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股价大涨的AI公司,业绩为何翻车?

作者:读数一帜
股价大涨的AI公司,业绩为何翻车?

在1721家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业绩预告并不乐观的占比近55%。此前股价大涨的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多家公司预告业绩下降或出现亏损

文|张云

编辑|杨秀红

今年的中报业绩预告披露完毕。

根据Wind(万得)数据,172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报业绩预告,约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其中发布业绩向好类(预增、续盈、略增、扭亏)预告的公司有780家,约占45%。其余公司披露业绩预告的类型则来自并不乐观的略减、首亏、续亏、预减以及不确定类。

从交易所对中报预告的强制性来看,主板上市公司有强制披露业绩预告的义务,而创业板与科创板并不需要强制性披露中报业绩变动情况,因此整体业绩预告披露数量仅有全体A股公司的三分之一。招商证券统计数据表示,中报预告披露分市场统计: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披露率分别为 47.9%、11.4%、6.1%、1.4%。

招商证券研报显示,尽管2023年中报预告的向好率略高于2022年同期,但与近13个季度的业绩预告数据相比依旧处于低位。

市场大热的人工智能(AI)类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表现不及预期,三六零(601360.SH)、科大讯飞(002230.SZ)、浪潮软件(600765.SH)等业绩或预亏或下降,与这些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表现相反。

招商证券研究认为,中报业绩增速预计较高或者改善幅度较大的几个方向,主要有受益于内外需共同驱动的中游制造领域、持续复苏的出行和消费领域、高景气的 TMT领域、部分地产产业链以及发电及电网、证券、中药生产等细分领域。

股价大涨的AI公司,业绩为何翻车?

最高预增近90倍

长久物流(603569.SH)成为中报业绩预告中预增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该公司中报预增8941.59%,中报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4000万元-5500万元。预增的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保持稳健发展,产销量均有所增长,此外中国汽车出口也持续高速增长,因此公司主营业务顺势逐步恢复,同时国际业务表现优异”。

长久物流2022年同期盈利仅有60.83万元,属于低基数增长。二级市场上,长久物流股价在7月17日盘中一度冲击涨停。

预增5008.48%的林州重机(002535.SZ)在7月17日涨停,股价从-7%左右拉升至涨停,振幅17.21%。此前的林州重机曾经走出过六天五板的走势,但当时市场并未将林州重机的连续上涨与中报预增联系起来。

股价大涨的AI公司,业绩为何翻车?

(中报业绩预增幅度前十的上市公司)

虽然上述公司业绩预增幅度较大,但从金额上来看,都属于2022年同期基数较低的情况。而业绩向好且盈利金额最大的上市公司是比亚迪(002594.SZ)。该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105亿元-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为192.05%-225.43%。

比亚迪业绩继续向好的另一面是巴菲特持续减持。经过十二轮的减持,目前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比亚迪H股的数量已经变为9860.31万股,持股比例为8.98%,最后一次减持披露的日期是2023年6月19日。

除了比亚迪外,预计中报盈利金额较大,且业绩向好的上市公司还有华能国际(600011.SH)、晶澳科技(002459.SZ)、京沪高铁(601816.SH)、立讯精密(002475.SZ)、TCL中环(002129.SZ)等。

股价大涨的AI公司,业绩为何翻车?

(盈利金额大且中报业绩向好二十大上市公司)

1721家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有接近55%的公司业绩预告并不乐观。个股方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威龙股份,该公司预计中报首亏,业绩整体下降幅度为12579.92%。

股价大涨的AI公司,业绩为何翻车?

(中报业绩预亏幅度前十的上市公司)

以行业的角度来看,本次中报业绩预告中,对比一季度数据,出现不同程度改善的大类行业包括金融、地产、公用事业、中游制造、消费服务等。而医疗保健、信息科技、资源品等则盈利降幅较大。

细分至申万一级行业,已经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交通运输、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家电、传媒、非银金融等行业增速位于50%-200%区间的占比较多。

招商证券认为,受益于内外需共同驱动的中游制造领域、持续复苏的出行和消费领域、高景气的TMT领域、部分地产产业链以及发电及电网、证券、中药生产等细分领域,有可能在中报业绩上出现较大幅度的改善和较高增速。

股价大涨的AI公司,业绩为何翻车?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研报)

股价大涨的AI公司,业绩为何翻车?

人工智能业绩不及预期

上半年人工智能板块整体上涨超过30%,然而热门股业绩却频频报忧。

三六零近日发布业绩预告表示,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2.3亿元。该公司2022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8亿元,今年中报数据尽管减亏42.21%,但依旧未能盈利。

三六零解释,今年中报续亏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受行业下滑影响,延续下滑趋势;二是确认了2.3亿元的投资损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是“部分合联营企业亏损较大所致”。三六零表示,剔除投资损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该公司主营业务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三六零今年股价最高涨至20.85元/股,最高涨幅为197.92%,目前股价已经回落至12元/股附近,今年以来涨幅也缩小至80%左右。

三六零并非今年唯一一家涨幅与业绩相背离的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科大讯飞此前也公告称自己中报归母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下降71%-80%,2022年同期为盈利2.78亿元,今年初步估计仅有5500万元-8000万元左右。

科大讯飞将业绩预减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从2019年开始就被列入了美国实体清单。2022年三季度后,美国加码了对包括科大讯飞在内的28家中国人工智能、高性能芯片、超级计算机领域头部企业和机构的制裁。受此影响,该公司需要进一步调整核心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平台,同时还要理顺供应链。

浪潮信息今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样较上年同期下降60%-70%,预计盈利2.86亿元-3.8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9.54亿元。该公司表示,受全球GPU(图形处理器)及相关专用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营业收入出现下滑。浪潮信息在公布上述中报业绩预告后在二级市场上跌停,此前该公司曾经披露高管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减持。减持的高管合计持股65.67万股,占总股本的0.0447%,预计减持16.42万股,占总股本的0.0112%。

人工智能的减持大军中还有科大讯飞,该公司披露股东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年4月至6月间,减持了0.36%的股份。

三六零在4月则爆出离婚案,实控人周鸿祎与胡欢离婚,后者分割了上市公司6.25%的股权。周鸿祎承诺十二个月内不减持,胡欢则承诺六个月内不减持,“即便未来6个-12个月内有相关计划,减持股份数量亦不超过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25%,将维持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大股东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