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More with Less。”
作者|武静静
AI正在重塑软件行业,过去七个月,GitHub新增的原代码已经有超过46%由AI生成。数据库也正在迎头赶上这波大模型掀起的AI新浪潮。
7月13日,开源数据库独角兽企业PingCAP举办2023年用户峰会,并宣布进行了新的产品升级。公司不仅推出了更聚焦中国市场的平凯数据库,还正式开启了更低成本的数据库产品TiDB Serverless的商用。
过去几年间, PingCAP一直在结合新的技术和场景需求推动产品的持续进化:从最初主要定位于解决 MySQL 分库分表问题,到 HTAP 架构、云原生,再到 TiDB Serverless 数据库。这个过程中,创新是至今PingCAP一直贯穿每一个产品的核心理念。“Do More with Less,以小博多,让用户专注于创新 一直是 PingCAP 的价值主张,也是 TiDB 持续不变的设计理念。”创始人兼 CEO 刘奇在活动上表示。
1.产品创新源于用户
数据库产品需要结合具体企业用户的需求持续升级产品体验、产品效率。
此次活动中,PingCAP 研发副总裁唐刘称,在 TiDB 7 系列版本中,产品规模化集群的稳定性和性能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线 DDL 性能提升 10 倍以上,OOM 降低 99%,50TB 数据导入从天缩减到小时级,数据同步输出延迟低至秒级。”
效能升级的同时,PingCAP也在与具体的行业客户共探产品创新之路。
平安科技就是PingCAP的客户中的一员,过去几年,平安科技不仅在数据库领域基于 TiDB 持续创新,还与 PingCAP 携手推出创新的合作模式,联合打造了 TiDB 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发行版 UbiSQL。双方通过联合研发、联合交付、联合解决方案,形成内外双循环,实现解决方案与交付运维的能力提升。目前,UbiSQL 部署方案涉及平安多家成员公司,覆盖核心系统场景、数据库迁移场景、互联网应用场景、实时数仓场景。
过去在深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PingCAP积累了很多服务和商业经验。过去一年,TiDB 实现了几大行业核心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均实现突破,还推动了证券和保险机构核心系统国产化进程和国产数据库替代。此外,TiDB 在制造、运营商与传媒、消费品、公共服务、交通物流、零售餐饮、出海等行业都已经有丰富的实践。
基于此,此次,面向中国企业用户市场,PingCAP对核心的TiDB企业版进行了新升级,推出了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平凯数据库:提供了更多元的企业级服务支持方案,完善了国产化生态兼容和企业级服务支持能力,降低了中国企业升级数据基础设施的成本和复杂性,提升了国产化需求的收集、研发和交付速度。
PingCAP称,要构建“行业x区域x生态”的客户成功体系,协同生态合作伙伴为中国客户提供更贴近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大会上,PingCAP副总裁陈煜琦与中电金信、中科软科技、移动云、华锐技术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多项战略合作与联合解决方案。
2.更低成本的产品尝试
随着新产品TiDB Serverless的 正式商用,目前TiDB 形成了三大面向不同客群的产品:
- 面向企业级市场的 TiDB 企业版,服务于企业级关键业务场景;
- 全托管的 TiDB Cloud,提供云端一栈式 HTAP 数据库服务,覆盖的市场有欧洲、北美、日本、亚太地区等区域;
- TiDB Serverless优势吸引面向广大的国内外开发者。
稳定性、性能、高可用、易用性与工具生态是用户对数据库的核心需求。此次,正式商用的 TiDB Cloud Serverless就是PingCAP一次打破常规的创新尝试。
TiDB Serverless是一款深度结合AI技术的数据库产品,架构简单、门槛较低,可以为云上开发者、创业公司提供低至零成本的选择,相较此前的 TiDB 社区版和 MySQL RDS 更具成本优势。
根据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TO 黄东旭介绍,在设计 TiDB Cloud Serverless 时,PingCAP 引入了全新的 Cloud-native Storage Engine (CSE) 架构、全新的 Key Space 以及 Resource Control 模型,实现了无需资源规划、秒级启动、0 元起步、按使用付费、极致弹性的数据库服务。产品上线后几个月时间,TiDB Cloud Serverless已经吸引了超1万个活跃用户。
在TiDB Serverless产品中,未来,随着用户的增加,数据量的增加,基础设施的成本会被均摊到所有用户身上,会变得越来越低。“在设计这个系统时候,我们不把它当作一个数据库在设计,而是把它当作一个真正的云服务,基于此才能达到极致性能,以及压缩成本。”黄东旭说。
广泛的人群,极致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新技术正在给每家软件公司提出了新的创新命题,已经在开源商业化路上探索了数年的PingCAP如今已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