斯的说法,将萨达纳帕卢斯描绘为一个自我放纵、颓废,最终自我毁灭的末代君王。

而实际上,新亚述帝国最后一位国王应是亚述乌巴立特二世(Ashur-uballit II 前612—前609年在位),在他的前任辛沙里施昆(Sinsharishkun 约前627—612年)统治末期,新巴比伦联合米底人,于前612年攻陷了亚述首都尼尼微。

辛沙里施昆可能自杀,也可能消失于乱军之中,由埃及人扶持的亚述乌巴立特二世上台后迁都哈兰,这个庞大帝国最后的一抹余晖也仅维持了三年。

克泰夏斯、狄奥多罗斯所描述的“萨达纳帕卢斯”,不应是亚述乌巴立特二世,也不应是辛沙里施昆这两位亚述的末代之君。

其故事更有可能发生在辛沙里施昆的父亲——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 前668—前627年在位)的统治时期,这也是亚述帝国最为强盛时期。

而故事的主角,可能是国王的弟弟沙玛什.舒姆.乌金(Shamash shum ukin ?—前648年)。

沙玛什.舒姆.乌金试图建立一份比他哥哥更伟大的事业,他大约在公元前652年占领了巴比伦,自称巴比伦国王,并且得到了亚述帝国统治下的迦勒底人、阿拉米人、埃兰人的广泛支持。

亚述巴尼帕经过多年战争,才将这个叛逆的弟弟镇压。公元前648年,沙玛什.舒姆.乌金被亚述军队围困在巴比伦城中,他将自己以及宫殿、妻妾、财宝全部付之一炬。

日后出土的亚述巴尼帕的铭文,也记载了这一事件:“他们把袭击我的敌人——我的兄弟沙玛什.舒姆.乌金扔进了熊熊大火中”。

虽然没有任何记录显示,造了哥哥反的沙玛什.舒姆.乌金,是一个异装癖、荒淫无度,在狂欢中走向毁灭的悲剧性人物,但在亚述帝国后期的几位君主和王族中,只有他勉强可以和传说中的”萨达纳帕卢斯“对得上号。

而中文地区的网络资料,对于“萨达纳帕卢斯”依然有很多模糊和讹传,比如有人认为,“萨达纳帕卢斯”为亚述巴尼帕的希腊语名字等等。

而经历克泰夏斯、狄奥多罗斯等人长达2千多年的以讹传讹之后,“萨达纳帕卢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象变得逐渐清晰而坚实。

到了19世纪,他更是成为各类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常客。

二 拜伦与德拉克洛瓦的浪漫形象

1821年,浪迹意大利的英国诗人拜伦,为了向自己的偶像歌德致敬,依据古人并不靠谱的记载,写就了历史剧《萨达纳帕卢斯》。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拜伦《萨达纳帕卢斯》第一版标题页

在拜伦的笔下,这位悲情的萨达纳帕卢斯抱着一种对亚述帝国生无可恋的绝望,他极为主观且任性地认为,帝国之所以即将毁灭,其客观原因在于他自身的孤独和不被理解:

“尼尼微巨大的财富被挥霍于那些可能值得其子民哭泣的事物上,如果他们恨我,那是因为我没有憎恨。如果他们反抗,那是因为我没有压迫。”

——我是无辜而寂寞的。

Till now, no drop from an Assyrian vein

Hath flow'd for me, nor hath the smallest coin

Of Nineveh's vast treasures e'er been lavish'd

On objects which could cost her sons a tear:

If then they hate me, 'tis because I hate not:

If they rebel, 'tis because I oppress not.

这悲情的诗句类似于五代时期的李煜,或者同时期前蜀国的亡国之君王衍(899—926年)。

王衍写过一些浮艳之词,他做的荒淫之事更多。举一例,据说他乘船游览浣花溪,正午时分,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站在岸边看热闹的成都吃瓜群众,互相拥挤,结果好多人被挤下了河中,“溺者数千人”。他却照常在船中饮酒作乐。这样一个沉湎酒色的主,最终被杀死于逃亡洛阳的途中。

明代画家唐寅(1470—1524年)的这幅《王蜀宫妓图》,就描绘了王衍的荒淫和无耻,据说他常带着一群妃子、宫女到青城山上清宫游玩,让宫女们穿上道士衣服,脸上搽脂抹粉,好像一群醉鬼,这被称做“醉装”。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王蜀宫妓图 唐寅 故宫博物院藏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王蜀宫妓图 唐寅自题诗

相比唐寅的委婉,拜伦的小迷弟德拉克洛瓦对于传说两千多年前的萨达纳帕卢斯,则毫不含蓄。

1824年4月,拜伦在参与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希腊独立战争中,因病去世。

这一年秋季法国的沙龙展上,德拉克洛瓦奉献了豪情万丈的《希阿岛的屠杀》,为希腊的独立战争摇旗呐喊。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德拉克洛瓦 《希阿岛的屠杀》局部

1824年,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是德拉克洛瓦的师兄籍里科,就是那位创作了《梅杜莎之筏》的法国浪漫主义开拓者,在1月坠马而死;

其次是在佛罗伦萨吃糠咽菜长期过着苦日子的安格尔带着他的新作——《路易十三的誓言》,从意大利返回巴黎;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查理十世向卢浮宫1824年沙龙参展艺术家颁奖》 弗朗索瓦·约瑟夫·海姆 1827年

随后,在秋季巴黎沙龙展的焦点话题,就变成了代表浪漫主义的德拉克洛瓦与代表古典主义的安格尔之间的路线之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康斯特布尔几幅风景画也在这届沙龙展亮相,并获得较高的评价。

借着浪漫主义这股强劲的春风,德拉克洛瓦豪情万丈的继续演绎着拜伦的美学符号。

1827年,他创作了这幅《萨达纳帕卢斯之死》。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德拉克罗瓦 《萨达纳帕卢斯之死》细部 1827年 浮宫藏

不存在的暴君: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的美学符号,以讹传讹的亚述历史

德拉克罗瓦 《萨达纳帕卢斯之死》细部 1827年 浮宫藏

这是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风格成熟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在这幅高近四米,宽近五米的巨大尺幅中,传说了两千多年的荒淫暴君——萨达纳帕卢斯,躺卧于一张巨大的床上,他用右手支撑起的头颅,隐藏在阴影之中。

旁边依然有侍女为他端来美酒,但他无动于衷,他的眼神透露出冷酷,又或是麻木。

这个躺卧的、冷酷的、安静的形象让人如此震惊,是因为在他眼前,正在发生着各种的杀戮!他所心爱的女人和战马,正在被刺死。

黄金、珠宝、丝绸、良马、美人、一只断了牙的象头,这些极尽奢华、美好的元素,却编织出一出最为残忍、无情疯狂的场景。

但是,德拉克洛瓦描绘的这些细节、装束是否准确?

三 古典和浪漫

拜伦和德拉克洛瓦等浪漫主义艺术家,对于东方古国的想象,无论在历史的维度还是在地理的维度,都没有超出安格尔对于奥斯曼土耳其宫女描绘的范畴。德拉克洛瓦在创作这些形象时,并没有可以参考的历史素材。

相对此前开始捣鼓新古典主义的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那一帮人,后来的浪漫主义者们的确有点吃亏。

奉行新古典主义的画家,如果要创作历史题材的大型画作,直接到罗马就能够看到很多现存的古迹,而且从18世纪中期开始,庞贝古城已经开始了系统性的发掘。

庞贝壁画的发现,震动了整个美术界,歌德、席勒等人为此激动万分。一位名叫温克尔曼(1717—1768年)的普鲁斯学者,更是慕名前往罗马,亲自前往庞贝和海格力斯古城实地考察。

温克尔曼继承古希腊美学家关于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的思想,将自然与创造的完美结合所达到的"完善的美" 作为其最高艺术理想。他所总结的古典艺术的最高理想——“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让整个欧洲知识界都为古典主义而倾倒,歌德将他比作发现新世界的另一位哥伦布。他于1764年出版的《古代美术史》,彻底研究了希腊神话的整体轮廓,成为新古典主义的指南。

启蒙思想、古典的艺术理想,再加上法国大革命时期新兴阶级的审美需求,让欧洲人再度重拾古典主义,因其相对古罗马时代的“古典主义”为新,因此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它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相比之下,到了拜伦、安格尔(他老人家年轻时代也有过浪漫主义的冲动)、籍里科和德拉克洛瓦的时代,如果要有点浪漫主义的追求,那得超越西方文化固有的古典和理性,他们需要找到一种彼岸的、异域的、叛逆的、超验的、充满想象的新元素。

而两千五百年前的亚述,便是一个绝佳的美学符号。

但是,亚述人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建筑和美术,究竟是什么样子?传说中的亚述古都尼尼微,是否真的存在?

一切的答案,需要再等20年,随着英国人莱亚德(Austen Henry Layard, 1817-1894)的发现才能逐渐揭晓。

(本文为《两河之间的文明拼图: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史》系列文章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